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次过年回家,作为90年生人的贾建“有幸”参加了同学聚会,人年纪一大就爱怀旧。
最平淡的应该是大学同学的聚会,大家都在差不多的行业领域,见识和学识相近,阅历的品味也不会差太多,顶多就看比以前胖了多少kg,头顶秃了多少m2。
中学同学聚会的刺激程度就高之一大截。
有些当初不起眼的小学渣,现在可能成了某一个圈子里的领头羊,呼风唤雨、风生水起,过得像20出头的青年一样充满斗志。当年都很看好的未来之星,也许混在不起眼的民营企业里当个小会计,天天两点一线,进了单位天天被吼,出了单位见谁吼谁。
在这种聚会里,趾高气昂的和萎靡不振的一眼就能辨别,大家都很识相,会不约而同地在聚会上只做两件事:一是看成功人士装逼,二是看成功人士装逼。
但以上这些都不如小学同学来一次聚会更令人热血沸腾。
几十年过去了,每个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小学同学一聚会,你一言我一语,就好像到了一个新世界,每一个人都好似暗藏玄机,又仿佛一眼万年,话题的深邃程度如马里亚纳海沟触不到底。
在小学同学聚会里,你会发些同一个年龄层的90后的生存现状差异之巨大,是一个社会的浓缩体。这种生存现状的差异,从很多小的方面都能体现出一条由低到高的仰视链。
一、住房
大部分90后的买房方式是在工作后的那几年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打拼和省吃俭用终于攒下来几万元,加上父母赞助的钱付了首付,然后踏入漫长的还贷之路。
一部分90后在一不小心多赚了几桶金之后发愤图强地置换了一套更大的。另一部分90后再婚后没几年硬着头皮再贷款添一套学区房,手头始终保持着一笔欠银行的债。还有一小部分90后在找到了一条快速发财致富通路之后毫不留情地改善大house和软需房。
90后住房的仰视链:
中环外商品房有贷款<中环内商品房无贷款<两套房其中一套有贷款且其中一套在市中心<两套房都在市区内且无贷款<拥有名校学区房<手握N套动迁房
二、婚姻
90年出生的至今未婚的也有,89年的已婚已育的应该有不少吧。90后是读着“围城”长大的,对于婚姻有根深蒂固的恐惧感,但还是比较保守的,其中有不少已经到了“娶媳妇难”的阶段。
90后婚姻状况仰视链:
已婚<已离婚<单身没对象<单身经常换对象
对于贾建来说更期望自己立刻结婚,常言道“三十而立”。
三、工作状态
首先,90后几乎没有什么人做一份工作从一而终没变过,跳槽的和裸辞的经历大多都有过。在工作这件事上,90后最大的障碍在于:比较。
别人跟我差不多岁数都已经事业有成了;人家比我年纪小都已经进入公司核心层了;到35岁以后万一碰上裁员我就是高危人群了......。
90后都有一颗不怎么安分的心,又有一颗害怕失败的心。两者只保留其一,日子就没那么纠结了,偏偏大部分人二者皆有。一到聚会时,好多人张口闭口就是问:有什么发财的路子哇?
90后工作状况仰视链:
朝九晚六打工族<大集团或公司管理层<创业者<自由职业者<不清楚收入来源每天看起来只要吃喝玩乐就有钱进账的睡后收入者
四、夜生活
90后罕有夜生活,并且越来越宅,大多数这个年龄层的人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懒,尤其是节假日,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对于贾建来说夜生活就是加班忙工作。
90后夜生活仰视链:
办公室加班的<在家加班的<陪娃写作业的<刷手机的<出门吃喝玩乐的<不可描述的
五、阅读习惯
生活节奏太快导致这代人已经开始远离纸质媒介了,报纸杂志全都放弃,现在沦落到从手机上搜集情感输出的渠道。
90后阅读习惯仰视链:
看公众号的<看Kindle的<看书的<看英文书的<看其他文字书的
六、运动方式
在同学圈子里,有一句俗话:运动是有钱人的多巴胺。大部分混在庸庸碌碌生活里的90后,顾了这头顾不得那头,运动就像奢侈品碰不起。
那些生活上了一定档次的90后,尤其是中产精英及以上,纷纷开始标榜着健康主义,互相模仿着开始了健身,特别不能漏掉精英之必备-马拉松。
90后运动方式仰视链:
不运动<夜跑<健身房<马拉松<高尔夫<登山<跳伞或浮潜或攀岩
七、外型
能保持身材和发量基本是90后里值得显摆的一条优势。小学里当年土不啦叽的小孩们,已经会出现越老越有味道的情况,而小时候觉得挺好看的,现在很多却已经惨不忍睹了。
90后外型仰视链:
又胖又秃又松弛<不秃不胖<有肌肉<年轻人眼中的有型大叔或魅惑小姐姐
八、消费
贾建有个同学是个小公司的创始人,同学聚会他经常主动要求买单,就这么大方,但他说:“我中饭吃的是不超过30元的外卖,寄快递都舍不得用顺丰,找得到共享单车的地方我就不打车,剪头发用老婆的打折卡找最便宜的发型师......”
真是极富戏剧性的一代人,靠自己努力拼出来的往往都不会铺张,只有那些习惯于蹭公家的和老板的人才到处大手大脚。
90后消费仰视链:
消费不起<不想消费<不在乎消费<能自由控制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