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养成:海底捞第一本入门书

服务养成:海底捞第一本入门书_第1张图片

“明晚海底捞!”美容督导朋友义正言辞:“叫小婊砸们好好学学人家服务。”

带下属去海底捞聚餐学服务?只能过过嘴瘾罢。看看黄铁鹰的《海底捞你学不会》,真正该去海底捞学习的是老板领导,而不是基层员工。

海底捞的“变态”服务

海底捞的“变态”服务被各行称道:等座有小食、饮料,美甲、贴膜;入座帮系围裙,送手机袋、扎头皮筋;还提供电动车充电、一次性牙刷等便利服务;遇到生日或特殊需求,唱歌庆生、跑腿代购等等。

可曾想?这些人性化服务,并非公司原创,都来自基层员工的发明

员工坦言:我们都是一桌桌地抓顾客。比如,有位老太太对配菜萝卜丝很喜爱,就主动送了一盘。就餐的孕妇生日,按习俗送她枣生贵子礼物。顾客趁等座外出洗头,突然下雨,担心她被淋主动送伞……就是用这些看似最笨的方法,一桌桌提供个性服务,一位位吸引培养客户。

这些人性化、个性化服务,显然不在公司流程或规定中。员工为何会积极发明实施呢?

服务养成:海底捞第一本入门书_第2张图片
海底捞“变态”服务

海底捞员工为何拼?

一词概括——感恩。海底捞凭借“家文化”和“授权”,换得员工感恩,进而形成落实卓越服务的创造力和进取心。

把员工当成家里人。如果员工是你的兄弟姐妹到北京给你打工,你会让他们住到城里人不住的地下室吗?当然不会,因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不忍心让他们住那种通风不好又闷又热又潮的房子。可是很多在北京餐馆干的服务员就是住在北京的地下室,而他们的老板住在楼上。

家文化,让诸多企业望尘莫及。海底捞的员工多来自四川农村,学历低、家境差,在大城市打工显然没竞争力。而海底捞为他们提供了“家”一样优厚的生存成长空间。

集体宿舍,正常小区,人均不低于6平,有专门阿姨负责打理。并且,提供文化和成长培养,不做工作绑架。凡离职包括被挖,供职1年以上店长,陪送8万元“嫁妆”;小区经理走,送20万;大区经理走,送800万元的火锅店。结果证明,公司越尊重员工价值,越少人因利弃义。

海底捞唯一女副总杨小丽,就是典型案例。创业初期,张勇(海底捞CEO)开160块的工资,从别饭店挖来这个勤快姑娘。中途杨家急用钱,预借公司800。本以为不会有年终了,谁知张勇说“照发!奖金和借钱无关”。这让杨小丽忠诚度爆棚,拼命回报海底捞这个大家庭。

“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海底捞正是把员工当孩子一样看待,体现人格尊重,才赢得员工感恩,换来拼命努力。

服务养成:海底捞第一本入门书_第3张图片
海底捞员工生日

信任授权,这是诸多企业标榜而实际放不开的问题。海底捞则不同:100万以上审批找老板,100万以下副总、大区经理审批,30万以下小区经理,3万以内店长就行,甚至每位服务员都有菜品赠送、免单的权力。

对餐饮业而言,选址非常重要,老板过问也不多余。而海底捞照样权力下放:选址、装修、开业,各区负责,张勇不参与意见。

现代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者不一定拥有团队和下属,关键在于能做出决策,对组织产生贡献。由此来看,海底捞的充分授权,让每位员工都能决策,都能称为管理者。

服务养成:海底捞第一本入门书_第4张图片
员工培训

海底捞模式怎么学?

去除考核。张勇认为,考核机制,容易造成机械被动。不熟悉顾客,便容易做过头。比如,行业普遍采用翻台率(每桌接待几轮顾客),无形中会催促顾客。考核与顾客交流,员工会没话找话,影响顾客交谈……所以,去除定量考核,灵活提升用餐体验。

领导胸怀,主要体现在:给员工试错机会并能容错,并且领导也要服务员工。

海底捞第一辆车,是23岁的杨小丽未征求老板意见买的。当时海底捞才3家店,店长购置最大资产先斩后奏,但张勇放手了。海底捞进驻北京时,被骗300万——当时账面所有现金。当主管焦虑追讨时,被张勇制止、不予追究了。这容错胸怀,非同寻常!

张勇:“当你同我谈话时,你的手机响了,你的员工找你,我们就终止谈话,你优先处理你和员工之间的事情;当你和员工谈话时顾客需要帮助,你和员工就要终止谈话,首先要做的是立即帮助顾客……‘顾客’的定义应该被更为广义地解释——包括我们员工在内。”

这段发言,更能直观反映海底捞的管理理念:制定公司战略和制度方面,领导说了算;服务客人方面,员工说了算。大家是对等协作关系,规避官僚和盲目指挥。

服务养成:海底捞第一本入门书_第5张图片
海底捞CEO 张勇

这两点,足以让很多仰慕者望而却步。想让员工学习海底捞的服务,不妨先请管理人借鉴张勇“人生而平等”的信条理念。单方面追求服务,只会落得“画虎不成反类犬”。

当然,海底捞也存在自身危机。更多故事案例,推荐 黄铁鹰 的 《海底捞你学不会》

服务养成:海底捞第一本入门书_第6张图片
黄铁鹰 《海底捞你学不会》


注:图片源自网络.推荐看过且认为不错的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服务养成:海底捞第一本入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