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M240要来了?
我发现最近208所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篇先进人物的事迹,在配图中,意外曝光了下面这样一挺机枪:
▲新式机枪惊鸿一蹩
结合之前中国军队为DJP201 7.62毫米机枪弹招标弹药箱,难道国内存在已久的“中口径机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了?
▲我想起了2018年珠海航展上的这挺机枪
外观很相似,难道这就是真身?
相对于步枪来说,中国的机枪可谓中国陆军轻武器发展中一个比较尴尬的角色。抗美援朝初期,由于志愿军急缺机枪火力,中国紧急从苏联进口了一批的DPM“捷格加廖夫”轻机枪(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大盘鸡)和苏联SG43重型机枪。
▲英雄王成用的这把“大盘鸡”轻机枪伤害力爆表
这两种机枪简单可靠火力猛,因此战后中国对这两种枪械进行了仿制,命名为53式轻机枪和53式重机枪,这些机枪和53式步枪同样使用7.62*54R步机枪弹,可以说对装备杂械为主的中国来说有了巨大进步。
▲SG43重型机枪给美国人造成痛苦回忆
但是这种枪械配置毕竟是二战水平,已经不能跟上世界潮流,于是没经过几年,我国开始全面引进SKS、AK47和RPD机枪,仿制成为了56枪族,作为中国步兵班火力的中坚。
▲对印自卫还击作战中的56式轻机枪
从56半+56冲+56机,再到后来的81步枪+81机,中国追求的都是轻便易携,能够让一个士兵拎着冲锋作为班组中坚火力的机枪,同时还要求机枪子弹要与步枪通用便于弹药补给。
▲中国师从苏联,更喜欢伴随步兵冲锋的机枪
当遇到基层班组火力不足以覆盖远距离的目标时,就需要营连用机枪出马了(平时编制在营属机枪连,战时下放加强到普通连排),中国的连用机枪主要是仿制RP-46机枪的58式连用机枪和自研的67式通用机枪。
▲67式机枪
67式为了追求更远的射程和更好的弹道性能,没有使用56式步机枪弹,而是仍然采用7.62*54R 53式枪弹,作为轻机枪使用时,67式主要用于打击800米内的目标,或者是对空500米的目标;作为重机枪使用时,则可打击1000米内的集群目标或单个重要目标。
▲67-2式通用机枪
很快,世界小口径化的浪潮来了,中国也推出了5.8毫米的95步枪和95班用机枪,为了5.8弹药通用化和替代营连级的67系列机枪,中国又推出了88式通用机枪。但是很快发现,使用小口径子弹的88式通用机枪的火力作为营连级机枪根本不够。
▲88通机
那么一个尴尬的情况就出现了,在野外开阔环境(特别是重型车辆难以上去的高原山地),步兵在打击远距离目标时往往力不从心,而召唤营连机枪打击时,机枪排可能并不在步兵排身边或者不具备射击条件。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实战中会把营属机枪连的89式12.7MM机枪作为支援火力,但89式虽然被称为最轻的重机枪,但仍然太沉,仅靠人背肩扛难以跟上轻便的步兵,而且携弹量只有300发,火力持续性不足。
▲结果就是这样
这种尴尬局面,要求中国开发一种能发射7.62毫米中口径子弹,能对800米-1000米集群目标射击、重量轻便能由步兵携带或安装在车辆上的中口径机枪。对于这个问题,中国并不是没有做过尝试,比如曾以缴获越南的PKM机枪为蓝本,仿制出了80式机枪。
▲肌肉猛男和PKM(最下面那个)
PKM重量小,子弹口径中等,适合快速机动作战,性能很不错,但随着苏联机械化步兵建设完善和步兵战车、装甲车的大批装备,连一级配备的机枪排、营一级的机枪连产生的作用越来越小,因此PKM被撤装。
▲PKM的重量可以轻松单人操作
但现实狠狠打了苏军的脸,在苏军入侵阿富汗战争中,面对崇山峻岭和超远的交战距离,5.45口径的AK74和RPK74很难给游击队造成威胁,于是在1983年,苏联又将改进过了的PKM,作战时加强到了步兵班里。
▲阿富汗的苏军使用PKM
中国仿制的80式机枪全重仅重8.9公斤,连小二这种身板都能勉强拿得动。不过由于随后掀起的小口径化浪潮,这种本来潜力很大的80式机枪并没有大批装备。
▲海军陆战队有少量装备的80机枪
美军的情况也差不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军连排机枪一直是M60的天下,奈何射速实在太慢,压制能力弱,因此就被M240取代了。
但是在美国步兵班,使用的仍然是通用小口径子弹的M249,不过在阿富汗战场,这种小口径机枪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不够,甚至无法对躲在土墙后的目标造成足够的威胁。
▲在这种环境下,小口径机枪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于是美军不得不和苏军一样重新拾起了中口径机枪M240。
▲M240
在阿富汗,M240的射程,火力连续性都没的说,虽然稍重一些,但美国大多是都是吊打别人,对方都很少有迫击炮啥的,基本不用担心机枪太重转移不方便的问题。
▲阿富汗战场的M240
美俄都唱起了“中口径机枪”回归的调子,中国自然也要跟上,但把80式通用机枪再拽出来装备就太落伍了,毕竟其7.62*54R子弹实在太老且早已停产,凸缘设计又限制其供弹方式,中国需要的是“新枪配新弹”!此次亮相的机枪和子弹就是这种思路下的产物。
从目前曝光的照片可以看出中国新机枪颇具内格夫机枪风格,像M249那样拥有短小的枪身,枪托可伸缩,便于适应穿了防弹衣的射手。机匣尾部设计了皮卡汀尼导轨,可以方便安装各种瞄准镜,不安装瞄准镜时,还可以用可折叠的机械照门。
▲国产某型新机枪
新机枪采用了可散弹链供弹,火力足,能够提供长时间火力压制,同时,可能还设置了弹匣槽,紧急情况下还可使用弹匣。
新枪有了,新弹也要跟上。不过小二觉得再去费尽心思反复研究反复测试去搞一款7.62毫米的新弹完全没有必要,所谓DJP201 7.62毫米机枪弹,很可能就是美军已经使用多年、相当成熟的7.62x51的NATO弹。
▲7.62x51的NATO弹有成熟弹种,直接拿来用就行
虽然这是北约制式子弹,但其实在国内同样有生产和使用,比如我们的“26万”高精狙发射的就是这种子弹,不过一直是一款没有“户口”的“黑弹”罢了。而这次新的DJP201型7.62毫米子弹,小二猜测这说明7.62x51这个弹种在解放军装备序列中正式转正,将成为中国全新中口径全威力弹种。
▲“26万”的子弹其实是临时工
从最近的一系列消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轻武器领域来了一波大爆发,有了刚刚亮相的新枪族(已知成员包括突击步枪,短突击步枪,精确射手步枪),12.7mm 高精栓动狙击枪、新7.62毫米转管机枪和新 82mm 无后坐力炮。这里面,还真的就缺一支中口径的班用机枪。新机枪的亮相,无疑填补了这个空白。小二相信,一定还会有更多新式武器装备解放军,到时候我们就可以一起高呼:奔涌吧,新枪的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