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本质是人的艺术——《看见》

往年看新闻传记或是大事件直播,总觉得有难言的阻隔感,认为新闻呈现给我的是主流媒体希望呈现给大众的,有一种难言的庄重和不接地气。而这次看柴静写的书,有些事件给我的固有观点被这本书严丝合缝的脉络逐个击破,有种随着她的眼睛和心灵的悸动而有所动的感觉。仿佛这本书带给了我一个新的认识事物的角度——要凝视人心,事物的发展脉络是人的艺术,有它自己流动的方向,不能由着自己固有的世界观和认识论来看待一切

柴静,原来是在湖南文艺广播电台主持“夜色温柔”,随后在湖南卫视主持“新青年”,可以说是文艺女子吧,后于二〇〇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先后在“时空连线”“新闻调查”“24小时”“面对面”等栏目担任主持人与记者,现为央视一套专题节目“看见”的主持人。做这一行也算有一定年头了。

她自己说了,写这本书时并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的事件以求噱头,只选取了在她认为有意义和对她有重大影响的事件。譬如非典。

说到非典,这是一个非常有情境感的词,时至今日依然让无数人心有余悸。但说实话对我而言,认知是模糊而蒙昧的,因为非典发生时我还太小,又地处偏僻小镇,并没有真切的感受到它的可怕。有印象的,是因为非典带来的长达数周的假期。那时候在家会看《小学生导读》,一直有连载的关于非典中同龄孩子的故事,作者隐约记得是叫张莉。但是现在看到柴静这本书,才知道,对亲身经历其中的人而言,只有这样直面非典时切入死亡的距离,才会让人明白非典是这样一种残酷的生死场。只有经历过这样的痛苦,才知道,你也可以在其中,忘记自己,呈现出生命的本真,以你无可恐惧的姿态去面对灾难。其实痛苦就是痛苦,只有对痛苦的总结才是一种精神财富。

书里写这一段的时候,有个细节让我久久回味,是七二一医院发生了感染,医生护士来回飞奔赶往重症室消毒,柴静当时在现场,给一位去重症室消毒的医生提了一下淡黄色的乳胶手套,往他袖子上箍了箍,怕滑下来露出一段腕子。他们素不相识,都穿着防护服,只能看到对方的眼睛。他嘱咐了一句小心,便拐了一个弯,不见了。只是大灾难下的萍水相逢。但数月之后,柴静接到这个男子的来信,说,自那以后,他一直在大街上寻找她的眼睛,直到在电视上看到她,才知道她是个有名的记者。信的最末,他写了句话,我在这里想原封不动的抄下来,是“你会觉得好笑吗?我曾以为你会是我的另外一半。”

我真的是久久回味,很受触动。我不是认为那男子对她一见钟情什么的,已经不单是爱情这样单一的情感了,我觉得让他念念不忘的是那样生死的关头下,人与人之间最真实质朴的关怀与鼓励。那是生死大事里的一瞬间,却值得人去记一辈子。

还有她做两会专题时,她让我了解到,开会期间并不像电视上那样整齐划一,会场的争论是很活跃的。她说,新闻是选择的结果,是人来选择呈现什么。我看到这句话有如醍醐灌顶,才意识到,新闻,原来是人的艺术。

事实上,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有无数次有这种感觉,但她并不是突然呈现给你的孤零零的句子,她是慢慢一步步把事件踏实了,一层层抽丝剥茧之后,呈现给你的,无可回避的结论。

柴静写,“我试着尽可能诚实的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我相信她在努力做到,而且做的很好,这本书里,从她一开始凡事要求有框架和遵循一贯做新闻调查的规则,到后来汶川地震中,她开始懂得,真实自有千钧之力。报道不求刻意,尽量不带有被安排的目的性。懂得一句话,不要找,要等。终于日子一天天过去,生活最终从片子里流淌出来,那种真实,会让人动容,发自内心的。

新闻中事件和人是有思想的,因而会给人的心带来震撼,像柴静说的,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新闻的本质是人的艺术,你不能以你固有的世界观评定一切。

我觉得她指的不仅是新闻,更多的也是人生的选择。这是看完这本书之后,最令我深思的地方。

新闻的本质是人的艺术——《看见》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新闻的本质是人的艺术——《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