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不应成为禁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思琪说话了:“为什么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所谓教养就是受苦的人该闭嘴?为什么打人的人上电视广告看板?姐姐,我好失望,但我不是对你失望,这个世界,或是生活,命运,或叫它神,或无论叫它什么,它好差劲。我现在读小说,如果读到赏善罚恶的好结局,我就会哭,我宁愿大家承认人间有一些痛苦是不能和解的。我最讨厌人说经过痛苦才成为更好的人,我好希望大家承认有些痛苦是毁灭的,我讨厌大团圆的抒情传统,讨厌王子跟公主在一起,正面思考是多么庸俗!可是姐姐,你知道我更恨什么吗?我宁愿我是一个媚俗的人,我宁愿无知,也不想要看过世界的背面。”(摘自原文)

1991年出生的林奕含,写完这篇看起来很甜的书,出版没几天就选择了离开这个让她失望的世界,这个让她活在背面的世界。2017年的时候朋友介绍这本书,大体告诉我书的简介,当时她义愤填膺的说,眼睛睁得老大,浑身冒着杀气,就像书里的怡婷,如果给她机会,她一定会杀了李国华的。

性侵,从来就不是一个陌生话题,关于性侵,电影、书籍、新闻,都在时刻给女性同胞敲警钟,时刻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

从此二十多年,李国华发现世界有的是漂亮的女生拥护他,爱戴他,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自己的错,连她都觉得是自己的错,罪恶感又会把她赶回他身边。罪恶感是古老而血统纯正的牧羊犬。(摘自原文)

性侵就是社会性的谋杀,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化泱泱大国,保守自古就是通病,凡是关乎个人的问题都是保守的,都是隐私的,不该在阳光下暴晒。关于性的问题,中国的家庭教育是最缺失的。七八十年代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是不会提性教育的,在他们的眼里,性话题是难以启齿的,是羞于见人的,这种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慢慢知道的,不用教的。所以,这样的案件就存在,青少年被侵害,不敢告诉父母,不知道怎么跟父母讲述,就算告诉父母,还存在这样的一些因素,父母觉得这是个丢人的事情,街坊四邻会看不起自己的,忍一时则风平浪静,也就不会追究。所谓的助纣为虐,就是由此产生的。

李国华知道,社会对性的禁忌太多了。就算最后事情暴露,不会追究他的责任,这是房思琪的错误,社会会理解他的。林奕含写下了这样的文段:“原来,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一个恶俗的语境——有钱有势的男人,年轻貌美的小三,泪水涟涟的老婆——把一切看成一个庸钝语境,一出八点档,因为人不愿意承认世界上确实存在非人的痛苦,人在隐约明白的当下就会加以否认,否则人小小的和平显得坏心了。在这个人人争着称自己为输家的年代,没有人要承认世界上有一群女孩才是真正的输家。那种小调的痛苦其实与幸福是一体两面:人人坐享小小的幸福,嘴里嚷着小小的痛苦——当赤裸裸的痛苦端到他面前,他的安乐便显得丑陋,痛苦显得轻浮。”

“小三的错,都是小三的错。”这种观念已经成为社会公共认识,老公出轨时,事情暴露,总是正宫娘娘这样报复、那样打杀小三的场景,周围一圈吃瓜群众拍手称快:“就应该这样,打死她,勾引人家老公,狐狸精。”诸如此类的咒骂比比皆是。可是人类,你们是不是忽略了一个问题,在这个世界,真的有一群女孩才是真正的输。李国华性侵了一个叫郭晓奇的女生,当他抛弃郭晓奇时,小奇在互联网上控诉李国华的罪行,得到的回应却是:“第三者去死!”、“所以你拿了他多少钱?”小奇失望了,真正受伤害的是自己,人类还是用凉薄回应了她。试想一下,这样的伤害有多少人能够承受?

这样让人心凉的事情,我们的生活中是否有?不得而知。不要总是在闹出人命的时候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男女平等,在很多方面还是不平等的,男性可以造次,最后浪子回头,人们总是大大赞赏,“这人真好,现在变得这样好。”换个角度,一个女的被性侵,因为不敢说,知道自己说出来也没有用,选择隐忍,事情暴露,整个错误还是女性的,谁让你去陪他睡觉的?如果你勇敢的说出来,“这个女的怎么这样不要脸,这样的事情都好意思说。”看吧,不管怎样,错的那个人都是女性。或者,存在这样一群善良的人,会对受害女性感叹一下:“这人太可怜了。”也只是感叹。

思琪在家一面整理行李,一面用一种天真的口吻对妈妈说:“听说学校有个同学跟老师在一起。”“谁?”“不认识。”“这么小年纪就这么骚。”思琪不说话了。她一瞬间决定从此一辈子不说话了。

我总是在想这个问题,房妈妈后来会不会特别懊悔。如果当初她给与思琪正确的引导,思琪还会这样吗?会不会思琪就能在人间多待一会儿?家庭性教育的缺失,这是个严重的问题。文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妈妈诧异的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的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性不应成为禁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