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看时,感觉日本近代建筑的状况和中国很相似。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本土建筑自成体系地一脉相承。被欧洲打开国门后,由通商口岸开始,渐渐渗入西洋建筑。
最初传来的建筑,是随商队或其他机构而来的西方人,带来当时流行的欧洲样式,这样的建筑多为西方国家的领事馆、教堂、学校,或者西方人自己的府邸。
在建筑样式传播进来的开始,并非全部是原汁原味的欧洲风格,而是夹杂了经由传播路线上的国家和地域所改造过的风格,这就是开篇提到的,由东南亚气候带来的阳台殖民样式,以及美国实用主义带来的雨淋板样式。而这两种样式,一个绕着地球向东,一个绕着地球向西,在日本相遇,碰撞出了雨淋板与阳台相结合的形式。
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后,日本幕府为了防止欧洲列强侵略,认为先进的军备是不可缺少的,于是开始了洋式工厂的建设。工厂建筑与东岸的阳台殖民样式,并列成为日本近代建筑的起点。
对于工厂建筑来说,重要的是实用性与安全性,样式便不那么重要了。坚固耐火的石质墙壁,适合大跨空间的金属桁架屋顶,也在工厂建筑中开始使用。
而在西方建筑样式一步步登陆日本时,传统的大木匠师对新的样式亦充满好奇。他们纷纷前往横滨或神户,匆匆参观了通商口岸的西洋馆,或者干脆成为外国人的学徒。他们将西洋馆带来的震撼,与自己手上的传统技艺糅合起来,成为非和非洋的拟洋风建筑,散落各地,并且带有设计者自己的风格。由于匠师们对于西洋建筑只是依葫芦画瓢,取其皮毛,所以这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并不成熟,甚至会出现一些在今天看来不伦不类的装饰构件的堆砌。
谈起拟洋风诞生的这个时代,作者说,日本近代的开端是“文明开化”骤然改变的一个时期,但这四个字的口号似乎又缺乏深刻性,好似一种国民性气氛的运动,胡乱地吸取西洋风。
至此为止,领导者们所要的仅仅是欧式的、新式的便可,而设计者们与其说是建筑师,不如说是建筑技术者更恰当一些。随着日本人对欧洲了解的深入,对于这些不伦不类的拟洋风建筑便不再满足了。明治末期,随着真正欧洲拍的登场,拟洋风的风潮不久便消失无踪了。日本政府开始直接由欧洲招聘建筑师,由此开始了正式的欧洲建筑时代。
受过政通教育的欧洲建筑师进入日本,带来了当时的新巴洛克、法国文艺复兴、新文艺复兴等种种样式。同时他们也在日本的大学任教,培养了第一批日本本土的真正意义上的建筑师。自此,开启了本国建筑师的历史主义历程。
20世纪之前,建筑师们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以过去的建筑样式为典范进行设计。20世纪之后,建筑师才开始随心所欲地创作。在此之前,如何在过去的框架范围内尽可能展现出自己的特色,就是建筑师的才华所在。作者认为,若干世纪以来,欧洲建筑的发展演变是以样式为基础的,并且在发展传播的过程中,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又衍生出各种不同的样式。日本开国之时,正好面对欧美这样多变的时期。
英国派、德国派、法国派的建筑师们,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努力展现自己的才华,也带来了优秀的作品。但是,日本毕竟没有产生欧洲样式的历史土壤,所以在没有响应文化背景的情况下,究竟是哪一派更适合日本呢,其实很难有定论。在这种境况下,日本建筑师们也开始了自己的反思。
明治末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这一段日本建筑史所留下的作品,都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第一代建筑师打下的基础之上,第二代建筑师们开始思考“建筑是什么”的问题,从而引发了“社会和建筑”、“技术和表现”、“美国的实用性”等新的课题。
著名的建筑史学家伊东忠太,即是第二代建筑师中的一员,他骑着毛驴,在欧亚大陆转了一大圈。看到这里,佩服前辈全心投入的毅力与努力之余,也有一点感动。
第二代的建筑师,大概可分为“日本固有样式派”、“欧化派”、“脱离历史主义派”等。总结起来说,就是到底应该在本国样式基础上发展,还是完全学习欧洲,抑或摆脱样式的困扰,从结构上发现建筑之美的本质。
与此同时,留学美国回来的建筑师,则带来了在美国发展正盛的高层办公楼。在美国,高层办公楼多以钢结构+玻璃组成,但是移植到日本,却无法抵抗日本的地震。于是,震后重建便开始采用钢筋混凝土。我觉得,自此,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就开始逐渐脱离历史样式的阴影。在这一时期的欧洲,艺术圈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而时刻关注欧美动态的日本国内,也受到影响颇多。新艺术运动带来的影响在建筑上也展现出来。
在近代建筑的发展中,一直以表现手法和样式为中心,但在社会巨变的时代,摆在建筑师面前的,还有住宅改良、都市的社会问题以及防火防震等技术问题,建筑师们也做了许多努力与尝试。这些尝试或许并不完美,但是不乏优秀的作品,从中可以看出当时建筑师的用心良苦。
20世纪初,是柯布西耶、密斯等现代建筑大师辈出的年代。日本的现代设计从表现派开始,又相继受到柯布西耶、包豪斯的影响,从插图看,现代主义的模样已经不落后于时代了。但是随着战争的到来,现代设计也迎来了灰暗的无声期。
————————————————————————————————————
日本近代建筑的发展,无疑是近代社会变换的一种反应。在这期间,从日本传统的大木匠人,到欧美留学归来的学生,一直在做种种尝试,试图融入欧洲的样式,试图学习先进的技术,试图创造自己的建筑,试图寻找建筑之美的本质。现在的日本设计界,与那时早已不可同日而语了,但又何尝不是前人前仆后继的努力打下的坚实基础呢?
今天看到新闻上说,天津要把西开教堂前面进行改造,原来的现代建筑重建为欧式风格,中间原本可以让人坐下喝杯咖啡的尺度,变成了开阔的大广场。我怎么看不懂到底为什么会这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