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也学五笔》

文/尹西林   

注:本文是2003年6月写给《中国老年报》的同名稿件。文章在当年〈中国老年报〉的“时尚生活”专栏刊登,并为《作家文摘》采用转载。

《咱也学五笔》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04年7月父亲离开了我们,但这个记述父亲生前努力学习电脑知识的文章,常把我带回十四年前我和爸爸爷儿俩在坐在微机边一起"切搓研讨"五笔拼写"那些愉快、充实的美好日子。

原文:

《咱也学五笔》一文化敬老好

"父亲任重捷今年90岁了,离休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顾问。6年前冬天,母亲去世,原本恬静平和的生活一下子全没了。让父亲早日摆脱悲痛,成了晚辈们天天思想的问题。

事情经常出于偶然。母亲去世后的一段时间,我让儿子搬到爷爷家照顾他。一日晚上,我到父亲家,进门见儿子正坐在电脑前为公司埋头加班。键盘嗒嗒嗒地响着,·孩子以每分钟上百字的速度编写简报,老爷子站在身后,弓着腰,背着手入神地观看着荧屏,夸赞孙子:“嗯,打得快!打字工比不上!”

父亲参加革命后,先后在晋绥边区的《抗战日报》《绥远日报》任职,共和国成立不久,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刊物主编。长期办报的经历,养成了他平日注重文字编辑的习惯。那晚,看着孙子在电脑上敲字,父亲自言自语:“敲英文,出汉字,妙!电脑是个好东西!”听着他的话,我突发奇想:何不教他学王码,借此排忧解闷?我详细地给他介绍了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的原理,父亲听得十分投入。我说:“您中、英文基础好,又爱书法,学习五笔条件最好。”老爸痛快地说:“好啊,你教,我学!”。

为熟悉键盘,打好基础,我为父亲制定了英文盲打计划。他每日上、下午进行两次练习,即使夏天去女儿家避暑也不懈怠。出京探亲的列车上、睡床上,他把自己的腿和被子当做键盘敲击。一年后,26个英文字母的位置牢记在双手指尖上,居然可以不看键盘,目丁着彩屏十指跳动,从容地敲出“英语九百句”的段落来。英文盲打的成功,鼓舞了父亲的学习劲头。

  第二年秋天,父亲正式学习王码五笔。对高龄老人来说,让他用自己指尖来感知二百个字根的所在位置,需下多大的功夫?父亲在机上机下进行了大量反复的拆字练习。5年来,练习的资料已近尺厚,那本五笔字典也早被他翻成炸毛小鸡。他常说:“五笔字型的编码规律是在不断的错误中掌握的,没有捷径可走。”笑诩自己是“五笔痴叟”。前年除夕,父亲深夜解手时,突然脑子闪出五侄儿尹兆林的“兆”字,当时怎么也无法判断此字的识别码,他披衣开灯,翻字典查找,为确定是否真是V字,启动了书房里电脑进行最后核实。赴京省亲的大姐被吵醒,见此一幕,苦笑无奈,摇头自语道:“老爷子疯了。”为拆析某个汉字,他常常想得头疼,我怕出事儿,几次劝他退堂作罢。父亲却说:“放心吧,大脑是不会用坏的。不怕慢就怕站。你爸是个笨人,笨人也有笨人的办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老人就这样,一次次用孔老夫子箴言鞭策自己,现在,他已能在电脑上轻松地运用王码进行书写了。还高兴地向同龄老者或亲友们介绍自己的心得:“十指连心,指指活动,盲打汉字,经脉畅通;记忆字根,防治痴呆,五笔字型给我带来健康、愉快。现在,电脑就是陪我聊天说话的老伴儿。”此话真是不假,自学五笔以来,老爸精神头十足,说话有了底气,思路清晰,也很少生病,为许多老人所羡慕。

九旬老党员学习“先进文化”的事,在中国社科院传为佳话。2002年9月父亲荣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奖。他那个写字不用笔的计划实现后,下个目标是:做“世纪网民”,在这如花似锦的IT虚拟世界里,乘着夕阳余辉,潇潇洒洒,风光一番。

你可能感兴趣的:(《咱也学五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