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产品设计发生了哪些变化?

六年,产品设计发生了哪些变化?_第1张图片

我刚开始做互联网产品的时候,还是PC时代。产品设计时我们最基本的会考虑用户电脑最常见的屏幕分辨率多大,以此来决定我们页面宽度要设定多少像素。哪个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最高,前端工程师写页面的时候要适配主流的浏览器厂商。

到现在,我已经工作了六年时间,很多事已经发生了变化。从基础设施上讲,宽带设施更好了。以前小区里拉4M的网络,我舍友玩魔兽还因为网速不够,跑去网吧。现在宽带网络已经提高到50M、100M,不管玩多大的游戏在家里都可以。当然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移动网络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3G和4G让上网速度更快,资费也比以前便宜多了。

除此之外,用户使用的上网设备也发生了变化,以前人们上网主要是借助电脑,现在虽然也会用电脑,但是最常使用的网络设备变成了手机。

对于产品经理的工作而言,上网终端的变化带来的改变更大一些。

1)信息的输入没有格式要求的提示

即便还是有格式要求,但是现在很多产品已经不会在信息输入的文本框下方备注格式要求了。只在用户输错的情况下才给予提示,如果你没输错,也就非常顺畅的通过了。

我想肯定不是技术开发者的疏忽,这么做是有意为之。

之所以产生这种改变,一是现在用户使用的产品多了,二是各家产品在用户输入上所需填写的信息类似,这两个因素结合的结果。用户输入的最常见的场景就是注册和登录界面,所需输入的信息也无非就是手机号、密码等,而各个平台定义的输入格式也都大同小异。大家一起教育了用户。

再者信息输错属于小概率事件,如果用户真的有心注册一个平台也不会故意输错。

2)无需输入确认密码

如果说用户输入信息时不给予默认提示只是一个小的改变,提交信息的时候毕竟会检测,还是有一层把关。那么去掉确认密码的填写应该是一个更大胆的决定了。

不管是用户注册还是修改密码,要其填写确认密码是希望他能够记住密码,降低输错率。但是现在很多产品都把确认密码给省掉了,用户输入一遍密码即可。这样会有一个风险,如果用户把密码敲错了,下次登录不上还得重新找回密码。

分析一下这么做的原因。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一个用户在网络平台上设定的密码可能就那么几个。用户心中对每个平台的重要性都有一个度量,密码的复杂程度也分了几个档次,平台的重要性不同使用的密码也不同。所以当用户注册一个新账号,使用的多半也是自己之前用过的密码。

密码使用的次数多了,输错的概率自然就比较低。

3)对页面空间的利用不再那么充分

原来做网页端产品的时候,一直坚持一个原则,同样的空间下尽量展示更多的内容,所以一直不舍得大量留白。不管用户是通过别的宣传途径还是输入网址来网站,总期望让他看到更多内容,增加他留下来的概率,希望他的访问路径长一些。

到了APP的设计有很大不同,很多APP都使用大量留白的方式。对手机界面来说,留白也确实会更加精致一些。

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在于,用户上网时间的增多,这意味着用户愿意花费在一个产品上的时间会更多。再者,用户也是有一定审美要求的,如果你下载一个app,即使觉得没需求,但可能因为好的设计在手机上多留几天。手机上的交互方式跟电脑也不一样,手指代替了鼠标,操作的便捷性,也会让用户有意愿查看更多页面。

4)完全使用第三方社交平台登录

我参加工作时做的第一个产品设计就是网站的注册、登录系统,除了自家的登录注册外,我们也接入了第三方社交平台。不过第三方帐号只是起到辅助作用,我们本意还是希望用户注册新帐号。所以在界面设计上,会弱化第三方平台的图标。

那时候我们总是担心,用户如果使用了第三方帐号后,会让我们过于依赖第三方平台,担心他们哪天关闭了,或者说某些接口不再开放对我们会带来一些风险,总觉得不踏实。所以在用户第一次使用第三方帐号登录后,我们会提醒他去绑定已有或注册个新帐号。如果第一次没绑定,个人中心还提供了功能,方便随时绑定。

现在很多app已经调整了着重点,在界面显示上把第三方帐号登录放到更明显的位置。有些产品发展初期甚至没有自家的注册体系,完全依赖于第三方。

这背后的原因有两点,第一是消除了对于社交平台开放性的顾虑,像微博、腾讯这样的公司,开放性已经成为他们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虽然在某些功能权限上可能会收缩,但是帐号体系属于最基本的权限开放。第二是很多产品的帐号对用户来说并不是很重要,不涉及到用户的金钱,也没有过多用户的隐私数据。如果帐号丢失了,用户可能就会更换其他帐号。当然也有找回密码的机制。

结语

除了上面说的这四项外, 还有其他很多改变,例如帐号注册方式,由邮箱变成了手机,与之对应的是找回密码也用手机验证。严格来讲,这种方式的安全性并不高,如果你的手机被人偷了,那他就可以修改你的密码。所以有一些对安全性要求比较的平台,例如支付宝和网易邮箱,修改密码时会要求用户输入多个验证条件。

相信你也看得出来,我所列举的也都是一些产品细节。虽然这些细节发生了改变,但对于产品设计上的一些方式、方法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六年,产品设计发生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