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很难读的书,很学术,不是工具书,没什么可以让你拿来使用,但是可以从思想底层让你更了解自己,在本书中,你会发现很多对自己固有思维的挑战。
提到丹尼尔·卡尼曼,必须先说下他著名的“峰终定律”(peak-end rule),一条在管理界广泛使用的定律:在“峰”(peak)和 “终”(end)时的体验,主宰了我们对一段体验的好或者坏的感受。也叫“过程忽略”。
做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人听相同时间的强噪音,然后A组停下来,B组接着再听一段时间的比较弱的噪音。照理说,B组的人比A组的人受了更多的折磨。但是你猜怎么着?B组的痛苦指数要低得多。这就是“峰-终定律”在起作用。
比如你看一个电影,中间欢笑无数,但结局烂尾了,你对这个电影的最终评价会很差。毛晓彤与陈翔恋爱多年,中间恩爱瞬间也是幸福满满,但结尾竟以狗血剧情收场,在毛晓彤心里,无论过程多么美好,都无法改变这是一场不堪的恋情的结论,陈翔必然是个渣男形象。
人生就是这么非理性的,人们不会去计算过程的幸福多与少,更关注于结束时的体验与结束方式,这就是结果导向,这就是峰终定律。
回到上面的问题:真正敦促一个人不断进步的是表扬还是批评?
当然是表扬鼓励对敦促一个人的进步效果更大。
那么有人质疑了,为什么我家孩子经不住夸奖,一夸他就倒退,我都不敢表扬他了。相反我骂了他,他马上就表现好了。丹尼尔·卡尼曼在书中告诉我们,这种质疑的人描述的是对的,同时也错的很离谱。这时丹尼尔另一个重要发现:回归均值。
首先,你为什么表扬他,一定是因为他当时特别棒,所以你才会表扬他,一个人不会保障自己永远都特别棒,所以他会回归自己的均值水平,这时,你就会觉得他经不住夸奖,一表扬就翘尾巴,这不过是因为你擅自抬高了对他的评价标准,所以你自认为他经不住夸奖。不是你的表扬使他由好变坏,而是均值回归。
同样。你为什么骂他,必然是因为他表现的很糟糕你才骂他,他当时的表现远低于自己的平时的水平。人也不会总是在刷新自己的下限,一次糟糕的表现之后,他会回归自己的均值水平,此时的你却认为,我骂完他就表现好了。所以,也不是你的批评使他进步,而是行为的回归均值。
这是一本很烧脑的书,我读起来思路总是容易跳出来,需要费点力气才能理解,但是,如果你真的读进去了,哪怕只是一小段,都会惊讶于作者思维的强大,是对人们固有思维的颠覆与挑战。
如果你的大脑整天处于能不费力就不费力的状态下,你学不会任何东西,学不会任何有点难度的东西。
一、什么是思考的快与慢?
思考的快与慢,其实是指大脑的两套操作系统,丹尼尔·卡尼曼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我们的大脑并不是单纯地服从一套指令,而是同时存在两套操作系统。他把这两套系统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快思考: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运行起来也不费什么脑力,促使我们做出非理性决策。只有当我们遇到复杂一点的问题时,我们的系统1才会向系统2求助。
系统2慢思考:学习和深思熟虑等这些费脑力的操作,帮助我们做出理性决策。相比系统1,慢条斯理的系统2更像是一台十分耗电的发电机,会大量占据和消耗我们有限的注意力。
案例:消失的大猩猩
二、大脑的运行模式引发了哪些直觉缺陷?
主要有四种:认知放松陷阱、自动替换陷阱、锚定陷阱和框架陷阱。
认知放松
陷阱
如果一个人处在不需要调动系统2的环境里,更容易达到一个放松的状态,对眼前的事物产生好感和信任。除此之外,当我们遭遇过某种小概率事件后,类似的事情
再发生
,我们也会认知放松,变得不以为意。
案例:作者认为好友乔恩是“只要外出就会遇见的人”
曝光效应
自动替换
陷阱
系统1非常不擅长解决难题,不仅如此,在遇到难题时,系统1不会马上把球踢给系统2,而是用另外一个简单的问题来替代,把这个答案直接当成对那个复杂问题的回答。
自动替换陷阱衍生出刻板印象和光环效应。刻板印象是指用一些典型或者局部来代表整体,好比看到某个人身上有很多纹身,就觉得他肯定学习不怎么样。光环效应是说,因为对某个人的第一印象很好,就推测出对方什么都好的结论。
锚定陷阱
这是指我们人在做决策时,会受到之前信息的影响。
案例:丹尼尔·卡尼曼实验、两家粥铺。
框架陷阱
系统1不太擅长分辨,只知道“眼见为实”,所以客观上相同的问题,如果使用不同描述,就会导致人们做出不同决策判断。
比如说有这样两句话:第一句是“手术后一个月内的存活率为90%”,第二句是“手术后一个月内的死亡率为10%”,虽然它们描述的是同一个意思,但前者比后者更让人觉得安心。
框架陷阱里包含了一个心理学现象,叫“损失厌恶”,是说人们面对同样数量的收益和损失时,损失更加令他们难以忍受。所以在框架陷阱里,描述方式倾向于损失的说法,更容易让人嫌弃。
案例:两家加油站的不同支付方式
三、如何避免这些直接陷阱进行理性决策?
尽量避开
著名的投资家查理·芒格有一个观点,大意是说想要获得幸福很简单,只要知道怎样会让自己不幸,然后避免就行了,可以努力养成多和别人交流,参考和采纳外部意见的决策习惯,而不只是依赖个人的想法。
拥有概率思维
概率思维顾名思义,就是做判断时以事情发生的真实概率为决策基础,而不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想。想培养自己的概率思维,最好要注意两点:第一是对罕见事情不要过分关注、偏听偏信。第二就是不要忽视均值回归现象。
把“心理钱包”变成“经济钱包”
把附带情感的消费和投资,转换成冷冰冰的数字后再去做决定,这样才能回归客观。
四、如何利用大脑原理,丰富人生体验?
人对于一件事体验的评价,往往和这件事的峰值时刻和结束时刻带给我们的感受有关,这个评价还会影响到下一步的决策,作者把这种情况称之为“峰终定律”,最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有意识地为自己创造峰值体验。
案例:冰手实验
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叫记忆自我,记忆自我会带有更多主观色彩,会放大一个事件中的典型部分,扭曲真相。与记忆自我相对应的是经验自我,经验自我记录着我们每时每刻的感受,但无法把这些感受变成记忆长期存储,所以我们的行为决策,总是有赖于记忆自我进行判断,从记忆自我的视角来思考事情。
当我们意识到某些事情不尽如人意的时候,我们可以启动经验自我,客观地回顾过去发生的点滴美好,让此刻的自己得到慰藉,也为后来的自己做出更好的选择。
⒈大脑运行模式:快思考(先、主、直觉);慢思考(后、次、理性)⒉快思考的弊端:①认知放松陷阱:认知放松(不需慢思考)→产生好感(e.g.“曝光效应”:重复接触导致喜欢;概率事件的重复发生)②自动替代陷阱:慢思考问题→快思考问题(e.g.刻板印象、“光环效应”:人物的某个光环掩盖了其他缺点)③锚定效应:第一信息(印象)支配决策④框架陷阱:描述对非理性决策的影响(e.g.“损失厌恶”)理性决策:①避免认知陷阱②概率思维(注重真实概率,e.g.“均值回归”)③“心理账户”→“经济账户”(剔除情感影响)④“记忆自我”(“峰终定律”,关注峰值和结局)→“经验自我”(过程)
一、大脑中的两个系统
丹尼尔·卡尼曼认为人们的大脑有两套思维体系,分别叫系统1、系统2。
1、系统1与系统2的区别
系统1是快系统,无意识地根据记忆、经验、情感等对眼前的现状迅速做出反应;系统2是慢系统,有意识地通过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
比如有人问一个问题:3+8=?多数人不假思索就回答出来了,因为它处在系统1的控制范围内。但是如果问:28×13=?就几乎没有人能够脱口而出了,因为它受系统2控制,反应比较慢。
2、系统1与系统2的协作
系统2是非常耗费脑力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人的系统2是很懒惰的,只有当系统1遇到了难题并向系统2求助时,它才会被调动。当系统2被调动之后,系统1就会慢下来,甚至关闭。
比如一个人以正常的速度在自如地散步,他的大脑中可以想很多事,比如晚上吃什么、第二天做什么等。但是一旦他的速度加快,大脑的思考和运算就很难跟上了。这就是因为系统1调用了大部分的能量导致系统2能量不足,难以运行。
此外,系统2运行的最重要的一个生理指标是人的瞳孔会放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注意力非常集中的在专注思考的时候,他的瞳孔会逐渐放大。
二、大脑思考机制下的心理学效应
上述系统1和系统2的协作模式,会导致人们跟着直觉而不自知地做出非理性决策。经过大量的实验,丹尼尔·卡尼曼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效应,下面介绍其中的一部分。
1、认知放松
系统2是比较耗能的,所以人脑一般都追求认知放松,以最小化的消耗资源。所以如果能够营造一种不需要调动人的系统2的环境,人们就会很轻松的接纳信息。
1)押韵的俗语。“人心齐,泰山移”、“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等俗语的学术背景恐怕没有人去考究,但是却广为流传,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是很押韵的。
2)曝光效应。认知放松还表现为人们更容易对频繁出现的人、事、物放松警惕,过度信赖,在心理学上叫曝光效应。
比如《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为了能够获得一间图书馆,不停地写信,但是收信方根本不理睬他,但是他还是坚持,慢慢上边的人就觉得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了。
3)启发性的问题。认知放松也表现为人们特别喜欢用启发性的问题来解决问题,得出简单的结论。
比如问“欺骗老人的理财顾问应该受何种惩罚?”,老百姓会觉得这是法律问题很复杂,难以回答。但是如果换成“想到金融骗子你有多生气”的说法时,人们就会说“这些人都应该枪毙”。
2、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对人的后续决策作出暗示的现象。在日常购物、商业谈判中,大脑的直觉思维就很容易受此影响,人们容易因为被锚定而接受不合理的价格。
比如如果问实验对象“你是否愿意花费5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平均为20美元。
但是,当把问题换作“你是否愿意花400美元为环保事业捐款”时,最后得到的捐款金额却平均为143美元。只是把初始的锚定值更改了一下,获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
3、效用层叠
效用层叠用来描述集体信念的自我增强过程,它通过增强某种认知在公共话语中的影响力来强化这种认知的合理性。
比如在美国,曾经有人在苹果上喷了一些药,目的是不让苹果生虫,色泽更加光线。但是有一个组织就说这个药物是有毒的,然后就导致了人们对所有苹果的抗拒,进而导致人们抗拒所有的水果。
这个根本没有被证明的说法,导致了整个社会焦虑情绪的不断层叠,在美国闹得越来越大,这就是美国的“艾拉苹果事件”。
4、回归平均值
回归均值指的是某项指标的表现过高或过低后会自然回归到平均水平,它在生活中非常常见。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波动,忽视这种自然的回归现象会导致人们归因错误,误认为是自己的某些行为影响了该数值的表现。
案例:丹尼尔·卡尼曼的一次培训经历
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是犹太人,曾在以色列的军队里服过役。有一次他去给以色列的空军讲怎么培训一个好的飞行员的时候,说:“真正能够培训一个人不断成长的过程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表扬。当肯定他做得对的地方时,他才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当时下面坐了一些军官,有一个举手说:“你这是胡扯。我发现一个人第一天表现很好,但是只要表扬他一下,第二天肯定表现得更糟糕。一个人表现的很糟糕,狠狠地骂他一顿,第二次的表现就一定很好。”
丹尼尔·卡尼曼说:“你说得对,我相信你说的这个肯定是真的,但是你也同时错得很离谱。你所说的这个现象根本不是培训一个人的良好方法,他表现得好和不好,并不是因为你骂他或者没有骂他所带来的,这个现象叫回归均值”。
人们总是容易把先后关系理解成因果关系。这些军官总是认为自己的批评和表扬会带来相反的效果,不相信丹尼尔·卡尼曼的这一套。
丹尼尔·卡尼曼在墙上画了一个靶子,让每个军官每个人拿两枚硬币转过身,背朝着靶子扔,看谁扔得准。
丹尼尔·卡尼曼记录下了他们每个人扔的位置,结果大家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因为第一次扔得特别准的,第二次的成绩肯定不如第一次,而第一次扔得特别离谱的,第二次就会比第一次强,最后大家都回归到了一个均值。
1)事后诸葛亮
不了解回归平均值的现象,就会带来过度的自信和决策错误,典型的现象就是事后诸葛亮。一个很有意思的特征就是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越严重。
比如911就是一个结果特别糟糕的事件,当911发生的时候,坊间就会有无数的传闻说其实美国政府早就预见到了。这些就是事后诸葛亮,如果早知道为什么不给总统讲呢?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错觉,是一种过度自信和过度使用系统1的一个表现。
人类的大脑既是上帝最杰出的作品,也是上帝最糟糕的作品。人们总是希望把相当复杂的东西,通过几条简单的规律来总结,这是人类心理的一个Bug。比如企业经营、股票、房价、政治、人的发展等都是很难预测的。
所以试图通过简单化的指标来预测未来所发生的事的方法是不切实际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不可预测的,丹尼尔·卡尼曼认为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可以相信专家的判断:
第一,一个有足够的规律可循的环境中,比如葡萄酒的种植、婴儿的健康等;第二,通过长期训练和学习,专家的作用能够发挥出来的时候,比如下棋、打牌、医生、运动员、消防员等。
2)事前验尸
减少过度乐观一个有效的方法是事前验尸。比如马云经常带着他们的员工开一个会,叫阿里巴巴是怎么倒闭的。
5、前景理论
丹尼尔•卡尼曼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分析影响人们决策的因素,最后他总结出了前景理论。这个理论直指正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认为任何人在决策之前,会受到损失厌恶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非理性的决策。
丹尼尔•卡尼曼甚至通过一个S型价值函数来准确的描述人的决策过程,表明非理性行为可以被识别及预测。
案例:从抛硬币看前景理论
让人抛硬币来决定自己能否赚钱,如果抛出来的硬币是背面,就会输掉100美元,如果抛出来的是正面,就会挣150美元。
如果根据理性人的假设,人们应该会玩儿的,因为赔率很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却都不愿意玩,这是为什么呢?
丹尼尔•卡尼曼认为,人们在赚钱和赔钱上的心理价值是不一样的,人们对损失明显要比获得敏感得多。
比如赚100块钱和赔100块钱,数字是一样的,但是人们对赚100美元的心理价值是1.5,对赔100美元的心理价值却是3。这就是非理性的体验,是一种损失厌恶。
所有人都有这种损失厌恶的决策前提,因此人们在做一个决策的时候,绝对不是通过算算术来解决的。
6、禀赋效应
禀赋效应是当人们一旦拥有某个物品,就会对该物品价值的评价大大提高。禀赋效应会导致人们无法客观判断交换该物可获得的利益,损失好机会。
很多人回去看演唱会,当走到演唱会大门口的时候,黄牛喊了一个更高的票价。如果是一个纯理性的人,应该把自己的票卖掉,获取更高的收益。但是这些花了高价钱买了票的人,宁愿花高价钱听音乐会,也不愿意用更高的价格把票卖掉。
7、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是指消费者在进行决策之前除了考虑自己荷包这种实际账户之外,还会考虑的另一种在头脑中的账户,这种账户是一种心理上的对结果(尤其是经济结果)的分类记账、编码、估价和预算等。
案例:心理账户下的方案选择
假如美国正在为一场亚洲的疾病做应急准备,这场疾病估计会夺取600人的性命。为了战胜这一疾病,他们提出了两种方案,下面是对两种方案的科学估测:
方案A:确定会有200人获救;方案B:有1/3的人可能获救,有2/3的可能全部救活不了。
大多数人认为至少可以先把这200人先救了,别冒那么大风险,万一一个人都救不了就糟糕了,所以选择了方案A。
但是,如果把这两种方案,换以下的表达方式,大部分人则会选择方案B。
方案A:有400人确定会死;方案B:有1/3的可能没有人会死,有2/3的可能有600人会死。
其实这两种表述本质是没有区别的,人们选择不同其实就是因为心理账户的存在。
在确定的收益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确定的收益,但是,在确定的损失和“赌一把”之间,人们往往会选择“赌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