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网页开发

这里主要总结,web网页的开发,即我们经常所看见的淘宝,新闻等网页。我们将一个所见的网页中每次刷新不变的部分,称为静态。这些静态由HTML和CSS组成,他们形成了网页的样式。HTML是一种标记语言,用来结构化我们的网页内容和赋予内容含义(形成树形结构),例如定义段落、标题、和数据表,或在页面中嵌入图片和视频。CSS 是一种样式规则语言,例如设置背景颜色和字体,内容的排版,然后我们将这些样式应用于我们的HTML。

可参考教程:MDN


一个简单的HTML文件人下所示:



	
	/*head主要有HTML的标题,指定你的文档中字符的编码,作者和描述,在HTML中应用CSS和JavaScript等	*/
		
		
		
		
	
	
	//body是HTML的主要内容,描述了页面的结构。
		

hello

如果说HTML和css帮助我们完成了页面上的样式的设计,那么JavaScript就帮助我们完成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如用户点击,滑动,输入等。Js(JavaScript的简称)是一种编程语言,允许你创建动态更新的内容,控制多媒体,图像动画,和一些其他的东西。JS通过对HTML上元素的引用对网页上产生的事件(浏览器中发生的动作,例如点击按钮,加载页面或播放视频)进行响应。

大多数现代的web站点是动态的—它们在服务端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库来存储数据(服务器), 之后通过运行服务器(server-side) 代码来重新获取需要的数据,把其数据插入到静态页面的模板中,并且生成出HTML渲染到用户浏览上。为此使用HTTP/HTTPS协议在 Web 上进行数据交换,并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需经过DNS和TCP/IP 协议。它是client-server协议。客户端和服务端通过交换各自的消息(与数据流正好相反)进行交互。由像浏览器这样的客户端发出的消息叫做 requests,被服务端回应的消息叫做
responses。它是应用层的协议,通过TCP(HTTP),或者是TLS(加密的TCP ,HTTPS)连接来发送。

举个例子:
当你在浏览器里输入一个网址时(在我们的例子里就是走向商店的路上时):

  1. 浏览器在域名系统服务器(DNS)上找出存放网页的服务器的实际地址(IP地址)(找出商店的位置)。
  2. 浏览器发送 HTTP 请求信息(数据的传输遵守TCP/IP 协议)到服务器来请拷贝一份网页到客户端(你走到商店并下订单)。
  3. 服务器同意客户端的请求后,会返回一个“200 OK”信息,同意传输,然后开始将网页的文件以数据包的形式传输到浏览器。
  4. 浏览器将数据包聚集成完整的网页然后将网页呈现给你。

这样一个简单的网页就完成了,但是在实际过程中,仍会许多问题。比如:HTTP是无状态的:在同一个连接中,两个执行成功的请求之间是没有关系的。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用户没有办法在同一个网站中进行连续的交互,比如在一个电商网站里,用户把某个商品加入到购物车,切换一个页面后再次添加了商品,这两次添加商品的请求之间没有关联,浏览器无法知道用户最终选择了哪些商品。再比如:如果传输的数据较多,较大,那么每次交互时,均重新请求时,用户需等待较长时间,体验不好。为解决这些问题,开发人员们设计了AJAX,缓存,web worker,CORS等技术。


Asynchronous JavaScript and XML(Ajax):异步,指无需重新加载整个页面的情况下,只更新部分页面的技术。主要是通过XMLHttpRequest ()(通常缩写为XHR)或 Fetch()来请求。为了进一步提高速度,有些网站还会在首次请求时将资产和数据存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这意味着在后续访问中,他们将使用本地版本,而不是在首次加载页面时下载新副本。 内容仅在更新后从服务器重新加载。XHR允许你使用它的 onload 事件处理器来处理这个事件 — 当onload 事件触发时(当响应已经返回时)这个事件会被运行。
web网页开发_第1张图片
AJAX代码:

var request = new XMLHttpRequest();
request.open('GET, url);
request.responseType = 'text';//XHR默认返回文本,可修改格式
request.onload = function() { 
var.textContent = request.response;//返回 };
request.send();

与XHR不同,fetch()返回一个解析HTTP响应的promise,它将解析从服务器发回的响应。我们使用then()来运行一些后续代码,这是我们在其内部定义的函数。这相当于XHR版本中的onload事件处理程序。
Fetch代码:

fetch(url).then(function(response) {
response.text().then(function(text)
 {//text() 也返回了一个 promise 
var.textContent = text;
}
}

对于前面所说的,将资产和数据存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主要才采取cookie,sessionStorage和 localStorage。这些参数均可在浏览器的开发者模式中application中查看。Cookie可以采用http头部扩展的方式,把Cookies添加到头部中,创建一个会话让每次请求都能共享相同的上下文信息,达成相同的状态。注意,HTTP本质是无状态的,使用Cookies可以创建有状态的会话。sessionStorage,只要浏览器开着,数据就会一直保存 (关闭浏览器时数据会丢失)。localStorage,一直保存数据,甚至到浏览器关闭又开启后也是这样。每个域都有一个单独的数据存储区,无法交错使用。Session,由于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协议,所以服务端需要记录用户的状态时,就需要用某种机制来识具体的用户.典型的场景比如购物车,当你点击下单按钮时,由于HTTP协议无状态,所以并不知道是哪个用户操作的,所以服务端要为特定的用户创建了特定的Session,用用于标识这个用户,并且跟踪用户,这样才知道购物车里面有几本书。这个Session是保存在服务端的,有一个唯一标识。Session是在服务端保存的一个数据结构,用来跟踪用户的状态,这个数据可以保存在集群、数据库、文件中;
Cookie是客户端保存用户信息的一种机制,用来记录用户的一些信息,也是实现Session的一种方式。

如果你的网站需跨域,去获取资源,则需要使用CORS(Cross-Origin Resource Sharing)技术。这是HTML5定义的如何跨域访问资源的方法。Origin表示本域,也就是浏览器当前页面的域。当JavaScript向外域(如sina.com)发起请求后,浏览器收到响应后,首先检查Access-Control-Allow-Origin是否包含本域,如果是,则此次跨域请求成功,如果不是,则请求失败,JavaScript将无法获取到响应的任何数据。
假设本域是my.com,外域是sina.com,只要响应头Access-Control-Allow-Origin为http://my.com,或者是*,本次请求就可以成功。
可见,跨域能否成功,取决于对方服务器是否愿意给你设置一个正确的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决定权始终在对方手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web网页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