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系列三:区块链涉及到的密码学知识之加密、签名与认证

2019独角兽企业重金招聘Python工程师标准>>> hot3.png

区块链系列二:区块链涉及到的密码学知识之Hash中我们介绍了Hash散列函数的一些特性和应用,本章我们继续来介绍一些常用的密码学知识。

历史上的密码

凯撒密码

据说是以前凯撒大帝用过的密码, 方法很简单, 将字母表依次往后移动几个位置。具体移动的数量n就是密钥了。比如移动两个,则:

A -> C
B -> D
...
Y -> A
Z -> B

用这种方法加密hello, 则密文是jgnnq。 拿到密文后再倒着将每个字母往前移动n个位置就解密了。大家可以试着解密dmqemejckp, 密钥是2。

凯撒密码有个问题就是很容易破解, 因为总共只有26种可能(移动27个位置, 跟移动1个位置是一样的),很容易就暴力破解了。只需要把0-25都试一下, 看看“解密”出来的文字哪个是有具体含义的即可。比如大家可以破解一下"thnpj"。

简单替换

凯撒密码简单很容易破解, 原因是因为密钥空间(密钥的可选择范围)太小了, 因为当我们把A映射到B的时候, 其他字母的映射关系就全部决定好了。后来出现了一种变种, 可以任意指定字母之间的映射关系,如下图是其中一种:

我们可以知道这种加密方式的密码空间是26! = 4.0329146112660565e+26,这么巨大的密钥空间, 如果暴力破解的话是不实际的。 我们假设每秒可以遍历100亿个密钥, 则总共需要26! / (10 ** 10 * 3600 * 24 * 365) == 12.7亿年!!!

但是这种加密方式有一个问题, 就是同一个明文字符总是加密成同一个密文字符,比如把A替换成D,则所有的A都会替换成D。 于是出现了一种叫做频率分析的破解方法。 大概原理是:正常的语言中, 每个字符出现的频率是不一样的, 可以统计一下明文中的字符出现次数, 假设最高频的是A,再统计一下密文中最高频的字符,假设是D,则很有可能密文中的D是对应明文A。 一层层分析,就能实际破解这种加密方式了。

Enigma

这是二战中德国使用的一种密码机, 当时号称没人能破解的, 刚开始的时候给了德国巨大战争优势。 后来我们的图灵大神, 终于还是把它给破解了, 对二战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大家可以看模仿游戏 The Imitation Game (2014)这部电影, 里面就讲的这段历史。

PS,话说当时破解确实遇到了很大问题, 图灵也是一筹莫展, 后来好像是发现每次密文开头都是一样的(写的是元首万岁?记不太清了),然后找到方法把密钥空间大大缩小了, 然后才造出了破解机器, 为后来计算机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再完美的密码系统因为有了不完美的人的参与, 也就变得不完美了。

对称加密

对称加密就是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一样的, 比如我们前面说的几种加密方式都是对称密钥。

因为所有的明文信息我们都能编码成二进制比特, 也就可以等价的转化成一个数字, 所以我们后面讲解的时候, 明文全部用一个数表示即可, 大家应该知道,这个数可以是对应一段文本, 也可以是一部电影。

最简单的对称加密就是在明文上加一个数。 比如明文是1, 我选择一个密钥37, 然后加起来发送给你, 你得到38, 然后用我们提前约定好的37去减一下, 就解密出来得到1了。 而对于那些窃听者, 因为他们不知道密钥是37, 所以拿到加密后的38, 也没办法知道明文是1。

对称加密主要有DES和AES。 目前DES已经不安全了,不建议使用。 1997年NIST(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公开募集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 全世界很多密码学家投递了很多算法, 最后经过各种严格的筛选, 最后于2000年10月2日, Rijndael算法获胜,被选为NIST的AES标准。NIST当时公开选拔AES的时候设定了条件:被选为AES的密码算法必须无条件地免费提供给全世界使用。正是这样, 我们现在才能免费使用AES。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说我自己也可以设计一个算法, 不要让别人知道就行了啊。 这种做法叫隐蔽式安全性(security by obscurity),只是在一厢情愿地以为别人不能破解而已, 其实并没有经过真正的检验。 要知道像AES这样通过竞争来实现的标准, 都是发动了全世界的密码学家去设计、尝试破解,最后得到一个很多专家都觉得安全的算法。 自己实现“秘密算法”,就好比为了锁门, 不是去买一个品牌商家的锁, 而是自己系一根绳子把门拴起来一样。

非对称加密

上面说的对称加密有一个很大的弊端, 那就是加密和解密必须是用同一个密钥。 那么问题来了, 怎么把密钥安全地交给接收方呢? 显然, 用对称加密方法是没办法通过线上传递密钥的。 办法就是发送者和接受者线下碰头, 当面商量好密钥。甚至以前打仗时候, 都是将密钥锁在保险箱里, 用战斗机护送的。显然, 这个成本有点高。

后来密码学家们发明了非对称加密, 即加密密钥(也叫公钥, public key, 简写为pk)和解密密钥(也叫私钥, secret key, 简写为sk)不一样。 假设Alice要给Bob通信, 则通信过程变成了这样:

Alice: Bob我要给你说话, 你把公钥pk发给我。
Bob: 好的, 这是我的公钥pk。
Alice: 这是我用公钥加密后的内容pk(x)。
Bob: 我用sk解密看看, 哦, sk(pk(x))解密出来是x啊。 这是我的回复sk(y)。
Alice: 我用pk解密看看, 哦, pk(sk(y))解密出来是y啊。
......

我们可以看到, 用公钥加密的内容pk(x)可以用私钥解密, 即sk(pk(x)) === x;而用私钥加密的内容sk(y)可以用公钥解密, 即pk(sk(y)) === y

广泛使用的非对称加密方法有RSA,用到了一些数论方面的数学原理,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相关文章:

  • RSA算法原理(一)
  • RSA加密演算法

一般说来非对称加密算法比对称加密算法慢很多,可能有几百倍, 因此我们一般将对称加密算法和非对称加密算法联合起来一起使用。即用非对称加密算法先协商出对称加密的密钥, 然后用对称加密算法去传递信息。 因为密钥(可能就几百字节)相比信息本身(可能几百兆甚至更大)要小很多, 所以这种混合加密方式综合了两者优点。

由于用sk加密的内容,能用pk解密, 因此非对称加密算法还可以用于数字签名。 所谓数字签名,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签名, 比如A答应了B一件事, 为了怕事后A返回, B可以要求A把答应的东西写到字上, 然后签个名, 这样A就不能抵赖了。 在线上的话, A答应了B一件事情x, 则可以要求A用他的私钥sk对x进行加密, 得到sk(x)然后和x一起发送出来。 因为公钥是可以公开的, 任何人都可以拿到, 因此大家都可以用公钥pk去验证A的签名, 即只需要pk(sk(x)) === x既可以认为x这件事情是A说的。 因为没有人知道A的私钥sk, 所以不可能有其他人能编造出x和sk(x),使得刚好pk(sk(x)) === x的。 对应到比特币里, x这件事可能就是“将pk地址(比特币地址是公钥pk取两次hash)里的钱转10块到pk1地址”, 然后附带上sk(x), 则网络上其他节点会验证一下pk(sk(x)) === x, 如果为真, 则说明x这条转账记录是这笔钱的主人说的, 否则就拒绝这笔交易。

认证

非对称加密解决了对称加密的密码配送难题, 但是依然不能解决中间人攻击。所谓中间人攻击,是指第三方攻击者对Alice伪装成Bob, 对Bob伪装成Alice, 如下图:

似乎又遇到了公钥配送的问题。解决方法是找一个可信的中间机构T, Bob将自己的公钥pkb发送给T, T用自己的私钥skt对B的公钥pkb进行签名skt(pkb), 这样Alice收到B的公钥pkb,以及认证机构T的签名skt(pkb),只需要用认证机构T的公钥pkt验证一下pkt(skt(pb)) === pkb是否为真即可, 为真则说明“Bob”提供的公钥真的是Bob的公钥。这样的中间机构T我们一般叫做CA,即Certification Authority。这样我们就能安全地。。。。等等, 你刚刚好像说要用CA的公钥pkt去验证签名和Bob的公钥啊, 那怎么知道pkt真的是T的公钥呢? 额, 这个, 我们可以再找一个中间机构T2, 去认证T嘛。 那T2的公钥又怎么办呢?。。。。T, T2, T3。。。这样会形成一个CA层级结构, 但是最后我们总会到一个最顶层的CA(叫做Root CA), 那Root CA的公钥我们要怎么认证呢? 说得好! Root CA的证书是自签名的, 并且它的公钥和证书是提前存储到电脑里的, 也就是说电脑出厂的时候就给你装了Root CA的证书和公钥, 然后用Root CA的公钥可以认证T3的公钥, 用T3的公钥可以认证T2的公钥, 用T2的用过可以认证T的公钥, 最后用T的公钥可以认证Bob的公钥。 这一整套CA结构叫做公钥基础设施(Public-Key Infrastructure, 简写PKI)。 你可能还会继续问, 我们怎么相信电脑厂家不会偷偷地换一个假的Root CA进去呢?额, 这个我只能说,我们也没别的办法。 事实上, 联想就这么干过, 有兴趣的可以搜superfish,或者看这里。

当然,我们也是可以自己导入证书到系统里面去的。 比如我们想抓包分析一个APP的接口, 如果APP跟服务端是用的https连接, 我们哪怕抓到包看到的也是乱码, 这时候可以把抓包工具(比如charles)的证书导入到系统里面,则这个抓包工具就可以发动“中间人攻击”,破解抓到的包了。

参考资料

  • 图解密码技术(第3版)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magicly007/blog/1787976

你可能感兴趣的:(区块链系列三:区块链涉及到的密码学知识之加密、签名与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