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通常是如何陷入长期贫困的

/ 01 /

很多人认为贫穷就是缺钱,因此贫穷属于经济问题。但是来自美国的两位学者——哈佛大学教授塞德希尔和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埃尔德,却不这么认为。他们合著了一本书,名字叫《稀缺》。这本书专门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贫穷这一现象进行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贫穷其实是一种心智模式。

因为当贫穷俘获我们的注意力时,就会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我们的决策和行为方式,如果不去主动调整自己的心智模式,那么就很容易在贫穷的旋涡中越陷越深。

/ 02 /

为了看清楚贫穷是如何导致我们的心智模式发生改变的,让我们把视线转向印度金奈的一个农贸市场。这个市场里面有很多通过贩卖蔬菜谋生的小商贩。他们的赢利模式很简单,就是在一大早购买1000卢比的货物,然后把全部货物卖完之后,就可以获得100卢比的利润。然而,这些小商贩却并不能将这100卢比的利润统统收入私囊。因为这些小商贩中的大多数人,在进货的时候拿不出1000卢比的现金,于是只好先到放高利贷的人那里借上1000卢比作为本金,等到卖完货物之后,再把这1000卢比还给放高利贷的人,同时还要缴纳总收入的一半——50卢比作为利息。

最后,他们只剩下50卢比的纯收入(1美元左右)。这种情形周而复始,几乎每天都在这个农贸市场上发生,有的小贩已经借高利贷长达九年半的时间。只要稍微有些经济头脑的人都会发现,这些小贩其实可以选择更加明智的方式来做生意。例如,每次赚得50卢比之后,就攒下5卢比作为储备资金,这样经过200天的努力,他们就可以攒下1000卢比,此后他们就再也不用去借高利贷了。

那么,为什么这些小商贩始终没有攒下足够的本金,总是要去借高利贷呢?为了进一步探明问题的原因,研究人员直接给了小贩们1000卢比的本金,让他们不用再去借高利贷了。之后又对他们进行了长达一年时间的跟踪研究。研究发现,在最初的几个月里,拿到1000卢比的小商贩们的确不需要再借高利贷了,他们显得无债一身轻。但是在随后的几个月当中,小商贩们一个接一个地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重新靠借高利贷做生意。在这个过程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 03 /

一番研究之后,研究人员得出一个重要结论:穷人缺少的不只是金钱,他们更缺少足够的脑力去思考和谋划未来。那些贫穷的小贩在赚到钱之后,总会反反复复去考虑一些琐事。例如,把赚来的钱花在什么地方最为合适?是拿这些钱去喝茶,去买点零食,还是给孩子买些糖吃?除此之外,小贩还要考虑明天要进多少蔬菜?那些没卖完的蔬菜能否过夜?这些问题时刻在小贩的脑海中盘旋着。因为他们生活在谷底,有太多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有太多的地方需要花钱,有太多的事情需要算计。这一切,都是对穷人脑力的极大考验。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脑力资源是有限的。而小贩的脑海中有太多的琐事需要去考虑,于是就不会剩下太多脑力再去思考和谋划未来了。

他们的注意力,会自动转向那些未得到满足的需求,这就致使一个贫穷的人缺乏洞察力和前瞻性,以致做出很多不理性的经济决策。这时候,如果有什么突发事件发生,例如亲戚家有人结婚,为了面子需要送一件大礼物,他们就会把手中本来应该储存起来的钱,拿出来解燃眉之急。由于只是专心解决自己当下的问题,而忽略了为未来投资,小贩们很容易做出错误的经济决策,所以他们很快又会回归到依靠贷款谋生的境地。

/ 04 /

之前,我总是会思考这样一类问题:为什么有的女孩会傻到这种程度——明知道“裸贷”的风险很大,还是要通过上传裸照的方式来贷款,去买一件只是为了满足虚荣心的商品?读了《稀缺》这本书之后,我才明白,原来这是因为她们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无论是物质方面的需求,抑或是自尊心、虚荣心方面的需求。

她们的大脑需要不停地去算计,如何才能过上别人眼中“体面”的生活。所以,她们根本没有额外的脑力再去考虑未来会怎么样,她们只希望自己的需求能够马上得到满足。而高利贷的最大好处就是,它能够有效地解决燃眉之急,然而高利贷的恶果,却被她们忽视了。

/ 05 /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可以将贫穷的本质表达为,没有余闲去思考和谋划未来。那么如何才能破解“贫穷”这道难题,而不至于深陷其中无力自拔呢?

首先,无论多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思考和谋划未来。我们知道,一个安排很满的计划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计划。一个好的计划,应该善于留白——留出一点时间来眺望未来。无论平常

有多忙,我都喜欢把周末晚上的时间留白,来为下一周做计划。我会把那些重要但不紧迫的事情(例如下周要读完哪些书,完成多少篇文章的写作等)放入下一周的日程表,这样就不至于

在真正忙起来时,忘记去做这些重要的事情了。

其次,无论多忙,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提升自己,让自己升值。

当然,除了思考和谋划未来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些具体的行动才能真正走出贫穷。越是忙碌,我们越是应当提醒自己该多花点时间去提升自己,例如多读书。也许有人会说,没办法,实在是太忙了,真的没有时间看书啊。或者是,忙了一天实在是太累了,真的没有精力去看书了。

根据精力管理的相关理念,如果每做一件事情,你都会纠结要不要去做,那么这个思考过程本身就会耗费你很多的精力,同时这件事情也会很难坚持下去。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提升自己变成一种习惯。

总是抱怨没有时间读书的人,可以把读书变成一种习惯。例如,坚持早起读书或者是睡前读书,把读书作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是到点吃饭一样,到点就去看书,形成习惯就好了。

/ 06 /

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的专栏文章当中,李笑来老师提到,人最宝贵的资源就是注意力。这其实和《稀缺》中提到的一些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没错,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深陷贫穷的人,把自己最宝贵的注意力资源都放在了那些不重要的小事情上面——为了节省5块钱,在某网店上花费了大量时间去挑选一件商品;不停地去盘算,到底要给即将结婚的朋友送多少钱的礼物;总是在想,穿哪个牌子的衣服才不会让朋友感觉自己太过寒酸;等等。

而那些能够慢慢变得富有的人,却不会为了生活当中的小事如此纠结,他们会把大量的注意力都投入到谋划未来以及提升自己上面。于是,他们的身价开始不断上涨,最终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总之,无论你有多么忙碌,都要记住多花点时间来思考和谋划未来,并且把注意力放在提升自己上面。这样,才能摆脱贫穷,真正走上“财富自由之路”。

一个人通常是如何陷入长期贫困的_第1张图片

(6大奋斗方法论,42个思维及行动指南,上百个典型案例,从此告别低效,让你的时间、行动迅速变现!)

作者:宋晓东

出版日期:20180901

定价:39.80元

出版单位:天地出版社

页数:280页

书号:978-7-5455-4043-7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人通常是如何陷入长期贫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