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现在观点,做儿子的不用说不赡养父母,就算对父母态度不好,马上就会被街坊邻居骂作“不孝”。人家骂自己阴险、贪婪、愚蠢、虚伪,都无所谓,但要是别人骂自己“不孝”,这就无法忍受了。由此看出,“孝”作为礼的基础,自周公制订以来,确实真真切切地影响了我们中国人数千年。
可是就在周公制订周礼后数百年,“弑君”竟然就成了家常便饭!我们已经说过,春秋二百多年历史,弑君就发生了三十六起,这也是孔子哀叹“礼崩乐坏”的一个重要原因。
公元前719年至公元前710年,十年间就竟然发生了三次弑君事件!
而第一次弑君事件发生在卫国。我们先来讲讲卫国是怎样一个国家。
卫国
周文王第九子姬封因食邑在康,故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执政。周公执政期间,消灭了企图造反的管叔、蔡叔以及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为避免再度作乱,周公将武庚治下的部分商朝遗民迁到原商朝都城朝歌周围一带,大致位于今天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及山东西部,建立了一个新国家,叫卫国。
周公在尚未封国的两个弟弟中选择了康叔担任卫国国君,世称卫康叔。卫康叔就成了卫国的首任国君。
也许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卫国自古多贤人能人,比如孔子的好朋友蘧伯玉,比如后世变法的商鞅吴起等。
卫国的音乐很繁荣,歌词多表达热烈奔放的男女感情,跟当今流行歌曲无甚区别。在以礼治国的时代,太过大胆的表露是不合于礼的,故而正人君子们将卫国音乐与同样大胆奔放的郑国音乐并列,称“郑卫之音”,可惜这个词语是个贬义词,意思是“亡国之音”。
略举几首,领略一下“亡国之音”的风采: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邶风•击鼓》)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邶风•静女》)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卫风•木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郑风•子衿》)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郑风•野有蔓草》)
是不是觉得这些诗都很美,读起来让人精神愉快呢?对,这就是“亡国之音”的特点:首先抓住你的心,继而让你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当然,是耶非耶,自有学者研究,我们就不多说了。
周朝初期的成康之治实在太强大,掩盖了诸侯国的光芒,故卫康叔之后的八位君主均乏善可陈。
到第九位君主卫武公姬和时,重修卫康叔之政,深得卫国百姓爱戴,卫国也成了诸侯国中的强国。
而此时的周王室却日益荒淫无道,卫武公四十二年时,周幽王因“烽火戏诸侯”而被犬戎所杀。卫武公出兵帮助王室平乱,赶跑了犬戎,扶故太子姬宜臼为君,史称周平王。
周平王十三年,一代明主卫武公在担任了五十五年卫君后去世。其子姬扬为君,史称卫庄公。因为以后还将有个更有名的卫庄公,为区别之,故将姬扬称前卫庄公,我们就略称前庄公吧。
巧的是,前庄公被立卫君的同一年,郑国有个叫武姜的女人在极度痛苦中生下了也叫庄公的姬寤生。
前庄公姬扬在当卫君的第五年,到了结婚的年龄,于是向姜姓国的齐国齐庄公求婚(又是一个庄公,别搞混了)。古代同姓不通婚的原则还是很强的。
齐庄公便将自己的爱女庄姜嫁给了卫庄公,哪想,庄姜嫁过去后卫国就发生了一连串的事。
庄姜
庄姜,大概是有史以来中国第一位大美女,也是中国第一位凡间的女神。现在的“女神”们跟庄姜相比那真是弱爆了。
别不服气。庄姜的美是有记录的,是千年传唱的。《诗经》里有首《硕人》单道庄姜之美,其词曰: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所谓的“硕人”就是指高大美丽的人,由此可见庄姜是个高挑丰满的美女。诗句中的“齐侯”指的是齐庄公,“卫侯”就是卫前庄公,这也是“庄姜”得名由来,一个姜姓女子嫁给了卫庄公,故称庄姜。“东宫”指的是齐僖公,当时他还是太子,居于东宫。
而在所有描写庄姜美貌的诗句中,尤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二句最为有名。后来孔子的高徒子夏在读《诗经》时,也深深被这两句诗折服,结合孔子“绘事后素”的回答,立即领悟到了“仁”先于“礼”的道理。孔子老先生感慨地说:起予者商也!看来子夏最有资格与我谈论《诗经》了!(子夏的名字叫卜商)这件事是写在《论语》里的。
庄姜不光被写入《诗经》,而且她自己也会写诗,她写的诗至少有五首被收入了《诗经》,《邶风》开篇五首就是庄姜大作。
其实,庄姜的美远不止其外貌和才情。如果光靠这两样,那么当今有不少“小姐姐”们也确实可以算得上“女神”了。庄姜的美,更在于其德。
好心办了坏事?
大概上天也在嫉妒庄姜:美貌、才情,你庄姜已经都有了,那么总要让你有一个遗憾,否则天下好事岂不是都让你占了!有了,女人嘛,最终要生孩子,那就让你生不出孩子吧!
可怜庄姜,嫁到卫国一年多,就算天天与前庄公缠绵悱恻,肚子就是始终不见鼓起。前庄公急,可庄姜比他更急。在庄姜心里,自己不但是前庄的妻子,更是卫国的国母,如果不能为卫国留下后代,那就是没有尽到国母的职责!眼见得自己是没希望怀上了,庄姜催着前庄公娶妾,赶紧的!
可前庄贪恋庄姜美色,就想天天与庄姜粘在一起,似乎不愿娶妾。庄姜故意让自己的美貌侍女春香引诱前庄,让前庄“幸”了她,想不到春香还真一下子怀上了!
可是春香毕竟是没有名份的贱妾,她生的儿子当然也低贱。在庄姜的不断催促下,前庄公向妫姓国陈国求婚,求来了妫女两姐妹,姐姐厉妫是新娘,妹妹戴妫是陪嫁。
这就是庄姜之德的一部分:不嫉妒。
经过前庄公一番辛勤耕作,姐姐厉妫生了个孩子,可惜早夭。陪嫁来的妹妹戴妫倒很争气,一口气为前庄生了两个儿子,名叫姬完和姬晋。
不久,那边春香也生了个儿子,前庄把他起名为州吁。因为宠爱这个美貌侍女,前庄连带地宠爱州吁,他要什么就一律满足,就差摘下天上星星给他玩了。
虽然二妫与春香都生了儿子,可庄姜还是夫人,夫人的儿子才有资格担任国君。州吁深得夫君宠爱,可是庄姜却总觉得州吁那双小眼睛中透出那么一股坏意,有时看久了,似乎觉得州吁从头到脚都是坏的,这种感觉让庄姜不寒而栗。
那就在姬完姬晋中挑一个作为自己的儿子吧!
一天,庄姜来到戴妫房间,注视着摇篮中的阿完和阿晋两兄弟。阿晋在熟睡,可阿完正用两只黑漆漆的眼珠凝视着庄姜呢!
庄姜心一动,就轻轻抱起了阿完。从此,姬完就成了她的孩子,她视如己出。
理所当然的,姬完也被立为卫国的太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庄姜从红粉少女变成了半老徐娘。而太子小阿完在她的悉心调教下,很快长成了一个知书达礼温文尔雅的英俊少年。
庄姜看着自己多年辛勤的教育终于结出了果实,脸上总也掩饰不住一种巨大的快乐。这种快乐自从前庄公宠爱春香日益远离自己以后,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出现过了。
这是庄姜之德的又一部分:相夫教子,无怨无悔。
看着阿完那善良而纯真的笑脸,庄姜忽然有一种不好的感觉。什么感觉她说不上来,然而这种感觉却是越来越强烈。
可是我们是知道这种感觉的,那就是:担心。一个纯女人能调教出一个纯男人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因为,阿完身上始终少了那么一点阳刚之气。这大概就是庄姜产生那种感觉的原因。
而那边的州吁在前庄和春香的悉心宠爱下,仗着“我爸是前庄”,慢慢成了一个除了好事不干,别的样样干的官二代,而且这个官二代最大的爱好是“兵”。兵者,武器也,当然也包含了打仗。兵,自古就是不祥之物,故古人是用丧礼来庆祝打仗胜利的(注:《老子》三十一章:战胜以丧礼处之)。看儿子这么喜欢打仗,前庄就让州吁担任卫国将军。
如果让一个阳刚男人与一个阴柔男人较量,那么谁会赢?
大家现在可以根据当前卫国形势自行判断未来可能的走向:国君前庄公生了三个儿子,太子姬完是未来国君,但他偏于文弱;庶子州吁好武且不安分;另一个庶子姬晋却最喜欢女人。
庄姜不是没有劝过春香,让她好好调教州吁,可是春香现在是前庄的宠姬,哪还把庄姜放在眼里。其实,女人的心理或是相通的,那就是争宠。不光自己要得宠,儿子更要得宠。春香心里还隐隐有个大目标呢!
眼前的情势,让庄姜深深叹了口气。姬完虽然知书达礼,堪作国君,但她总预感到州吁将会是儿子的最大对手!
密谋
公元前735年,周平王36年,鲁惠公34年,郑庄公9年。
这年,前卫庄公去世。姬完即位,担任卫国国君,是为卫桓公。
在新君即位仪式上,大家恭恭敬敬向桓公参拜,都对这位年轻的卫桓公寄予了厚望。
除了三个人。
一个是重臣石碏(音que)。他是见过大风大浪的资深政治家。早在十多年前,他看前庄公非常宠爱庶子州吁,还特别纵容州吁好武的天性,就劝说前庄公尽快作出抉择:上策是约束州吁,下策是干脆废姬完立州吁为太子。但前庄年老昏庸,根本就没把石碏的话当回事。石碏虽然忧国忧民,但眼见卫国乱象已萌,新君过于懦弱不足以辅,遂决定新君即位之日即告老还乡。
一个是州吁。正如石碏预料和庄姜担心的那样,州吁自从当上卫国将军,整天舞枪弄棒。没仗可打?那就打猎!卫国境内的野生珍稀动物很多成了州吁箭下冤魂。这天他被通知参加哥哥姬完的即位仪式,州吁嘴角一撇:哼!凭你也做得了卫国国君?本来不想上朝参拜,手下人提醒他,君臣之礼还是要的,不去参拜那是违反礼制的!听说违反礼制,州吁也吃了一惊,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于是他只好气鼓鼓地上朝去了。参拜中极不严肃,始终眼睛朝天。
另一个呢?恐怕大家都不会想到。他叫石厚,石碏之子!石碏退休后,石厚继承其父爵位,在朝中担任大夫。这石厚是标准的不肖子,跟其父石碏没有一点是相同的,倒与州吁志趣相投,从此二人就经常玩在一起,不务正业。石厚在智力这点上还是继承了乃父的,很有些小聪明。他在考虑一件事:凭什么文弱的姬完可以当君主,强大的州吁却只能当臣子?他们可是同一个爹啊!要是州吁取代他该多好,自己也就可以弄个上卿当当了。一想到这个,他在参拜中也是心不在焉,一心想着州吁做国君自己做上卿的美好模样,忍不住笑出声来。
卫桓公姬完看在眼里怒在心里。他即位后的第二年,找了个借口罢免了州吁的将军之职。州吁眼看在国都呆不下去,和石厚一商量,就跑到了石厚的老家居住。
十年后,郑庄公攻打弟弟共叔段,叔段之子公孙滑逃到卫国。石厚一听大喜,对州吁说:如果主公有心,这个人将来对我们有用!州吁一想很对,忍不住向石厚伸出了大拇指。于是两个卫国弃臣与一个郑国弃臣就交上了朋友。
州吁石厚两个逃亡期间可没闲着,除了收留公孙滑,但凡在卫国犯了事逃亡的,他们来者不拒,一概接收!一面暗地里收购武器,训练士兵,收买死士,以待时机。
公元前721年,周桓王正式登基。各诸侯国都要去国都朝贺新天子。
现在,收留的那些亡命之徒以及死士们可以派上用场了!州吁暗中派人打听桓公将于何时出发,经过哪条路。得到明确消息后,州吁和石厚带领公孙滑等人来到进京必经之路,将毫无防备的卫桓公袭杀。
可怜卫桓公姬完,在执政16年后被自己的异母弟杀死。卫桓公成了春秋史上被弑的第一位诸侯国国君。
消息传来,庄姜悲愤欲绝。幸好,州吁的目标只是杀兄夺位,并不想杀更多本国人,所以庄姜得以苟全性命于乱世。从此,庄姜以写诗度日,一直到她死去。
而桓公的同母弟姬晋则连夜逃亡它国。
州吁大大咧咧登上了国君宝座,分封群臣。石厚理所当然地成了卫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执政。石厚的梦想实现了。
复仇
问题是,石厚帮助州吁干坏事可以,可真要他治理国家,他就不行了。一是他习惯于当二把手,出出主意是可以的,一旦当上一把手,却缺乏杀伐决断能力。二是卫国上下哪个不知他们君臣二人靠不正当手段上位,故没有一人愿意帮助他们做事。
此时的卫国就像一只无头苍蝇,虽然有君主,可国家机器似乎已经瘫痪了。
没办法,石厚这时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他回到老家向父亲讨教治国之方。
石碏虽已告老还乡,然时时关心着国家大事。此时的他心中五味杂陈。自己的预感不幸变成了现实,卫国从此何去何从?可是眼前这个局面却正是自己的儿子伙同州吁一手造成!痛心疾首啊!
眼前确实有一个办法可以扭转卫国局面,那就是州吁必须死。
州吁死不足惜,可是自己的儿子呢?石碏陷入了情与理的两难抉择。
姜终是老的辣。石碏很快摆脱了亲情之网的纠缠,此时头脑一片清明。
他开始引导儿子:没昭告天地,没朝见天子,州吁就想当这个国君?你就想当好卫国执政?你们啊,图样图森破!
石厚问父亲:那依父亲之见,该去朝见周天子?
石碏:这不废话吗?诸侯国本就是天子分封的,哪个诸侯国君的废立不要取得天子认可的?
石厚:可是儿子与州吁年轻识浅,不懂礼数,又与天子和朝中百官不熟,再说……再说,您懂的。
石碏当然懂,石厚是想说他们的位置来得不光彩,不合法。
石碏:老夫与陈国国君多年老友了,听说他最近要去朝见天子。这样吧,老夫这就写信给他,要他带你们同去。你呢,回去后和州吁两个收拾收拾,立即到陈国去!其它的事老夫会安排好的!
石厚向州吁汇报了这件事,两个很高兴,就立马收拾了行装,乘上马车到陈国去了。
石碏确实早就安排好了。在儿子石厚走后,他立即写了一封密信给陈国国君陈桓公,信中说:卫国遭受如此大变,眼看小人得志,满朝文武却没办法对付,老夫已经老了,自己没办法除掉他们,已经设计将他们骗到陈国。恳请贵君在他们两个到来之际立即逮捕他们!
写好密信,马上叫心腹之人乘轻车送至陈国。
办完了这一切,忍了多时的眼泪终于如决堤之水滚滚流下。
陈桓公也早就听说了卫国弑君惨案,真乃人神共愤!此时接到石碏密信,他决定为卫国报仇。
州吁石厚两个如期来到陈国,陈桓公热情地将他们迎接到宫中,设宴款待。宴中桓公掷杯为号,早已埋伏在帐下的刀斧手一拥而出,抓住了君臣二人。
一面又赶快通知卫国。卫国人民一听这两个逆贼被抓,真是喜大普奔。于是立刻派人赴陈国,宣告州吁罪状后将他处死。
石厚怎么办?他和州吁一样坏事做绝,给卫国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他毕竟是忠臣石碏之子,而石碏对卫国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别的不说,光是设计除掉州吁一件就是天大的功劳。众臣都不忍心杀掉功臣之子,商量后决定将石厚带回卫国交由石碏亲自处置。
可石碏说:“都是我教子不善,养出这等逆子来!如今石厚作恶多端,我作为他父亲又岂敢以私废公?留着石厚虽全父子之情,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留着他迟早对卫国是个祸害。各位好意老夫心领,但请毋需多言!”于是就派家臣到陈国杀了石厚。
后世君子评价石碏:“父子之情是小义,国家之利乃为大义,为国家之大义而不惜舍弃父子之小义,真所谓大义灭亲也!”
逆贼已除,卫人将姬完之弟姬晋迎回卫国为君,是为卫宣公。卫国总算安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