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收风险从何而来

纳税风险:立法层面

首先,整个税法体系建立在保障国家行政利益的基础之上,征纳关系不平等,在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制度中赋予行政机关自由裁量权,企业纳税人即使具有充分的理由,征管方也可利用"解释权归**"予以否定,导致纳税人的纳税风险增大。

E.G.

企业税收风险从何而来_第1张图片

综上,纳税人对总局答复的理解为,消费后开具的通行费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部分主管税局的答复需按照过路过桥点对点发票才能进行抵扣,甚至还有答复如果想要抵扣这部分进项税就不要使用ETC,这是为了拉动GDP?所以说"解释权归**"

纳税风险:征管层面

政策宣导:税务机关对于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和时效性不够,一般仅限于网站公布,而非采用广而告之、线下培训等,使广大纳税人广为接受。另外立法意图及立法关注的重点缺乏明确性,容易误导纳税人使其跌入税收"陷阱"。

税企关系:由于大部分小企业纳税人无不将与税务机关打交道视为畏途,使相当一部分税务官员将征纳双方关系的不平等与征纳双方在适用具体法律法规时平等地位划上等号,从而侵害了纳税人的权益,增加了纳税人的风险。

政府干预:部分地方政府可能为了地方利益而实施税收干预,如:为个别企业搞税收优惠,干预税务机关征管活动等。

企业税收风险从何而来_第2张图片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文天祥《正气歌》

背起"学法"的行囊,扛上"知法"的大

旗,吹响"懂法"的号角,跨上"守法"

的坐骑,奔向"税收法制"的大道。

纳税风险:纳税人自己

纳税人观念:

1.纳税人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铤而走险;

2.错误观念——和税务官员处理好私交远胜于双方就政策进行开诚布公的讨论。

E.G.

企业税收风险从何而来_第3张图片

纳税人专业素养:

1.企业领导对财务、涉税业务不了解;

2.财税人员对政策理解不透彻,税收优惠、税会差异等易受同行或网络信息影响或误导;

3.发票管理不当,营改增后营业税发票告别税史舞台,增票"三流"问题更凸显其重要性。

Warm  Tips

敢于同税务机关讨价还价,因为税务检查一旦定性,后期涉税处理都要因此而征税,即使查补税款不大。定性后再犯就属于明知故犯,恶意tou漏税,处理性质就完全不一样。

如非恶意行为,在目前税务大环境下,企业还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企业有自查补过的机会,一般不会再罚款。

综上,税收风险不论从何而来,但:信息收集➡️风险识别➡️风险自查➡️税务审计➡️反馈提高等整个闭环过程是用来预防管理税收风险的有效途径。


感谢您的订阅,如您对文章有任何意见与建议,或对内容想进一步交流,欢迎留言或邮件与作者联系:

wilbur@tax-news.com.cn


微信订阅号:TaxNews

    WeChat:Tax_News

为您推送税务政策法规、案例干货、实操疑问分享解答

你可能感兴趣的:(企业税收风险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