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云计算已经不再只是个概念。全球各企业都在逐步尝试或已经部分和全面的使用公有云来建立他们的IT系统。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如Netflix,他的所有IT系统都构建在AWS上。在中国,各级政府和企业都在积极将应用搬迁到云上。可以说如果现在还有哪个企业的CIO对云计算知之甚少,或从未考虑过企业应用的云化,那他一定是out of date的。

         可能很多人只是听说过云计算,对于公有云提供商,可能也只听过AWSAmazon web services)或者阿里云。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公有云提供商,今天我就大概介绍一下。

    首先来看一下国内的

2015年国内的公有云服务市场, 有几十家企业在角逐。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市场逐渐明朗,有些公有云企业已经遥遥领先,而有些企业已经开始掉队。

从相关企业在公有云领域的影响力以及市场营收来看,可以上榜的大概有20家左右,根据所在领域不同,这些企业还是分为以下四种:

传统ICT厂商

互联网巨头

电信及IDC运营商

初创公司

全球公有云介绍_第1张图片

接下来我会从市场策略和产品技术两个方面,把主要的一些公有云服务厂商做一下简单的概括,重点展现他们在2015年的表现。本文并没有排名的意思,只是从市场影响力方面,把值得关注的企业花些笔墨,提炼一下关键点,让大家能够从总体上了解一下这个市场上不同玩家的状况,所以顺序是完全乱排的。

 

华为云

华为云成立也有几年时间了,在市场上宣传的投入不是很多,营收的数据也一直没有公开,知道一些情况,不过也不方便说太多。华为云真正大张旗鼓的干,还是从今年开始,特别是9月份的发布会之后。总的来说,认为华为云积累还是比较深厚的,特别是在传统企业市场领域未来潜力不小。

 

市场策略

华为云在今年9月份,搞了一个很大的发布会,有点正式宣布华为云要大张旗鼓干的意思。将在五年内投入10亿美金,实施“沃土”计划扶持应用开发者和合作伙伴等。华为云的目标客户是企业市场,传统的中大型企业是华为云最期望占领的,也是华为最擅长的地方,所以华为云也经常被称作华为企业云。

个人开发者、中小企业用户、互联网应用开发者这些用户群体,从市场策略上来说不是华为云的重点。华为云非常注重合作伙伴的生态建设。

华为云相比于其他的公有云服务商最大的优势是线下服务和销售能力。华为有庞大的销售团队和技术服务团队,相比于其他的公有云厂商需要重新构建这些团队,华为就占了一些先手。华为云线上和线下结合,在IT领域进行市场拓展,应是华为未来35年重要发展战略之一。

 

产品和技术

目前,华为云提供的云服务产品大约20个。今年10月份的时候,华为云进行了一个大的升级,新的6.0版本云平台是基于Openstack框架的。华为云上的服务产品数量算不上很多,但是,整个华为云产品的服务质量还是不错的,和华为务实低调的风格有些类似。

华为云提供的这些服务产品里面,云桌面和通信云平台比较有亮点,另外华为的专有云也比较有意思。其他的服务产品就特点不是很鲜明了,有点大路货的意思。

华为云的电话客服是非常好的,所在的企业和华为云有些合作,所以对于热情的客服是深有体会。当然,华为云客服的电话接的太多了也挺麻烦的,期望在2016年里华为云能够多利用一些自动化的工具,或者是其他渠道来提醒用户和合作伙伴。

2016年,期望华为云在云服务品类上能做出一些亮点来,现在的云服务产品质量不错,数量还是不太多。

 

我们再看一下华为的全球化战略,华为企业云暂时聚焦于国内,但华为本身是个国际化大公司,不可能只在国内市场上发展云业务。所以华为在海外主要通过和电信运营商一起来发展公有云。

比如和德国电信下属的IT系统集成服务提供商T-systems一起建设和运营的OTCOpen Telekom Cloud),在314日开幕的CeBIT 2016上,德国电信正式发布“开放电信云”(Open Telekom Cloud),提供全套云服务,包括私有云、公有云和软件解决方案。

 

具体介绍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http://gtcloud.baijia.baidu.com/article/363590

 

电信云

电信云在2015年继续保持收入的增长,营收差不多4-5个亿,在国内公有云这个市场来说也是排名前列了。当然,电信云的营收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其IDC领域的用户转化,以及专有云、托管云等方面。

 

市场策略

电信云主要面向企业市场,依靠电信在IDC、数据中心服务等领域的客户为基础,进行追加销售和捆绑销售。中国电信在政府、国企等领域还是有很多的客户资源可用,对于其云计算的销售有不小的促进作用。

电信云在2015年并没有在应用软件开发等合作伙伴领域进行大的合作和推广,它的动作比市场似乎总是慢一点点,或许是受限于体制等原因吧,你懂的。

 

产品和技术

目前,电信云提供的云服务品种数量是14个,服务产品也都是普通的IaaSPaaS等服务,可以说的亮点不多。电信云的很多项目仍然是以集成为主,中国电信服务公司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集成公司。

 

阿里云

阿里云在2015年的营收还没有正式公布,从某渠道得到的消息是18-19亿这个范围。这其中包括阿里巴巴内部对阿里云的采购结算,而且这部分占了很大一块。整体来说阿里云在中国还是做的很有声色的,阿里云面向个人开发者、互联网用户及中小企业用户的营收占整体阿里云营收的90%左右,剩下的10%是金融、政府、证券等等其他行业。

 

市场策略

2015年,阿里云的市场策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国际化,阿里云在香港、美国、新加坡等各地建立数据中心,向全球提供服务。

另外一个就是通过百川计划、云合计划等扶持合作伙伴和应用开发者,发展公有云相关生态,阿里云的市场推广可以说是很舍得投入的,无论是大量代金券的发放、免费网站资源的提供等,都彰显了阿里云在扩充用户、合作伙伴领域投入的大手笔。

还有一个大的方向就是阿里云在面向政府、中大型企业市场的云计算推广。阿里云在2015年的宣传上声势浩大,和大量省政府高调建立云计算战略合作等、和东软、中软等传统软件厂商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等等,都为阿里云赢得了大量眼球。

可惜阿里云在实际项目落地方面并没有宣传上那么惊艳,很多地×××府战略协议成立一纸空文,实际落地很少或几乎没有,数梦公司曾经被阿里云寄予厚望,期望他协助阿里云的项目实施和落地,不过到目前为止进展并不是很好。阿里云被圈内很多人所诟病的就是这一点。

另外一个制约阿里云落地的地方在于阿里云的飞天平台太重量级,百台服务器以下的规模很难支撑起阿里云飞天平台的高效运转,所以在一些项目落地过程中,会由于投资等原因被搁浅。这一点阿里云也在加紧进行改进,相信2016年会拿出更适合专有云、托管云的解决方案来。

 

产品和技术

目前,阿里云有大概40多个阿里自身提供的云服务产品。阿里云的服务产品品种在2015年里丰富了很多,无论在IaaSPaaS方面都有很多新产品上线,大数据相关的服务,例如ODPS、数据分析、分布式DRDS等也成功上线,云安全领域的云盾产品系列等也上线了很多服务产品。在云应用市场方面整合了上百家的应用产品,极大地丰富了阿里云的整个SaaS服务产品体系。

阿里云在云应用市场目前上线的应用数量大概是1万个,不过实际被使用的应用数量还不是很多,实际用户数也比较有限,最多的用户集中在网站服务领域。

所以,总体来说阿里云的服务品种丰富,但是大部分体验一般,几次数据丢失、光缆断裂停止服务、IDC机房掉电停止服务的事情,使得阿里云受用户批评。

期望2016年,阿里云的产品和服务品质能够更多的提升,作为国内云计算领域的旗帜之一,阿里云应该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

 

腾讯云

腾讯云在2015年里进步很快,收入上也差不多3个亿,通过和一些国际知名软件厂商,例如IBMOracle等合作,使得腾讯云在企业市场领域也有了不错的进展,相信2016年腾讯云会更加注重企业云领域的投入,并获得不错的效果。

2014年底的时候,说腾讯云起步有点晚,但是,整个2015年腾讯云大刀阔斧的进行改变,以现在的势头来看,腾讯云将会在未来成为牵制阿里云的重要力量。

 

市场策略

腾讯云原来在游戏领域是很有影响力的,大量的网络、手机在线游戏运行在腾讯的平台上,腾讯云的独立可以很方便的吸引这些游戏开发商。对于腾讯云的起步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也是在2014年总结时特意提到过的。

2015年腾讯依靠游戏以及微商(微信开放平台)等吸引了大量个人用户和中小企业开发者,为腾讯云的营收贡献不小。了解到腾讯在游戏领域的收入和腾讯云在底层资源支撑方面的分成还有些不清不楚,所以在计算腾讯云营收时整个数据有些混乱。

腾讯云现在势头很猛,源于腾讯云的开放合作策略,下半年腾讯云推出的100亿元扶持计划,并声称80%-90%收入会分给合作伙伴,是很大的手笔。它联合了许多国外的大型软件厂商例如:IBMOracle等,把他们的软件架构在腾讯云之上进行服务,腾讯云也是Oracle云服务在中国落地的战略合作伙伴。这样的合作使得腾讯云在面相中大型企业销售云服务时,相比其他国内云服务商有一定优势。

 

产品和技术

目前,腾讯云提供的服务产品大约35种服务,除了基础的IaaSPaaS层服务之外,还涵盖了移动、视频、安全、监控等多种服务。合作伙伴提供的云服务大约是近千种的规模。

腾讯云的技术底蕴主要来源于游戏、社交、视频等互联网领域,在传统企业市场的征伐不是腾讯的长项,在多个项目上也直接和间接的碰到过腾讯云的参与。所以也对它们在企业市场的情况有些了解,例如:工商总局等。

2015年下半年的时候腾讯通过对IBMOracle等软件产品的打包,以及大量软件ISV应用产品的上线,使得腾讯云在企业市场领域也算有了不错的基础,在2016年,腾讯云能否在该领域腾飞起来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金山云

原本金山云在市场上一直不温不火,只是在游戏领域有不小的影响力。经过小米的投资和战略合作,使得金山云有了更多的底蕴。2015年的营收,也没得到准确的数字,估计在近亿元的规模吧。

 

市场策略

2015年金山云在合作伙伴神态建设方面也是卓有成效,1000多家游戏厂商加入合作伙伴计划,推出了800多款游戏产品。金山云确实把游戏云领域运营的相当不错。另外在视频云服务方面也有一些突破,可惜亮点不是很多。

从金山的发展规划上来看,金山要做的医疗云、政务云、大数据服务云等成效还不是很明显,这些领域要想突破金山云还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产品和技术

目前,金山云总共提供了17种左右的云服务产品,其中金山的云存储、游戏云还是值得称道的,用户量和市场影响力比较大。其他的云主机、云数据库等服务比较普通,就不值花笔墨去说了。金山云也提供了视频云和企业云等服务,例如:金山融合存储、云盘、私有云等。这些服务在整个公有云服务业界算不上太多亮点,用户量和市场影响力都有待加强。

 

UCloud

Ucloud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公有云服务创业公司,但是他的市场运作相当不错,在游戏领域有不少建树,曾号称”最懂游戏的云”。

 

市场策略

Ucloud2015年除了继续在游戏领域的拓展之外,在行业解决方案方面也有所加强,例如:O2O、电商、互联网金融、视频、移动社交等领域。

Ucloud另外一个比较大的动作就是在合作伙伴生态建设方面,也建立了类似云应用市场的“U市场”,到年底大概上线了几十家合作伙伴,近百个优秀应用。未来Ucloud将继续加强+U计划”,U市场侧重于互联网行业产品层面的合作,而“+U计划”将会与行业的ISV合作,积累更多传统行业、互联网+领域的经验、资源,提升对行业应用场景的理解和研发能力。

如果放到一起来对比,相比其他的大型公有云服务商而言是比较少,市场的影响力也有待加强。

 

产品和技术

目前Ucloud提供的云服务产品大概是15种,重点都集中在IaaS领域,以及存储相关服务领域。从的角度看,Ucloud提供的产品和技术实力方面值得称道的地方不多,但是在IaaS层面提供的产品种类比较全大概有10种左右,按照Ucloud自己的话说就是把“云OS”层做厚。

总体来说,UCloud在产品和技术传达给市场上的印象并不鲜明,不知道2016年是否会有些让人眼前一亮的服务产品出来。

 

网宿科技、蓝讯科技

网宿科技和蓝讯科技是比较类似的,都是在2000年前后成立的,专注IDC相关服务,在CDN服务领域是国内最大的两家服务商。在公有云领域他们确实算不上很值得说道的企业。

 

市场策略

这两家企业因为主营业务一致,都是CDN业务+IDC业务,所以放在一起说几句。国内很多公有云服务的CDN都和这两家企业合作,大型的公有云企业也开始自建CDN服务,所以对他们造成了冲击。

网宿科技也在考虑进入公有云服务领域,从而拓展云计算相关的营收。但是,感觉他们的魄力不足,动作也比较慢。云计算业务部一年前就要成立,到现在应该也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总经理的位置应该还是空缺的。

在这个发展快速、激烈竞争的云计算市场,网宿科技、蓝汛科技这样拖拉做法将使得他们在云计算领域取得大的进展难度越来越大了。

 

产品和技术

目前,这两家公司的公有云服务产品基本就是CDN,其他通用的IaaSPaaS等服务非常少或者几乎没有。网宿科技只有了简单的云主机、云备份和云监控的服务。蓝汛科技的云服务基本没有。

 

AzureAWS

 

亚马逊AWS、微软Azure是国际上的两个云计算巨头,以观点来看,这两家企业绝对是未来公有云服务领域的两个领导者。他们在国内也有一些落地的项目,所以在这里简单说两句,在中国具体营收的数据暂时也没有。

微软和世纪互联合作在国内落地,世纪互联提供数据中心,微软提供技术和服务,在2015年里面微软的Azure在国内的市场拓展还不错。销售和服务团队也很尽职,在2013年曾经试用过微软的Azure,所以定期总是收到来自世纪互联或者微软的销售电话,询问为什么后来不再用他们的服务,以及提供一些促销活动介绍。以微软在企业市场的底蕴,未来在中国的发展潜力是很大的,将来肯定能占领很大一块市场。

亚马逊AWS2013年的时候还是非常急切的在国内落地,但是到现在为止,亚马逊的AWS迟迟没有商用,只是在全国建立了三个孵化器,实在是很可惜。以亚马逊AWS的实力如果能够早早的进入中国,绝对能够占领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的重要一席之地,不会造成现在阿里云一家独大的局面,或许这正是中国政府想看到的局面吧,国家在下一盘大棋,不是我能懂的

 

×××

2015年,×××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发展得不错,在国内也有一定影响力了。收入方面×××一直也没有公布,不过号称是国内唯一盈利的公有云服务企业。对于这一点是不太相信的,以×××的1-2万的用户规模来看,营收不会很多,从行业的投入平均水平来看,很难达到盈亏平衡的。当然一切皆有可能,也许Richard真的能够把运营效率做的很好呢。

 

市场策略

2015年,×××花了不少精力做了国际化拓展、分公司筹建、合作伙伴的拓展以及面向金融领域的云计算项目推广、落地等。

×××在面相中大型企业的云计算项目销售做得还是有些成效,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以及泰康人寿这三个金融领域的客户在Devops领域采用了一些×××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也算是初有成效。

但是,这几个客户采用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主要都是以IaaS层的,还无法对这些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层面产生大的影响,×××在金融云项目落地开花方面的路还很长。也曾经在IBM这个蓝色巨人里面工作多年后离开,Richard创建×××时期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让我倍感亲切。在此,衷心祝愿×××能在2016年里做得更好。

 

产品和技术

目前,×××提供的云服务产品接近20个。2015年里,×××的产品品类也丰富了很多,每个月都会有新的服务产品上线。IaaS层面的服务是比较全了、PaaS服务层面的也有了不少内容,也算卓有成效,另外,通过软件合作伙伴也在SaaS领域上线了不少应用产品,整体上看,云服务产品的生态相对比较全面了,上线的合作伙伴应用数量还有待加强,目前只是几百个。

×××问题也还是存在的,因为×××的强项是IaaS领域的产品,其他的产品积累黑不是很够,虽然上线了不少大数据、云安全等各种产品,但是产品的成熟度不是很高,很多都是基于开源的解决方案修改后的标准化部署的,对于很多线上用户来说,吸引力不高、用户量也不大,这些都需要时间去改善。

Docker容器类的技术服务×××也有应用并上线服务,甚至Unikernal这种更新的技术也在研发中,说明×××对新技术跟进的还是很紧密的,只不过受限于资源投入和用户量,这些新的服务吸引力不够,用户暂时不是很买账。

因此,×××在产品和服务上还需要精雕细琢,目前可能把精力更多的放在产品和服务品类的数量方面。希望2016年能够在质量、用户体验以及实际带给用户的价值方面多做一些工作,这样才能真正留住用户。

 

百度云

百度云曾经被寄予厚望,以为会成为牵制阿里云的重要一枚棋子,结果却大失所望,整个2015年也没有太多值得书写的地方,就一个以云盘为核心的百度云和百度开放平台提供服务,影响力不大。

 

市场策略

百度其实有很好的基础,可惜在公有云领域战略不清晰,进展缓慢。2015年百度宣传的最多的就是他们的百度大脑、人工智能等,百度云更像一个支撑内部的平台。

百度开放平台有一些LBS、数据平台为主的服务,在中小企业用户和个人开发者中有些影响力,有些导航、移动应用等产品整合了百度地图和定位的服务。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百度也开始加强面相企业市场云计算服务的布局,正在规划和招聘人手,不知道2016年百度云是否会下决心在云服务领域做一番事业。

 

产品和技术

百度云提供了一些面向个人用户的云存储、通讯录同步、信息同步等功能。百度开放平台提供的服务也很有限,感觉只是给一些开发者做课题、做实验的地方,距离产品化的大规模推广还有很大的距离,除了百度地图相关的服务是个亮点。

 

其他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个影响力较大的公有云服务商之外,还有几个可以简单提一下。

 

七牛云存储

七牛在2015年里做的相当不错,七牛云存储从名字看就知道他很专注,到现在为止它提供的云服务产品只有三种:安全云存储、分发加速和数据处理,都是围绕数据存储、访问、处理为核心的。

就因为专注,七牛在2015年发展非常快,技术的积累带来了市场的突破,值得称赞。作为一家专注的创业公司,要对七牛云存储要点赞。

 

盛大云

去年就为盛大云的没落惋惜过,2015年也没什么起色,更显颓势,所以只能把它放到其他这里个类别里面了。估计明年就要从这个综述的文章中拿掉了。盛大云基本都用于支持内部了,值得说的实在不多。

 

新浪云

新浪云目前提供的服务大概是6款,云主机、云应用引擎等是最主要的。新浪云在2015年的发展不是很好,推出的面向企业的SME平台也没有太大成效。新浪云也是很可惜的,错过了20142015这快速发展的两年宝贵时光,没有取得好的成果。

 

京东云

京东云也在2015年调整了它们的战略,现在的京东云更多的支持京东内部及京东电商上面的合作伙伴。京东云转型想做中大型企业云市场,不过目前看成效也不是很明显。曾经在一个政府客户那里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京东云原本做了一个大数据相关的应用产品,客户的需求及设计方案都是京东的团队帮助写的。结果半年后要招标的时候,发现京东做这个产品的团队解散了。。。解散了。。。

估计这种事情在很多互联网公司中并不少见,中大型企业市场并不是那么容易进入的,毕竟互联网公司的主营业务并不是输出这些技术界方案,即使是腾讯云估计在进入企业市场的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困难。

 

Mopaas魔泊云

这是国内一个做PaaS服务的厂商,以Cloud Foundry为核心构建的PaaS服务,在PaaS领域也算有点名气,不过这个市场领域却是比较狭窄,发展空间和市场容量有限,对于魔泊云期待2016能开发些有亮点的商业模式出来。

 

Unitedstack有云

有云的创始人是来自于新浪云团队,建立有云之后在Openstack开源领域有不小的贡献,目前也有少量的公有云服务产品,但是主要的产品和服务内容,还是偏向于传统企业的私有云、混合云产品,也算国内稍微有点名气的云计算服务商吧。

 

中国联通云、中国移动云

这两家的情况和中国电信云类似,但是在营收和市场方面做得要比中国电信差不少,所以这里也就不多谈了。

 

鹏博士、世纪互联等

都是IDC向云计算的转型者,其核心还是IDC资源以及传统的IDC用户群体,世纪互联强在和IBM、微软的合作。要说真正在公有云领域的建树的话,IDC转型云服务做得最好的还是中国电信云。

 

以上一些云厂商的介绍是转载自网上的介绍,未经过实际调查,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