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真的每战不留活口、全部斩首吗?

不知是谁最早把“杀神”、“人屠”的标签贴给了白起。从那以后,很多人对白起的印象等于“嗜血好杀”的屠夫,约等于每战不留活口、走一路屠一路的狠角色。把历史人物简化成一个以偏概全的刻板印象,有利于扩大传播力度,但不利于我们全面了解其人。

《史记》的《秦本纪》《白起王翦列传》《穰侯列传》《六国年表》以及《赵世家》《魏世家》《韩世家》等篇与《战国策》都有关于白起的出战记录。白起的作战风格是否只有“杀杀杀”?统计一下他的出征记录就清楚了。

白起首次在史书中登场是秦昭王十三年,“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无斩首记录。(《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十四年,“左更白起攻韩、魏于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涉河取韩安邑以东,到乾河”。(《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十五年,“大良造白起攻魏,取垣,复予之。攻楚,取宛”,无斩首记录。(《秦本纪》)

秦昭王十八年,白起“攻魏,拔之,取城小大六十一”。《白起王翦列传》称此事发生在秦昭王十五年,《六国年表》则记为秦昭王十四年,皆误。此战是白起、司马错、魏冉三人联手攻魏,无斩首记录。

秦昭王二十五年,白起攻赵,夺取兹氏、祁县,无斩首记录。

秦昭王二十六年,白起攻赵,拔蔺县与离石要塞,无斩首记录。

上述两场战争没有被计入《秦本纪》和《白起王翦列传》,但在《周本纪》与《战国策》里有提。杨宽先生在《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称:“《赵策三》第四章云:‘秦攻赵,蔺、离石、祁拔,赵以公子郚为质于秦。’皆以蔺、离石连称。盖蔺与离石同时为白起所拔,时在周赧王三十四年,较白起拔祁与兹氏迟一年。”

秦昭王二十七年,《秦本纪》载“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六国年表》称“(赵惠文王)十九(年),秦败我军,斩首三万”,可见此战赵军被斩首三万。

秦昭王二十八年,《白起王翦列传》载“白起攻楚,拔鄢、邓五城”,《秦本纪》记载大同小异,但没提斩首。然而,《水经注》称白起攻打楚国陪都鄢陵时用水淹战法杀死楚国军民数十万。这个战果存在争议。

秦昭王二十九年,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楚王亡去郢,东走徙陈。秦以郢为南郡。白起迁为武安君”,无斩首记录。(《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三十年,《白起王翦列传》称“武安君因取楚,定巫、黔中郡”,《秦本纪》称“蜀守(张)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应是白起与张若协同作战,无斩首记录。

秦昭王三十一年,“白起伐魏,取两城”,无斩首记录。(《秦本纪》)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拔华阳,走芒卯,而虏三晋将,斩首十三万。与赵将贾偃战,沈其卒二万人于河中”。(《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陉城,拔五城,斩首五万”。(《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四十四年,“白起攻南阳太行道,绝之”,无斩首记录。(《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四十五年,白起“伐韩之野王。野王降秦,上党道绝”,无斩首记录。(《白起王翦列传》)

秦昭王四十七年,“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秦本纪》)

白起亲自领兵出征16次,真正明确记录斩首的战绩只有5次,伊阙之战、光狼城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长平之战。如果加上无斩首记录但确实大量杀伤敌军的鄢郢之战,也只有6次。

由此可见,白起采用歼灭战法的战争只占了37.5%的比重。他“斩首”时必得城池土地,但拔城夺地时未必次次“斩首”。当然,这些城池的守军在战斗中肯定有伤亡,只是不计入“斩首”。

也就是说,在白起大约三十七年的将军生涯里,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歼灭战只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长平之战四次;斩首数小于等于五万的小规模歼灭战两次,剩下的都是不以大量斩首为目标的攻城略地战。单凭这点,我们就不能说白起每一战都追求大量斩首,更没有那种“攻一城屠一城”的屠夫思维。

此外,大家通常都默认白起从不俘虏敌军士兵,务求全部消灭在战场上。但史书记录表明:白起有俘虏敌将的习惯。只要敌将没有战死阵前或逃脱,白起往往选择生擒而不是杀死。

例如,他在伊阙之战中虽将韩魏联军斩首24万,但俘虏了联军主将公孙喜(百度上那个公孙喜宁死不屈被白起杀害的段子原始出处不明,可信度极低)。而在华阳之战中,白起俘虏三晋将。按照《赵世家》说法,赵将贾偃应该是被俘虏了,只是两万赵军被杀死沉河。

结合白起的惯例来看,如果赵括没有中箭身亡,最终结局要么是投降要么是被俘。值得一提的是,长平大战是白起第一次有明确记录的大量俘虏敌军士兵(因为赵军余部主动投降)。

那么除此之外呢?白起是不是完全不考虑抓俘虏呢?

不见得。因为,他为秦国扩张了好几个郡的地盘,所拔城池的军民自然也就是他的俘虏。

需要指出的是,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白起有屠城的恶习。否则的话,《史记》肯定会用“屠之”而不是“拔之”来记录他的攻城战。“拔城”与“屠城”是两个差别很大的表述,前者不涉及战后屠杀报复行为。

伊阙之战后,白起连续攻打韩魏,为设立河东、河内两郡奠定基础。而破楚之后,他更是将原先的楚国腹心地带变为了南郡。这些新郡县的总人口数目不详,但都是人口较为稠密之地,户口数量相当可观。

其实,想一想长平之战时贡献巨大的秦国河内郡民众(秦昭王赐民爵各一级的那批参军的十五岁以上男子)就知。

他们大多是白起等将在秦昭王四十三年至四十五年俘获的人口,改入秦籍。韩国上党民不乐为秦民,于是在郡守冯亭的带领下降赵。但原先韩国南阳、野王一带的河内郡民众,却站在秦国一方。

更进一步说,河东及河内部分地区老一辈人,大多是从秦昭王十四年至秦昭王二十一年期间被白起、司马错、魏冉三人合作俘虏的韩魏民众。再加上故楚腹地的南郡民户,白起一生中虏获的人口数很可能比他的斩首数更多。

此外,我们不应该忽略当时的一个社会背景——各国的奴隶的主要来源是战俘,比如秦国的“隶臣妾”。尽管我们不清楚隶臣妾在秦国社会中的总数,但从你出土秦简来看,秦国不少低级爵户甚至无爵士伍家的户籍薄上都有隶臣或隶妾的身影。

秦昭王时期,白起、司马错、魏冉等将相打下的新领土相当于增加了一个秦昭王初年的秦国。土地与人口的大幅度增长,必然也会让秦国隶臣妾的绝对数量有所增加。秦昭王时期的大部分战争是白起指挥的,试想,如果他只杀人不俘虏,秦国光靠处罚本国罪犯,恐怕不会有那么足够的隶臣来满足新郡县的社会需求。

总之,武安君白起虽然重视大量消灭敌军的有生力量,但并不是每战都追求斩首。他在攻城略地时很少斩首,更多是打得敌国军民俯首称臣。纵然是打大规模歼灭战时,只要有机会,白起就会设法俘虏敌军将领。

你可能感兴趣的:(白起真的每战不留活口、全部斩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