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教练成长路上的那些坑 2019.7.19

昨天晚上给大刘总做了高管教练第二场教练,这场教练效果是自己很不满意的一场教练,客户没有拿到想要的成果,这场教练值得好好反思复盘,举一反三,从中能学到什么?获得什么?自去年4月份开始学习教练以来,小白上路,先后累计做了两百多场一对一教练。由于几乎都是在企业的真客户,获得专业反馈少,提升精进未免事倍功半。对于每场教练对话,都需要及时复盘:WWW(做得好的是什么?):和EBI(可以做得更好的是什么?):对于客户的长期合约定期要做宽屏总结,定期回顾总结阶段性成果。对于教练的自我成长、自我精进、自我觉察又如何做好宽屏总结呢?如何能够做到吃一堑长十智,将每次失败挫折都看做是难得的成长机会,闻过则喜,入木三分,萃取价值,将自己的大师精通之旅里程碑阶段式复盘,自我觉察,自我反思,自我评估,如同登山分阶段适应性爬升。要避开教练路上的那些坑,战胜途中的四小妖,就必须先掉进那些坑,体验那些坑,识别那些坑,才能绕开那些坑。这使我想起了波歇·尼尔森的诗

《人生五章》

第一章

我走上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掉了进去。

我迷失了……我很无助。

这不是我的错,

费了好大的劲才爬出来。

第二章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假装没看到,

还是掉了进去。

我不能相信我居然掉在同样的地方。

但这不是我的错,

我还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爬出来。

第三章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看到它在那儿,

但仍然掉了进去……

这是一种习气。

我的眼睛睁开着,

我知道我在哪儿。

这是我的错,

我立刻爬了出来。

第四章

我走上同一条街,

人行道上有一个深洞。

我绕道而过。

第五章

我走上另一条街。

这何尝不是教练大师精通之旅的高级隐喻呢?

茫然无知,迷迷瞪瞪掉进那些坑;

故地重游,重蹈覆辙,重复旧行为,得到旧结果;

行为惯性,习性反应,思维定式,觉察觉醒;

痛定思痛,吸取教训,精准识别,绕坑而过;

觉醒,精进,蜕变,觉悟。

如何识别教练精进之路上的六个坑?

一号坑:客户坑。客户分三类,真客户,抱怨者、访问者;真客户里“坑”,客户有真需求,但客户不了解教练是什么?不是什么?客户或许未必需要的是教练,而是一个导师或顾问,需要直接给他建议而非自己思考找出答案,走对了路进错了门。还有的客户是抱怨者,因为企业安排他做教练,他本人无需求,无意愿被教练,只是找个机会诉诉苦,发泄一下而已;还有一类客户自我感觉良好,认为自己的问题自己都可以解决,无需求;访问者客户,公司安排他做教练,认为公司换个方式来整治调教他,内心深处抵触抗拒,导致不配合,甚至挑战教练,让教练难堪出丑。识别真客户并评估教练是否适合客户?教练与客户的匹配度怎样?是否能够同频沟通,共创共舞?不是你的菜应果断放弃,不对的客户不做。

二号坑:教练坑。如果我们“助人”之心过于迫切,我们很可能会失去教练的“中正”位置,而把焦点放到自己如何运用各种教练工具,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甚至有时会跑到“咨询”的领域里直接给了建议。还有客户的执念:要帮助客户解决问题;对客户抱有很高的预期;承诺对客户的结果负责;对客户抱有预设预判。教练位置没站稳,在对话中引导式提问,给客户建议;教练对事抱有八卦式好奇心,而非带着对客户是谁的好奇心。

三号坑:亲和坑。未能与客户同在,虽然建立了亲和,但没有建立信任;挑战客户时破坏了亲和;与客户建立一种关系,让客户感受到安全、支持、相互尊重和信任的感觉。它是一个体验过程,不是逻辑推理过程。教练只有在大卫霍普金斯的能量层级的250分(淡定)以上才能与客户建立亲和关系。

避开教练成长路上的那些坑 2019.7.19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四号坑:合约坑。合约如同靶心,没有明确的靶子,再好的射击技术也于事无补;合约模糊不清晰;没有拿到合约;浅尝则止,只拿到浅层合约,没有拿到深层合约;合约不可控,超出客户掌控能力;客户在教练过程中改变了合约;有时候教练会衡量客户设立的成果目标是否太大或者太小,何为太大?何为太小?- 原来这也是一个“坑”呀?邀请我们想想:那个衡量的“尺子”是什么呢?是什么在背后形成了你我的那把“尺子”?我们其实都带着一个自己的“过滤镜”去看这个世界,而教练的修炼也许就在于如何看到客户的“过滤镜”并创造觉察让客户也能看到。当然,先从觉察教练自身的“过滤镜”开始。

五号坑:创造体验坑。客户在没有亲和感、安全感,客户没有敞开、打开自己,能量层级状态很低,难以创造体验。客户依然陷入逻辑思考很难启动视觉脑思维。客户或许是感受型或听觉型的,客户难以进入到视觉型体验状态;教练未能与客户同在,深度聆听客户,即时生发强有力发问,创造体验时未能给客户留有缝隙或留白。

六号坑:教练状态坑,从“学教练”,到“做教练”,再到“成为教练”。重点是教练的状态的稳定性,活出教练状态,活在教练状态,当自我觉察不在教练状态时,能够适时自我调控教练状态。觉知客户的状态变化,与客户同在,匹配客户能量层级,永远跟随客户,先跟后带,淡定笃定,耐心包容,坚守教练的五大原则。

掉进那些坑,经历那些坑,体验那些坑,犹如人生五章的高级隐喻,那些“坑”是助你教练大师精通之旅的神器。

你可能感兴趣的:(避开教练成长路上的那些坑 2019.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