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刀削面这一制作技艺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吃一碗刀削面顺便看厨师表演:一根落汤锅,一根空中飘,一根刚出刀,根根鱼儿跳。
点评:
饿吗?拿刀来,我削面给你吃吧。
——有待,人人可编辑的非遗百科全书
南和北,简单两字包含了无数牵挂,南方姑娘和北方女王,北方大雪和南方艳阳。这种牵挂延续到味觉上,就成了
南米北面、南甜北咸。
的确,北方的面食揉进了北方的粗犷豪放,油泼面、臊子面比起重庆小面来无不多了一分强势和野蛮。
强势和野蛮催生出来的美味勾人心魂,而这其中,刀削面尤为突出。
一把弧形铁刀,一团雪白劲面,刀落面起,面叶儿落汤,犹如银鱼戏水。
沉着冷静又手脚麻利的厨师估计都是江湖侠士,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感觉。
决定一碗刀削面的好坏有三个因素:面团、刀工和臊子。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很严,要求一斤面三两水,先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晾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如果揉面功夫不到家,削时就容易粘刀、断条,算是极大的败品。
刀工,是对厨师最大的考验。刀,要使用特制的弧形削刀。
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恰似流星赶月。
高明的厨师,每分钟能削二百刀左右,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臊子的配方是每一家刀削面的独门秘籍,许多店主宁愿将店铺转出去也不会将秘方外传。
一般地,面的辅料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再配上黄瓜丝、韭菜花、煮黄豆、绿豆芽、青蒜末,滴两滴老陈醋,浇一勺独门臊子,一碗刀削面就成了。
若干元素在碗里碰撞,打得喷香扑鼻,迎面而来的是切削烫煮、杀伐决断的江湖气。
一入口,那才是惊艳,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这是多年后行走天地都存留在记忆里的思念。
关于刀削面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据说蒙古族人入主中原后,担心汉人起兵造反,蒙古士兵们将家家户户的金属器具全部没收,并规定10户用厨刀一把,切菜做饭轮流使用,用后再交回蒙古人保管。
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后,让老汉去取刀,结果不巧,刀被别人取走,老汉只好空手而归。在出蒙古账营的大门时,老汉被地上的一块薄铁皮绊了一下,他顺手捡起来揣在怀里。
回家后,锅开得直响,全家人等刀切面条吃,可是刀没取回来,老汉急得团团转,忽然想起怀里的铁皮,忙取出来说:“就用这个铁皮切面吧!”
老婆婆一看,铁皮薄而软,嘟囔着说:“这样软的东西怎能切面条?”老汉气愤地说:“切不动就削。”,“削”字提醒了老婆婆。
她把面团放在一块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铁片,站在开水锅边“砍”面,一片片面叶落入锅内,煮熟后捞到碗里,浇上卤汁让老汉先吃。
老汉边吃边说:“好得很,好得很,以后就用这个削面吧。”就这样口口相传,传遍了晋中大地。
山西自古以来是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交融、盆地耕作与山区文化并存、中原习俗和北方习俗结合的特殊地区,面食的出现正是人们因地取材、智慧灵光的体现。
形如柳叶的刀削面、辛辣过瘾的臊子、十里飘香的陈醋都早已在这片土地上扎根生存、也成了山西人抹不去的乡愁。
——有待,人人可编辑的非遗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