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年,就是这个味儿


中国年,就是这个味儿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闹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农历腊月廿三、廿四日,汉族民间称作过小年,是祭祀灶君的节日。汉族民间传说这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送灶寄托着汉族人民对美满生活的向往,祈求神明保佑新年吉祥如意,岁岁平安。今日又恰是传统大寒节气。大寒,寓意一年中寒冷达到最甚,也是迈向新春的转折点。寒甚佳节遇小年,2017福禄全!



中国年,就是这个味儿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腊月廿四,南方农历小年。年味儿也渐渐弥散开来。路上,店铺音乐已换成闹年歌,橱窗的装饰物也陆续贴上了,让人感觉到真是要过年了。

经常听到人感慨,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想想,是有些。

在那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年代,刚进入腊月,家家户户就已经开始忙年了。那是真叫一个“忙”,添置新衣裤鞋袜、赶集备年货,全家大扫除,擀面剁馅蒸包子、砧肉和料煎肉圆、炒完花生葵花还要揉面搓圆子……样样亲力亲为,虽说劳碌,但众人齐忙年的那种热闹,却让整个年味儿浓厚了起来。

我们这一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虽说仍有房贷、车贷压力在身,但日常消费早就“不差钱”了。过年也越来越省心,年货直接去超市搬,甚至直接网购下单,让快递小哥直接送到家门口。

再说新衣裤鞋袜,儿时盼星星盼月亮才能添置,更要到过年才能从头到家添个一整套。而现在,只要有需要,入手就是一两套。曾经心头的“白玫瑰”与“朱砂痣”带来的惊喜满足感,自然不比往昔。

至于精神餐宴,小时候,看场电影会成为一个月的话题,一本小说能反复看上好几遍…汇集歌舞、相声、戏曲、魔术、杂技等各种艺术形式的春节联欢晚会,自然会成为年度精神盛宴。

如今,我们的精神生活也已全面走入“新时代”。电视、电脑、电子书…球赛、影剧、演唱会…选择多得让你无所适从。

消费多了,惊喜满足感却少了;生活好了,期盼过年过节的心却淡了。遗憾吗?会有吧。可是,淡去的只是忙年的热闹,淡不去的却始终是那份渴望团圆的心。

70、80、90一代,不论是谋生于他乡,还是定居于新城,纵使看过再多都市繁华,内心依旧抹不去那份乡情,且会在春节临近之际发酵得愈加浓切,于是,一场横贯中国、跨越千里的全民大迁徙应时上演。

年年岁岁人不同,岁岁年年情相似。“过年”,是渗入国人血脉的文化印记,时代再变迁,年的魅力却不会减。乡情、归途、团聚……为“年味”一词注入新的涵义,一年又一年,牵引出一场最盛大的团圆剧。



                                                                               -作者-

姑苏妮子,财经专业菜鸟,文案圈懒猫。现居“向前一步是事业(上海),退后一步是生活(苏州)”的昆山,誓成为一枚知时政、晓市场、懂生活、会卖萌的文艺装B女青年。 微博: @姑苏妮子    公众小号:姑苏妮喃(ID Angelia_springs)

中国年,就是这个味儿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年,就是这个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