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音符|千与千寻

从《千与千寻》里,我们看到了什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整部电影看下来,我觉得电影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两个字:成长。《千与千寻》制作于2001年,距日本经济大萧条有十年之久,当时的日本社会面临着很多问题,年轻人的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可以说,宫崎骏的这部电影,在很多方面是对年轻人的警告和引导。

電影音符|千与千寻_第1张图片

千寻

千寻的成长是最明显的,从最初的胆小懦弱、娇惯任性,到后来的坚强勇敢、体贴无私。唯一没有变化的,就是她的善良和纯真。

千寻代表着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离开父母,无依无靠,普遍迷茫。必须被汤婆婆剥夺姓名(“荻野千寻”变成了“千”),记不起原来的姓名,就只能留在神隐世界。姓名代表着自我,记不住自己的姓名时,就意味着失去了自我,失去自我的人是不能回到人类社会的。

千寻的故事适合当下所有的年轻人,不要迷失自我,堕入黑暗的深渊。就像那句话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電影音符|千与千寻_第2张图片

无脸怪

无脸怪是大家讨论的比较多的另一个形象,我认为在这部剧里他是跟千寻做对照的。

无脸怪代表着有心里阴影的孩子,他孤独、空虚,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无脸怪抓住人性的贪欲,利用手上的黄金,强制改变自己希望周围的人接受,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却发现自己还是孤独的。失去了自我,填满了各种欲念,他什么都吃,到 最后居然还吃了人!虚荣终究是泡影,无脸怪得到的不是认可,而是众人的嫌弃。

后来,他留在了汤婆婆的姐姐钱婆婆那里,才算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電影音符|千与千寻_第3张图片

白龙

小白原来是琥珀川的河神,因为工业的迅速发展,琥珀川被人类填埋后才来到神隐世界,后来醉心于学魔法拜汤婆婆为师,之后被控制,成为汤婆婆的助手。

小白代表着被名利诱惑的人,陷入黑暗不能自拔。由于曾经救过掉入琥珀川的千寻,因而选择帮助她。帮人终帮己,他也吃下了河神的丸子,吐出了自己的欲念,脱离了汤婆婆的控制,最后回忆起了自己的姓名,走出了汤屋。

发生过的事情是不会忘记的,只是记不起来而已

電影音符|千与千寻_第4张图片

汤婆婆

汤婆婆澡堂“油屋”的主管,同时也是镇上的管理人,是个人人畏惧,法力强大的独裁者,她性格残忍,贪财;是影片中的大反派,是当今社会中某些成功人士的影像,不难从身边发现她的原形。她精明算计;她见钱眼开;她拜高踩低,势利极了。

另一方面,不得不说,汤婆婆是个高明优秀的领导者。河神出场的部分,汤婆婆气定山河的表现成功带领众人服务好大客户,引得一片欢呼,汤婆婆的见多识广、反应敏锐彰显出非凡的领导能力。

社会上不乏汤婆婆存在,也许她们曾经都是小千,也许她们后来都成为了钱婆婆,也许她们还是迷醉于物欲横流之中。我不觉得她们可恨,我只叹息时代如此。就像白纸一样的无脸男,踏入不同的环境发生不同的改变。多少人能如女主一样,一生清醒自知,白龙亦没逃过啊!

電影音符|千与千寻_第5张图片

《千与千寻》确实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作为一个即将进入社会或是已经进入职场的年轻人,保持一颗纯真善良的初心是很重要的,记住你的名字,不要在鱼龙混杂的社会迷失了自我。

最后,才是重点

不要吃太胖......

不要回头......

不要忘记自己的名字......


作者:三文伶

欢迎转载、流通

欢迎留言与我畅聊

长按二维码,交個朋友把:)

電影音符|千与千寻_第6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電影音符|千与千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