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小长假后的第一天,状态有点儿迷。。
A. 物理层和链路层
B. 链路层和网络层
C. 物理层和网络层
D. 网络层和运输层
解析:帧中继是一种减少结点处理时间的技术。
帧中继的原理很简单,它是基于数据帧在光纤上传输基本不会出错的前提来设计的。
因此帧中继交换机只要一检测到帧的目的地址就立即开始转发该帧。
帧中继的设计目标主要是针对局域网之间的互联,它是以面向连接的方式、以合理的数据传输速率与低的价格提供数据通信服务。
其主要工作在物理层和链路层。
A. ATM
B. 帧中继
C. X.25
D. Internet网络
解析:互联网一般采用的是TCP/IP协议,因此其中流转的数据绝大部分是以数据包的形式传送的。但有部分业务是采用一些特殊协议在网络中建立了VPN通道或IP隧道来通信,这部分业务可以认为采用的是虚电路方式传送数据。
X.25 是一个使用电话或者ISDN设备作为网络硬件设备来架构广域网的ITU-T网络协议。
异步传输模式(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就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上的一种新的交换技术。
帧中继是一种数据包交换通信网络,一般用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的数据链路层。
A. 800 ms、 1600 ms
B. 801 ms、 1600 ms
C. 1600 ms、 800 ms
D. 1600 ms、 801 ms
解析:不进行分组时,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8Mb/10Mb/s=800ms,在接收端接收此报文的时延也是800ms,共计1600ms。进行分组后,发送一个报文的时延是10kb/10Mb/s=1ms,接收一个报文的时延也是1ms,但是在发送第二个报文时,第一个报文已经开始接收。共计有800个分组,总时间为801ms。
A. ARP
B. ICMP
C. SYSLOG
D. HTTP
解析:这个题目说的是属于TCP,就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应用层协议使用传输层TCP建立连接,二是该协议本身就是传输层的TCP。
A:ARP地址解析协议,属于网络层,不需要使用TCP。
B:ICMP网际控制协议,属于网络层,不需要使用TCP
C:SYSLOG使用的是UDP的514端口
D: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属于应用层,使用TCP协议的80端口建立连接。
A. 源主机
B. 目的主机
C. 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
D. 目的主机或路由器
解析:分片在路由器上,重组在目的主机上
A. 是
B. 不是
解析:在控制方面,端口号为21,一般用于登录认证,在数据传输方面,若为主动模式,则端口号为20;若为被动模式,则由服务端和客户端协商而定,故选B。
A. CLOSE_WAIT
B. FIN_WAIT2
C. TIME_WAIT
D. FIN_WAIT1
解析:介绍一下TCP连接建立与关闭过程中的状态。TCP连接过程是状态的转换,促使状态发生转换的因素包括用户调用、特定数据包以及超时等,具体状态如下所示:
CLOSED :初始状态,表示没有任何连接。
LISTEN : Server 端的某个 Socket 正在监听来自远方的 TCP 端口的连接请求。
SYN_SENT :发送连接请求后等待确认信息。当客户端 Socket 进行 Connect 连接时,会首先发送 SYN 包,随即进入 SYN_SENT 状态,然后等待 Server 端发送三次握手中的第 2 个包。
SYN_RECEIVED :收到一个连接请求后回送确认信息和对等的连接请求,然后等待确认信息。通常是建立 TCP 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状态,表示 Server 端的 Socket 接收到来自 Client 的 SYN 包,并作出回应。 ESTABLISHED :表示连接已经建立,可以进行数据传输。
FIN_WAIT_1 :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等待对方返回 ACK 包。若 Socket 在 ESTABLISHED 状态下主动关闭连接并向对方发送 FIN 包(表示己方不再有数据需要发送),则进入 FIN_WAIT_1 状态,等待对方返回 ACK 包,此后还能读取数据,但不能发送数据。在正常情况下,无论对方处于何种状态,都应该马上返回 ACK 包,所以 FIN_WAIT_1 状态一般很难见到。
FIN_WAIT_2 :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收到对方返回的 ACK 包后,等待对方发送 FIN 包。处于 FIN_WAIT_1 状态下的 Socket 收到了对方返回的 ACK 包后,便进入 FIN_WAIT_2 状态。由于 FIN_WAIT_2 状态下的 Socket 需要等待对方发送的 FIN 包,所有常常可以看到。若在 FIN_WAIT_1 状态下收到对方发送的同时带有 FIN 和 ACK 的包时,则直接进入 TIME_WAIT 状态,无须经过 FIN_WAIT_2 状态。
TIME_WAIT :主动关闭连接的一方收到对方发送的 FIN 包后返回 ACK 包(表示对方也不再有数据需要发送,此后不能再读取或发送数据),然后等待足够长的时间( 2MSL )以确保对方接收到 ACK 包(考虑到丢失 ACK 包的可能和迷路重复数据包的影响),最后回到 CLOSED 状态,释放网络资源。
CLOSE_WAIT :表示被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在等待关闭连接。当收到对方发送的 FIN 包后(表示对方不再有数据需要发送),相应的返回 ACK 包,然后进入 CLOSE_WAIT 状态。在该状态下,若己方还有数据未发送,则可以继续向对方进行发送,但不能再读取数据,直到数据发送完毕。
LAST_ACK :被动关闭连接的一方在 CLOSE_WAIT 状态下完成数据的发送后便可向对方发送 FIN 包(表示己方不再有数据需要发送),然后等待对方返回 ACK 包。收到 ACK 包后便回到 CLOSED 状态,释放网络资源。
CLOSING :比较罕见的例外状态。正常情况下,发送 FIN 包后应该先收到(或同时收到)对方的 ACK 包,再收到对方的 FIN 包,而 CLOSING 状态表示发送 FIN 包后并没有收到对方的 ACK 包,却已收到了对方的 FIN 包。有两种情况可能导致这种状态:其一,如果双方几乎在同时关闭连接,那么就可能出现双方同时发送 FIN 包的情况;其二,如果 ACK 包丢失而对方的 FIN 包很快发出,也会出现 FIN 先于 ACK 到达。
A. 正确
B. 错误
解析:两者的单位都是Mbps。吞吐量:throughput;带宽:Max net bitrate。
当讨论通信链路的带宽时,一般是指链路上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它取决于链路时钟速率和信道编码,在计算机网络中又称为线速。可以说以太网的带宽是10Mbps。但是需要区分链路上的可用带宽(带宽)与实际链路中每秒所能传送的比特数(吞吐量)。通常更倾向于用“吞吐量”一词来表示一个系统的测试性能。
A. 成功
B. 内部错误
C. 网页未找到
D. 文件被转移
解析:http1.1状态吗分为五类 100-199 指定客服端相应的某些动作 200-299 表示请求成功 300-399 用于已经移动的文件并且包含在定位头信息中指定 400-499 客服端错误 500-599 服务端错误
301,302 都是HTTP状态的编码,都代表着某个URL发生了转移,不同之处在于:
301 redirect: 301 代表永久性转移(Permanently Moved)
302 redirect: 302 代表暂时性转移(Temporarily Moved )
A. RARP协议根据主机IP地址查询对应的MAC地址
B. RARP协议用于对IP协议进行差错控制
C. RARP协议根据MAC地址求主机对应的IP地址
D. RARP协议根据交换的路由信息动态改变路由表
解析:逆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RARP),是一种网络协议,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RFC903中描述了RARP[1]。RARP使用与ARP相同的报头结构,作用与ARP相反。RARP用于将MAC地址转换为IP地址。其因为较限于IP地址的运用以及敏感词的一些缺点,因此渐为更新的BOOTP或DHCP所取代。
RARP的工作原理:
1. 发送主机发送一个本地的RARP广播,在此广播包中,声明自己的MAC地址并且请求任何收到此请求的RARP服务器分配一个IP地址;
2. 本地网段上的RARP服务器收到此请求后,检查其RARP列表,查找该MAC地址对应的IP地址;
3. 如果存在,RARP服务器就给源主机发送一个响应数据包并将此IP地址提供给对方主机使用;
4. 如果不存在,RARP服务器对此不做任何的响应;
5. 源主机收到从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就利用得到的IP地址进行通讯;如果一直没有收到RARP服务器的响应信息,表示初始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