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整个医疗圈子都被一份流传的互联网医疗监管草案整刷屏,各种公众号都在说互联网医院要死,轻问诊要死,各种互联网医疗APP都要死。
其实很多公众号后来都做了说明,互联网医疗大致分为两类:
1. 涉及医疗核心的诊疗业务,比如看病诊疗、开方开药;
2. 诊疗以外的非核心业务,如给患者、医生、医院等提供线上咨询、挂号、支付、送药等服务;
说白了,这个草案就是要提高互联网医疗的监管力度和诊疗质量,因为诊疗核心业务的质量和安全是“不能突破的底线”。
我们再来看看轻问诊是什么?“不用出家门,不用排队挂号,甚至不用出钱,直接打开医疗网站或APP,就能向咨询自己健康问题”。但好多医生对于轻问诊的看法是单一的,只是觉得有咨询费。
其实对于医生,轻问诊有三种模式:
1. 平台补贴医生回答问题模式。
这是最初轻问诊模式,患者有问题就直接对平台提问,平台雇佣兼职医生回复问题并给予相应的报酬(一般按回答问题数量和回答追问数量给予报酬,比如回答一个问题1.2元)。此种模式更多的是解决了患者在家问医生的需求,然后雇佣医生回答,比如依靠百度起来的有问必答、寻医问药、39等网站以及早期的春雨。
“介绍一下这个模式的有问必答网,其实依靠的就是流量(最早的三种流量形式门户、论坛、问答),在当时互联网健康内容稀缺的年代,有问必答快速的搭建了一个简易的问答平台来对百度输出健康内容,患者通过百度搜索健康问题来到有问必答后,网站在最醒目的位置引导患者提问(最早的轻问诊),起初都是自己的员工回答甚至自问自答来产生新的内容输出到百度收录,当百度分配的流量越来越多后,患者无论是对提问的质量和速度都有了要求,这时候网站才开始疯狂的招募兼职医生来回复问题并获得报酬,于是慢慢形成了从内容产出到收录回流的一种模式”。
该种模式虽然解决了C端患者简单问病的需求和一些医生兼职赚钱的需求,但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比如:
回复问题质量较差:很多平台的兼职医生质量参差不齐,甚至有出现过问题量过大时用医学生来答题。有些医生为了满足平台回复质量的要求,开始凑字数、从百度复制粘贴等情况。平台为了追求回复速度,甚至出现了职业的兼职医生专门抢题来回答,回复质量可想而知。
平台补贴过大:本人在前公司的时候基本每个月给医生问答的补贴基本都在100万左右,如果平台没有太好的商业模式,很难任由其烧下去。于是很多平台都将问题分给了民营医院甚至保健品,虽然能让平台支撑下去,但却透支了平台产品和用户体验(百度都认真搞AI去了)。
2. 患者付费指定医生咨询模式。
不得不佩服好大夫的远见和魄力,当其他平台都在通过民营医院保健品吸金的时候,他选择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好大夫专门去各个三甲医院找专家入驻平台(除药代以外最早的医疗地推了吧),并引导这些医生写文章,开通线上问答,电话以及加号服务(比如最近在搞医生集团的张强医生)。
“好大夫最早是通过对医生、医院、科室的专业整理与点评从百度分得了相当的流量(一个比较恰当的比喻就是当时医疗行业的大众点评),在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整理过程中,好大夫发现很多普通患者对能找大城市大医院的大医生看病是很向往的,于是大家都知道了好大夫的口号(帮你找到好大夫)。当然好大夫绝不是打口号,他们从北京开始发展大医院大专家来入驻好大夫,并为其打造了一套以医生为核心的在线诊室,医生可以通过好大夫写文章、回答更多的问题,还能通过电话、预约加号增加收入,由于产品初期医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好大夫甚至专门雇佣了很多医学生实习生来帮助医生打点诊室,于是不仅成就了这些医生,也让好大夫的专家品牌无限放大”。
该模式让这些医生通过增值服务付费(一个电话咨询动不动就是几百块)迅速的打破了地域性质,增加了阳光收入。
但普通医生却很难通过好大夫或春雨走上人生巅峰,中国的医疗环境导致患者只认医生头衔认医院。能在好大夫春雨增值服务增加高收入的基本都是三甲医院本身就已经是很知名的专家,你如果是个普通医生,连头像排到前面的机会都没有(我们有些APP让医生介绍医生注册的时候甚至对医生头衔明码标价,推荐注册的医生头衔越高推荐费越高)。
3. 复诊扫码随诊随访模式。
这是新型的轻问诊模式,是医生线下看病问诊后让患者扫码关注,然后和患者在线沟通、随访,然后通过电话咨询、加号挂号等增值服务收费。像好大夫春雨也都意识到有空参与互联网医疗的专家是少数,要获取更多的核心医疗资源(医生),就必须让普通的医生都能参与到平台,所以平台都鼓励医生扫码累积病人,然后通过增值服务或导入线下复诊的形式提高增值收入。
“第三种模式虽然已经成为了产品标配,但还是说说杏仁医生吧,前面的模式更像是围绕患者端的问诊需求产生出来的产品,那杏仁医生可以说是开始让轻问诊过渡到以医生需求为产品驱动。打造了一套解决医生院后诊后管理病人和打造个人品牌的CRM工具,按互联网的思维让用户用复杂CRM工具是相当困难的,于是杏仁医生用人海战术全国疯狂的用推广人员来帮助医生扫码,并协助医生对患者随访,帮助医生做增值服务。当然杏仁也很快全国疯狂的拉上来30多万医生,但杏仁医生的模式还是过重了,产品过于CRM,让用户过于依赖推广人员,推广一撤医生几乎没有了活跃度。反而不如一些用微信、微博做随访随诊的医生方便”。
前面第一种模式依赖的是平台的患者流量,移动互联网时代流量越来越社交自媒体化去中心化,一但没有流量的支撑,医生也分不到更多的患者。
第二种模式需要医生自身的IP,IP不足,就别想着随便一个APP安装了然后设置收费问答就会有病人络绎不绝的来付费问你问题了。
所以我上篇文章提到过,轻问诊产品正在由传统的基于陌生人的网络问诊,正在向基于熟人医患的随访复诊方向发展。一个本身没有IP的医生很难在基于陌生人的网络问诊平台抢到流量,反而应该踏实的做基于熟人医患的随访复诊管理牢牢的把患者资源和流量攥到自己手里,形成自己的口碑从而产生增值。
通过这三个模式看出,其实轻问诊不是收咨询费,它是一个医生和患者的连接工具,普通医生应该先免费回复问题主动随访累积到足够多的患者认可与信任后,再通过收费咨询(也可以是处方收费、预约等服务)来过滤无效咨询和提高收入。
so,医生必须要学习并掌握轻问诊,尤其是新型随诊随访的基础技能:
1. 随着对互联网医疗监管力度的加大,轻问诊在核心业务上的质量和安全将会越发完善,也能避免新型的“民营医院”导流模式产生(各种APP都分分开诊所开医院)。
2. 随着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加大,医生走出医院必定是个大趋势。想要“走出去”的医生必定需要一个自己的医患关系容器“轻问诊”、“随诊随访”。我们看看现在能自由执业的医生都有自己的容器,比如“好大夫在线”的张强医生,“微博”的儿科明星崔玉涛,通过“微信个人号”、“微信公众号”作为轻问诊容器的医生更是数不甚数。
3. 随着分级诊疗、医生集团、医联体的发展,不仅能让医生之间的协助越来越方便,还能更好的与医疗机构(专科、检查、保健)协作,支撑了医疗行业传播从“认庙”到“认人”的过程。比如“医联”、“杏仁医生”、“微医”都开始在这上面有所布局。
4. 随着医药电商(医+药)、医疗保险(医+险)、医疗检查(医+检)的发展,以医为中心,其他业务分离的正通过各种政策的出台开始脱离医院。药品零加成就是个典型案例,越来越多的处方流向药店和互联网医药电商企业。这些互联工具的完善,能够很好的为“轻问诊”在非核心诊疗业务上形成闭环,也能很好的解决轻问诊诟病的变现问题。
5. 除了诊疗的核心和非核心业务的支持,很多互联网医疗APP还在为医生开辟更多的学习工具,让医生不断的接受持续教育和学术交流。比如丁香园、医联、“妇产科”的ibaby,以及各个垂直科室的教育内容。
不难发现轻问诊不仅涉及到了诊疗核心业务也涉及到了非核心业务。而且作为互联网医疗产品来说,轻问诊更是一个基础,因为它是诊疗关系的连接工具,把医生和患者连接到了一起。我们也会发现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医疗产品都会有问诊的模块,它就像一个容器,当它能提供开方抓药、转诊、支付、预约检查手术等功能的时候他就变成了“互联网医院”。就像微信本身只是人与人连接的容器,当它提供了更多的服务之后便成了一个媒体、一个商场、更像是一个社会。
无论医生选择何种APP作为自己的“轻问诊”随诊随访容器,只要能牢牢的将患者关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都能通过增值收费、创业、自由职业、导诊导医用药、继续教育等互联网医疗工具提升个人品牌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