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跨界》有感

读《跨界》有感

徐亦星 2016年12月5日

《跨界》是腾讯科技频道于2014年底出版的一本互联网时代的普及读物。这本书主要讲了三个方面: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原因,各行业与互联网融合的现状,趋势与未来。

整本书最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以下这段话:在这个时代最勇猛的“野蛮人”正举着互联网的大旗杀来,行业壁垒已被打得粉碎,站在门口的那帮“野蛮人”貌似并不懂得门内的所谓专业规则,却对门内的市场垂涎三尺。但“门口的野蛮人”冲进门内的同时,门内也并非毫无触动。他们也在提升自己。于是,融合诞生了,门内门外彼此渗透。这就是跨界。跨界的途径就是:互联网。

本书的第二章例举了很多案例。比如团购,从2010年的“百团大战”迅速发展成“千团大战”、“万团大战”。然而,2011年,团购网站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Groupon入华后水土不服,本土团购网站洗牌完毕,如今也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家。再比如打车服务,从“滴滴”和“快的”的烧钱大战到“滴滴”收购“快的”和“优步”,从而一统江湖,也只经历了短短的三年时间而已。再说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6月余额宝上线开始,国内的互联网金融产业开始高速发展,高速发展也意味着鱼龙混杂,入门门槛过低,导致“卷款跑路”事件频发,在国家相关政策出台后,互联网金融也重蹈了团购的覆辙。其他类似的还有在线旅游行业,餐饮行业,房产交易租赁行业,一家又一家的网站兴起,一家又一家的网站倒下。历史总是会重演,剧本何其相似。

曾几何时,大学生创业已经被简单理解为“做一个APP就OK了”。国家各种扶持,遍地开花的众创空间和创业咖啡馆,轰轰烈烈的“万众创新,大众创业”时代已经到来。好像交谈中不带点“天使投资”,“商业计划”,“融资”,“路演”等名词就是落伍了云云,何其的浮躁,何其的哗众取宠!

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发展速度是对传统行业的致命打击,更深层次的还是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极致体验,它是方便的、舒适的、透明的和令人放心的。当我们打开手机便能获取信息和服务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麻烦地跑一趟,并且在消费的那一刻便知道价格多少,价值几何。互联网化和传统方式相比,哪里是前者对后者的打劫,简直是降维攻击了。对传统企业而言,与其说是跨界,不如说是转型,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于是纷纷开始进军互联网行业,万达的“新飞凡电商”,上汽与阿里巴巴联手打造的“互联网汽车”。转型做得比较有意思的是海尔,他为员工提供创业的条件,就在海尔这个大平台上,创业成功给你分股份,如今海尔已经掌握了多家互联网企业。每个行业迟早都会被互联网改造,传统行业的巨头们没多少天好日子过了,转型一事刻不容缓,经历阵痛或许还能活过来,不愿痛苦地改变就只能舒服地死去。对于传统行业的企业来说,互联网是渠道是工具,如何打通线上线下的壁垒,找到盈利点,才是关键。

后记中对『勿忘初心』的解释我很是喜欢,重要的不是『做什么』,是『为什么』。乔布斯的梦想是改变世界,不是创立苹果公司,将它打造为市值第一的公司,如果不是通过苹果公司,通过梨子公司他一样能够做出一番成就。苹果公司也是如此,它本身的创新文化是最重要的,没有发明 iPhone 这样的智能手机,也会发明其他事物,可能是植入大脑的芯片也说不定。我们也是,不要被大学的专业限制,不要形成路径依赖。当然我们也不是盲目地跨界,有个词叫作边缘创新,它的意思是两个基本不相干的行业,在它们相交的那一点边缘反而能够产生颠覆性,比如微信对通信的颠覆,我想我们很难想象电饭煲能够颠覆中国移动。人也是如此,考古系出来的可以去搞历史,但是你非要去发明宇宙飞船这好像就有点不太靠谱了。目前我们需要在心中树立一个信念,再也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了,人生太长,社会发展太快,要求变求新,变则通,不变则走进死胡同。跨界的意义在于走出胡同口,我们就能上高速,体验是完全不同的。未来是属于跨界型人才的,他们将各个行业融合贯通,就如全体一体化给经济注入的活力一样,改革开放后我们都体会到了。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不是很成熟,和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时代,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共勉!

你可能感兴趣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