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控制自己”,着实是一门学问(二)

怎样“控制自己”,着实是一门学问(二)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看,说到自控力,顾名思义,我们可以简单粗暴一点,把它分成控制自己“我要做什么”和“我不要做什么”这两大类——能做到这两点,是我们都在追求的终极目标。

但是,单论“我不要”这类,你我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在很多时候,那些你不要去做的事不是你想不要就能不要了的(这绕)。

有兴趣的话,跟我做个小实验。内容很简单:“请你在接下来的五分钟之内,不要去想一只黄色的长颈鹿。”

……

这曾经是个小有名气的心理实验,在圣安东尼奥一所大学,17名本科生因此陷入了一种难以自控的思维方式——当然了,人家让想的是别的动物——听说这个实验的灵感来源于托尔斯泰小时候的故事。

不知道你们的结果如何,但生活中类似的情况也很多,越不想去想,就越会去想,甚至比平时想的还要多(人呐)——比如在焦虑、沮丧、恐惧、节食甚至上瘾等等这些事上,把“我不要”的力量用在涉及思想和情感的内心世界,它就会失效。

这个有点讽刺的现象学名就叫“讽刺性反弹”,当你试图压抑人的本能时,就会产生这种效应。而它出现的范围广到包括“越想睡越睡不着”、“越想保密越保不住”这些事,甚至“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两人相爱,他们爱的越深。

然而,当你试着不去想某件事,它却一直存在于你深深的脑海里的时候,就会导致连锁问题的出现:你很可能就此相信了这个想法是真的,进而产生认知上的偏见。举个例子,就像你在听过空难新闻后担心自己也会有此遭遇一样,或者当你在想只有吃个甜筒才能缓解你的焦虑的时候——这时人们感觉到恐慌,急于摆脱这种想法,它却卷土重来并且对你产生更大的影响直到你相信它或屈服于它。于是担忧的人更担忧,想吃甜筒的也就更想吃。同理应用于那些自我批评的想法,比如“我真失败”,或者“我的演讲会很丢人”等等,研究表示,压抑焦虑恰恰会加重焦虑。

好了,举了这么多例子,我们知道了“压抑情绪”或是“避开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者说,我们的方法不太科学。那到底该怎么办?不妨试试忠于你的感受,但别相信你所有想法。

书中给出的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遇到烦恼时,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试着转移注意力。通常情况下,最让人心烦的事都很相似——同样的担忧、同样的自我批评、同样的不堪回首。“如果出了问题怎么办?”“我真不相信我做了那个,我真笨!”“要是那件事没发生,我会做成某件事吗?”这些想法会像脑海里的歌曲一样突然出现。它们都不是你需要相信的重要信息!

接下来,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身体感受上,是否会紧张、心率和呼吸变化、肠胃等身体部位是否有感觉。一旦观察到,就把注意力转移到呼吸上。有时这些烦人的想法和感觉会随着呼吸消散,其它时候则会不停地打断对呼吸的关注。这是,就把这些想法和感觉想象成飘过脑海和身体的浮云。不要停下呼吸,想像呼吸像一阵风,把浮云吹散。

不要抑制想法的存在,但不要相信它:这些想法总是来来去去,你无法控制会出现什么想法,但你不闭接受它的内容。“好吧,那种想法又来了,又得心烦。不过,这是思维运作方式,它并不一定意味着什么。”

多次尝试后,比较一下这么做的结果和努力摆脱的结果,看看哪种方法更能带给你内心的平静?

总之,我们要做的是,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但同时不要顺着自己的想法去做。即使控制不了思维,也要控制好行为。

其实还有一个更易付诸于实践的方法,可以配合上述”深呼吸法“一起来用,它有个厉害的名字叫做”驾驭冲动“——说白了就是,在你忍不住要行动之前,先”挺“上十分钟——不好意思,太白了,我的意思是,比如你忍不住要抽根烟的时候,先忍它十分钟,在这十分钟里,你可以练习深呼吸(其实冥想同理),顺便想一想你戒烟的远大目标,要不要为了一时冲动而破坏你长远的计划。相信我,哪怕十分钟之后你还是没忍住,但当你每次都试着用这种方法,次数会一点点降下来的。

试着去体验驾驭冲动的能力吧,冲动就像一个海浪,它来势汹汹,但你应该知道它终究会消失在沙滩上,而你要做的是借势而起,冲上去驾驭它,而不是抵抗。

还记得我在上一篇开头写的话吗,这本《自控力》给我最大的收获不是学会控制自己,而是接受多样的自我且与他们和谐相处。就像今天说的这许多,试着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反而会产生反面效果。但很多人在犯下这个战略性错误的时候,并没能认识到这一点,反而以为是自己自制力不够,进而定下更多”下次一定控制住“的目标。我们努力去摆脱坏念头,却往往事倍功半。

终于,有一天,我们认识到控制自己的思想几乎是件不可能的事,我们能做的只是选择自己相信什么,和选择自己要做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怎样“控制自己”,着实是一门学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