《学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维的人活不到“明天

推荐书籍:《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第七版)

作者:M.Neil Browne[美]

       Stuart M.Keeley[美]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这次的读书笔记有点长:

一 两个例子

二 一切从提问开始

三 两个重要的前提

四 批判性思维入门

五 批判性思维进阶

六 为什么难有批判性思维

七 看了这本书之后

(大家请坚持看完噢。)

---------------------

一 举两个栗子

栗子1:

去年9月10日那期开讲啦主讲嘉宾是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颜宁,里面的一段话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颜宁讲到:

旋转的蛋白质,叫作ATP合成酶,它的作用就是把我们从葡萄糖里面获取的能量储存在ATP中。

看到这里,我在想:对啊,生物课本就这么讲的。

颜宁接着说:

它其实是三分真、七分假。为什么?因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对于细胞里面的世界还不是特别了解。

听到这句话,感觉自己的胸口好像被深深一击。

我以前学习的时候,始终认为是课本上讲的啊,我记住就好了。我居然从没问过自己:真的是这样吗?(感觉科学家的梦想就这样被错过了)

你,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吗? 

栗子2:

大家还记得去年娱乐圈闹得沸沸扬扬的大新闻:王宝强和马蓉离婚。你还记得你的态度吗?

如果,你在公众号看到题为《王宝强:跟老婆公开撕逼的男人都是low逼》的文章,你会:

同意作者的看法,觉得王宝强这件事儿确实不男人?

还是觉得这个作者怎么能这样写呢,马蓉才是Low逼?

又或者认为他们撕不撕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只想了解他们是如何在一起?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

除了上面的问题,你是否问过自己这些问题:

她为什么要写这样的文章来为马蓉辩白呢?

这个事情和观点对我有价值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自己的看法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

最强大脑的魏坤琳教授说:这是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过去没得选,现在却选择过多。

信息过载的结果是我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专家、新闻、报纸、书本和广告等。

一方面,我们变得越来越“懒”,习惯于将课本的知识、家长的意见、别人的思想拿来就用;

另一方面,是面对咄咄逼人、目的性极强的信息,我们陷入困境,我们不知道该相信谁。

不过作为一个现代人,如何才能拥有独立的思考意识?

如何才能辨别事情的真相?

如何才能看到对方结论之后的理由和假设?而不至于成为别人思想传播的工具。

《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给我们提供了方法。

二 一切从提问开始

批判性思维就是包括提出一系列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意识,以及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并回答问题的能力和意愿。

简言之,就是帮助我们知道:

什么时候提问题?

应该提什么问题?

批判性思维的完整过程(问题结构)是:

1、 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2、 理由是什么?

3、 哪些词语有歧义?

4、 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5、 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6、 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7、 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8、 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9、 统计数据是否具有欺骗性?

10、 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1、 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三 两个重要的前提

1)人类所作的每个决定都有自己的个人印记——经历、价值观、教育、文化和习惯。

个人情感卷入是我们进行批判性思维的最大障碍。

一个积极的学习者首先应该是一个随时保持开放,愿意改变自己思想的人。

不得不承认,现实中太多人固守己见,不愿意接受任何与之相左的意见,一言不合就翻脸,甚至进行人身攻击;

还有一部分人很难将自己的观点讲清楚,不过,或许他们根本就没有观点(嘘,一不小心说出了真相);

当然,如果只能证明自己的观点,但却不能驳倒对方,这样的证明也是没有基础的。

另外,你有没有发现,看书时,为什么总会有些内容我们看不到,而看过很多遍之后,才意外发现一个很重要的观点一直被我们忽视?

是因为看书时,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固守自己的观点,只关注了我们感兴趣的内容,迅速接受了那些与自己看法相同的结论。

2)人类本身及其行为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给人类行为问题的答案带来了本质上的不确定性。

我们讨论的焦点是“社会争议性问题”,这类问题之所以有趣,恰恰是因为存在严重的分歧,并且,我们没有必要一定要找到“答案”。

正确的做法是关注推理的过程,从里面找到能有助于自己决策的信息,辅助自己做出“相对更好的”决定。

大家看看奇葩说的论题,就能明白什么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为什么节目只关心双方的观点,而对最后的结果一笑了之。

四 批判性思维入门

《学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维的人活不到“明天_第1张图片

(一)啥啥啥?你说的是啥?

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步是找到论题和论点。

论题即“有争议的问题”。有两种类型:

一是关于“是否正确”提出的描述性论题,比如引起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课本大多是这类论题,对于这类论题,应多问自己:

真的是这样吗?

二是关于“应该怎么做”提出的说明性论题,比如奋斗城市污染严重,我们走吗?奇葩说大多是这类论题,对于这类论题,应多问自己:

为什么要这样做?

论点是作者对于论题的态度,即作者或发言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简单来讲,就是你不耐烦的问对方:你到底想说什么?

找到结论是进行批判性思维,做出批判性评价的前提。

(二)没有理由,不足以谈论观点

文章和辩论的基本结构是:因为A,所以B。

结论和支持结论的理由组成了论证,才具有逻辑和判断价值。

理由的质量决定了论证的质量,直接关乎我们对于论证的评价。

所以,没有理由,不足以谈论人生,噢,不是人生,是观点。

可是,很多人都是不讲理(由)的,当你希望他解释他的观点或者更详细的阐述他的理由时,他立马翻脸,认为你不相信他。

足以可见,摆脱自身的局限,接受新鲜的理由是多么困(zhòng)难(yào)的事情啊!

(三)鸡汤有毒

“什么叫一个男人完全都属于你?他把心给了你,把家给了你,同时也把钱包给了你。什么叫一个女人完全都属于你?她把心给了你,把身体给了你,把嫉妒、生气、吃醋各种小情绪都给了你。男人把他能扛起的一切给了你,女人把她心里能装载的一切给了你,这就是爱情。”

用黄执中的原话就是:这是什么鬼玩意儿,糟点多到不知从何吐起?

随便用批判性思维里面的一招“哪些词句有歧义?”轻松吐槽毒鸡汤。

麻烦作者解释一下:

“属于”的意思?“家”的意思?“心”的意思?“爱情”的意思?“小情绪”的意思?“能扛起的一切”的意思?“能装载的一切”的意思?

(看作者还不缴械投降)

新闻媒体、公众号文章,都会使用大量带有感情色彩的词语来引导我们的情绪。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这些文章刻意使用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带走了。

(四)谁再说,专家说的,我跟谁急

以前去朋友家玩,看到他家的饮水机一直开着,就对他说水反复烧开,喝了不好。他说:所有人都是这么用的,设计的时候研究人员肯定考虑过这个问题了。

现在想来,他的理由同时犯了“诉诸公众”和“诉诸权威”两个错误。

1.诉诸公众:认为多数人支持的就是合理的;

2.诉诸权威:通过引入一个实质上缺乏第一手专业知识的权威来支持结论。

“推理中的谬误”这一部分特别有趣,我把其它一些谬误也写下来,请大家自觉对号入座。

3.人身攻击:不直接阐明原因而对一个人进行攻击或者侮辱,如“你愁啥,再瞅我打你”。

4.滑坡谬误:认为采取某项措施会引发某些事情,却忽视存在很多方法可以阻止这些事情的发生,如“如果我们同意甲方需求,那么一定会带来更多需求,进而导致项目延期。”。

5.妄求完美:认为如果使用一种方法不能使该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就不采用这种方法,如“如果你不能保证百分百安全,就不能推出这种新药”。

6.移花接木:偷换概念。详见各种语言理解测试题的错误选项。

7.稻草人:歪曲对方的观点,使之易于攻击;如“我反对做产前B超检查,这些医生实际上想杀死有缺陷的生命”。

8.两难境地:当可能存在不止两个选择时,就假定只存在两个选择,如“要么加班,要么降薪,否则我们无法度过难关。”。

9.一厢情愿:因为我希望是这样,所以就是这样,如“今天不可能是周五,我的报告还没写完呢?”。

10.命名解释:抛专有名词,不给出这个词的解释,如“她为什么喜欢哭?她有神经病。”。

11.晕轮效应:使用模糊的、情绪化的美德词汇来迫使我们没有仔细考察原因就支持某种观点。详见很多公众号的推文。

12.偷梁换柱:提出一个不相干话题转移听众注意力。如“你怎么回家这么晚?你总是指责我。”。

13.窃取论点:在论证中,结论在推理中是一个假设。如“我爱牛人们精辟观点,因为网络牛人观点犀利,不正值得信赖吗?”

这就是传说中的“十三大谬误”了。

(五)谎言,无耻的谎言

来,让我们看看传说中的“八大谎言”。

1.直觉

直觉反映了强烈的个人偏好,忽视了大量的相关证据。

应对措施:警惕使用直觉来作为声明的证据,弄清楚直觉得出的结论是否还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支持。

2.个人经验

当一个人对你说“据我所知,某人......”,或者是“依我的经验,我发现......”,你就要小心了,他给你说的是他个人的经验。

应对措施:个人经验记忆深刻,警惕以它作为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他人的证词

这个是广告和书籍封面的介绍推荐最常用的套路。比如“某某明星、某某公司CEO强烈推荐”。

应对措施:记住一点,这类证据没!有!用!

4.权威意见

权威也经常犯错,因为我们并不清楚权威人士具备多少专业知识或接受过多少专业训练?该权威是否曾经做出过可信的声明?是否具有良好的声誉?

罗振宇老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1990年到2003年发表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上被引用上千次的49篇医学论文中,居然只有34被验证过,其中7篇明确证明是错的,还有7篇被证明是夸大的,相当于十多年,全世界只有20来篇医学论文经历了考验。

对策:更谨慎对待权威观点,问问自己为什么要相信这个权威?

5.个人观察

你该不该相信自己的眼睛?

个人观察存在不足,是因为人们倾向于看到或听到合乎自己意愿的东西,倾向于选择并记住某一事件中与自己的经历和背景最一致的部分。

应对措施:以最新的观察结果为依据,并且观察者必须在理想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还不能有任何与被观察事件有关的期望或偏见。

6.科学研究

科学以其可以被重复验证、控制错误、语言精确的特点,仍然是这个世界上最可信的证据来源之一。

然而,科学研究质量有高下,结论往往相互矛盾,有时候研究结果不能证明结论,只能作为研究结果支持结论。

应对措施:研究者的期望、态度、价值观和需要会对他们的研究方法以及解释研究结果的方式造成偏差,特别要警惕抽样调查偏差。

7.案例

这是娱乐访谈节目最常用的套路,在制作单位有意识的提问和剪辑之后,你认为还有多少真实的信息呢?

应对措施:案例作为一种“生动”的证据,证明了事件的可能性,但要警惕被蒙骗。

8.类比

类比有助于我们理解和记忆某个困难的概念,我经常在学习的时候使用这个方法。关键在于如何找到一个更匹配的类比。

应对措施:基本上所有的类比都是错误的。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类比的强弱,并在使用的时候进行说明。

(六)萧敬腾不哭!

干扰性原因是一个看似合理,与作者的解释不同,但能说明一个已知的结果如何发生的解释。

请说人话!

萧敬腾是雨神的说法就是干扰性原因。

四种类型:

1.因果关系过度简单化:根据一些不够充分的因素来解释某事件,过分强调某一个或某几个因素对事件的作用。

所以你要记住:只是原因之一,而不是真正的原因。

2.混淆原因和结果:将原因和结果混淆在一起或没有认识到两件事可能是互相影响的。

3.对共同原因的疏忽:没认识到两件事可能因为另一个共同因素的影响而相互联系。

记住:两事件相关并不能证明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

4.在此之后引起的错误:仅仅因为B在A之后发生,就认为B是A引起的。

(七)数据也说谎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老板动不动来一句:拿数据说话。

你要小心了!警惕如何能够不被数据欺骗,也不让别人轻易找到自己数据的漏洞。

统计数据是一种以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证据,往往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数字使证据看起来非常科学、精确,让人感觉“真实”。

然而,事实却不是如此。

统计数据的欺骗方式很多,这里只谈一下书中提到的五种:

1.不可知、有偏见的统计数据

如:中国估计有6750万套空置房。(来源出处不可查)

我们需要明确数据发布机构是否权威?最好查到原始文件和出处。

2.令人困惑的平均数

如果你使用算术平均数,你将会得到一个较高的数值。(中数和众数是更符合实际感受的计算方法)。

所以,我们需要确定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下面的哪一种:

平均数:把所有数值相加然后用总数及数据除以相加的数值个数。

中位数:将所有数值从高到低排列然后找到最中间的数值。

众数:计算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然后找到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

3.结论与证据不相符合

数据作为一个理由被用于支持结论,看到数据时,尤其要警惕数据与他所得出的结论是否相符。

比如,汽车销售员告诉你:100个购买这款车的人里,只有5个人向他投诉这款车的性能不好,所以,95%的买主都对这款车感到满意。这是一款非常好的车。

很明显,我们并不能从“5个人投诉”,就得出“没有投诉的人对这款车就是满意的”。

4.借助遗漏的信息撒谎

常出现在广告中,比如新的汰渍洗衣粉洗衣效率提高了30%。可是它并没有告诉我们和谁对比?也许其它产品洗衣效率更高呢?

5.使用相对值类数据可能具有欺骗性

比如坐标轴给我们带来的误差。

胜率对比:

《学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维的人活不到“明天_第2张图片

图处来源:A Quick Guide to Spotting Graphics That Lie

至此,我们已经学习了批判性思维的大部分内容。

通过在适当的时机、提出正确的问题,就可以在你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好的、更深刻的思(撕)考了。

五 批判性思维的进阶

之所以是批判性思维的进阶,是因为我们要去发现作者没有直接说明的真相。

也许是他故意不说,也许是他自己也不知道。

(一)假设

经常看奇葩说,发现里面最炫的辩词就是:对方说的是,但辩题是。这样的辩词往往赢得热烈的掌声。

比如第四季第一期,如晶宝贝站起来:董婧说的是婚姻不幸福是要不要离婚,而题目重点是:你会不会当单身妈妈和你为什么当单身妈妈。

《学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维的人活不到“明天_第3张图片

为什么觉得如晶宝贝厉害,就是因为,她指出了董婧观点中的假设:单身妈妈的婚姻不幸福。

所谓假设,就是作者认为理所当然,没有明确说明,但这些思想是隐形的重要环节,是将全部论证整合在一起的黏合剂。

包含两种类型:

1.价值观假设:解释世界希望是什么样子的观念。

比如,你认为在人生中机遇与奋斗,哪个更重要?其实反应的是你对理性和个性两种价值观的偏向。

2.描述性假设:解释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念。

比如,奇葩说里面的奇袭。

(二)被遗漏的重要信息

当你在商场里,护肤品的导购告诉你,这款水是最好用的。你会相信她的话吗?有没有想过,她不知道我的皮肤类型,为什么就直接这么简单粗暴的告诉我,这款水好用。

广告商、教师、政治家、作家、演讲家以及家长都在组织各种各样的信息来影响你的决定。

所以,除了明确给出的信息,我们更应该找到没有告诉的信息是什么?

寻找常见的重要信息的线索有:

1.常见的反对意见

2.缺失定义

3.缺失价值观解释

4.缺失论证里提到事实的来源

5.搜集事实的详细程序

6.缺失或不完整的数字,图表,表格或数据

7.文章中引证或证明

8.作者说服他人相信自己可以获得的好处

9.搜集和组织证据的其他技术

10.是否全面评估了被遗漏信息的作用

… …

(三)真相不只一个

一组理由并非只能推导出一个结论。

当你决定接受或是拒绝作者的结论时,你需要清楚作者提出结论是否最合理。作者提出的结论往往逾越了他的推理。

通过鉴别几个合理的结论,你可以确定是否有一个你认可的结论。

这是决定你接受还是反对作者结论的最后一步。

至此,批判性思维读书笔记分享结束。

强烈推荐你列一个批判性问题清单,将其作为你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常备武器,去“撕”考你遇到的和某个问题相关的文章、讲座、数据、著作、网络信息和任何相关材料。

请记住:只有用,才有价值。

六 为什么难有批判性思维

我曾经在一个学习群里推荐我喜欢的一本书《把时间当作朋友》,引用了书中两段话: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跟随自己的潜意识、预设模式、大脑幻想、习惯和情绪去形式,只是一个还未进化的猴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把时间当作朋友。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付出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

一个群友是这样回复我的:

1.“真正意义”是一个很主观的名词,怎样算“真正意义”?每当有人说他想清楚了什么是“真正意义”的时候,会有另外一个人说那个不是“真正意义”。

2.无论XXX,只要YYY,就能ZZZ,生活中很多事情未必有结果。

我看到他的回复时,想起以前已经看过《批判性思维》了,然而批判性思维在我的脑海似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这次阅读才发现,自己忽视了一句很重要的话:批判性思维是个友善的工具。

既然是工具,那它只有在使用时才有价值,而我虽然看过这本书,却从未用它去指导思考,应用到生活、工作和学习中。

也因此,阅读本书的重点和意义不在于认知“批判性思维”,而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批判性思维”和“如何使用批判性思维?”两个课题。

六、读完这本书之后

1.最直接的好处是隔离了广告的诱惑,不会因为广告去购买一件物品。至于怎么购买,请移步看我写的文章:《你的家那么乱,是因为你不知道这个秘诀》。

2.看奇葩说,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神奇的世界。之间关注妙语连珠、开天辟地的话术,现在发现更有意思的是每个辩手辩论的角度和论点的逻辑开展,辩手的价值观假设和遗漏的关键信息,以及奇袭。表达反而成了一个辅助的东西。

3.想起了N多年前参加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中的“阅读理解”部分,占总分值的30%,几乎全部考查的是结论和论据那些事儿。如果有考生这部分不能有所突破,建议,有时间看一看这本书。

4.看了这本书之后,再去看一篇文章,发现它不再单纯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我的眼前,而是以论题、结论、论据、论证的结构呈现在我眼前,我会情不自禁的思考:为什么说A就可以证明观点B。

5.明白了这样的模式和体系结构之后,突然意识到学习变成了一种积累,内心似乎升起了一种坦然和笃定的感觉。

6.最近的一次体验,是我爸在一次体检之后,对我说:医生说喝醋会降血压,你的血压本来偏低,你尽量不要吃醋了。

天啊,醋是我最喜欢的调味品之一,让我不要吃醋!怎么办?

幸亏我看过这本书,我立刻问他:是谁说的?有科学依据吗?是临床试验证明的结果吗?假设结论正确,高血压患者盲目喝醋后会造成如肠胃不适等症状吗?

上网一查,果然,没有任何科学的期刊杂志发表过论证的文章,也并没有临床试验可以证明。

我运用科学的方法捍卫了我作为一个吃货的权利(不得不承认,这个理由有点底气不足)。


早上跑步时,听罗振宇老师在逻辑思维第182期节目:我们到底该信谁?里面提到:

我们的观点应该随着新近出现的事实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只有学习越来越多套路,把自己的思维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

因为未来的世界会越来越复杂,战胜复杂的绝不可能是简单,只有复杂才能对抗复杂。

于是想到了本文的题目:不会批判性思维的人活不到“明天”。

---------------------

如果你看了觉得有所收获,也请分享给你的朋友们,谢谢。


同名公众号:灿若夏花写的

欢迎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会提问》:不会批判性思维的人活不到“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