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最无聊的国庆里,读了上面这本书,也算收获。建议。感兴趣的project师。程序员一读。作者从现实的角度,系统的思考了我们职业和技术发展的路径和出路。在技术书泛滥的当下,有点清新。就是我们学技术,是干什么的。我们将去往何处。路径在哪?
http://blog.csdn.net/leezy_2000/article/details/39210881
摘录一些。同感的话:
增值、读书与大局观
单纯从达成某一目的而言,读书往往非是绝对必要条件。
秦始皇把书一把火烧了。刘邦项羽一样造反并取得胜利。
但读书无疑的能够加速一个
人增值的过程,记不得是谁说过:实践无疑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但仅仅靠实践来认知世界无疑
也是愚蠢的。这是很精辟的。除此之外,要想培养大局观,那就非读书不可。
每一个人的亲身经历,在大的时空背景中往往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截面,这一截面中绝不会
包括能够归纳出全部真理的事实,因此仅仅依赖于自身的实践也就必定限定了一个人的视野。
这一点随着一个人的责任范围变大往往会体现为一种制约和限制。所以培根讲:有实
际经验的人虽可以处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总体,运筹全局。却唯有学识方能办到。
即使从实践来看也是如此。要想培养出一种大局观。那就非读书不可。而大局观往往
是成为将帅之才的必要条件。
学什么?
那么从务实的观点上看。为什么去学习不能创生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去学习立马能够变现的东西。
这里最关键的就是聚焦,聚焦的根本则是要在限定时间范围内创生价值。从方法上讲,聚焦就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大小的区域。然后做深。
人生阶段,呵呵。40~50看过来: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人生就像个模板,小处还有偏差,大处却基本同样。
20~30 岁这个阶段能够讲是黄金时期,这个阶段里。家庭负担较小,能够自由支配的
时间较多。当然撞到了非常特别的、须要疯狂加班的公司仅仅能另算。
30 岁之后由于娃娃出生等,家庭上的时间开销添加,个人可支配时间变少。当中非常大
一部分人还有非常大可能会面对电视剧里常说的婆媳矛盾,让你每天心绪不宁。
40 岁之后,家庭琐事会进一步添加,典型的上有老下有小。
实在运气不好的自己也会
生点病---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胃病大概能够入选程序猿的三大职业病。
50 岁之后,时间上会再次解脱,但可惜的是自己也老了。时机不在。
项目管理者为什么要懂技术?
管理者是名义上的上级,但基本失去对现场的把握,全部的决策全然依赖于下属。
得力下属不在,各种决定就仅仅能靠瞎蒙,终于变成仅仅会沟通的管理者。
IT和年轻人:
IT 这个行业确实是年轻人更easy出头的行业,假设不信,去看看腾讯和银行高层的年龄吧。
一个企业兴起的时候往往会带着一批人走上成长的快车道。
正是由于这是个智力密集型行业,而且非常easy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因此一个人或几个
人往往能够用非常少的资本加上自己的努力撬动非常大的事业。这在重型机器、银行这类牵涉大
量资本、复杂营销的行业里是不可能的。
人这一生,跟对人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事情和观点的是非非常难评论,但无疑的它是值得职场中人思考的。
不良的心理暗示
这里事实上有个陷阱:越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的,那就越真的会怀才不遇。
。
总是期望公司百分百与自己的期望相符会导致全部的公司都能够抱怨。进一步导致工作状态变坏,并对自己造成损伤。
借势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
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引自《荀子·劝学》
获取职位所需经验与能力越高,引荐起的作用越大。
但无论从那个数据看。引荐自身已经成
为一种比較关键的换工作途径是一种没什么争议的事实。
相同能力的人。一个在社交网络中获得了较大的认可。一个处于封闭的环境中,那么无疑的前者会有更好的成长
空间。
毕业后工作
无论怎么说毕业2~3 年左右要考虑一次,由于毕业的时候终究是对这个行业了解的并不多,这个时候累积了一些技能,可能须要重现审视一下自己的人生方向。再选的时候要尽可能选值得自己长期工作的公司。或者值得信赖的公司或者创业题目十分吸引自己的公司都能够。
这个时候要尽可能忽视短期利益驱动。比方单纯由于添加了几百块
钱而换个工作。
提升价值
对于技术方向上的程序猿而言,走向上述这类价值高地本身能够有两种方法:
一是达到一定高度横向展开。比方:编程语言。(金融)业务逻辑。外语,网络知识
等组合在一起就能够成为一个高地,这里面编程语言上一个人可能不如天才程序猿,业务逻
辑上可能不如银行员工,外语可能不如专职翻译,但每多一重过滤,就会导致高地的海拔拔
高一分,终于转换为稀缺性。
一是彻底的专家型道路。
有的岗位可能不须要把面扩的非常宽,比方做TTS。OCR 的算
法,有些人甚至编程语言都可能不是了解的非常熟。但确实能够是某一方面的专家。这相同是
一种价值高地。在这个方向上。一旦真的达到一定高度,那就不是单纯的累积数量能够超越
的。
比方:觉得100 个或多少个平凡的科学家等价于一个爱因斯坦无疑的是愚蠢的。
无论是那种方向。终于都要达成这样一种效果:你能够完整的搞定一件非常有商业价值
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大多数人搞不定。
走在技术大潮的前面或里面
以当下而论,无疑的移动client和互联网要比传统的PCclient来的更有吸引力。编程语言太基础了。壁垒太低。这时候须要把自己考量的单位适当放大
一点,英文中经常使用Tech Stack 这个词来描写叙述这一组技术。
比方说: LAMP(Linux+Apache +MySQL+Perl/PHP/Python) 能够是一种考量单位。
Windows 编程+ASP.NET 也能够是一种考量单位,大数据处理相关种种也能够是一种考量单
位。
选择
我个人觉得未来开源Tech Stack会逐渐取得优势。在Quora(quora.com)和High Scalability(highscalability.com)上,我们能够查找到国外大部分新兴的、市值超过10 亿美元Web2.0 站点的技术架构,如:Flickr,Pinterest,Instagram 等。假设用心来读这些技术架构,就会发现他们一个根本的共同点:他们都是基于开源技术构建的。
这样的不约而同的选择背后有一定的必定性。当希望一定的定制性而且不愿意支付高额成本时开源Tech Stack 差点儿是一种唯一的选择。尤其是当开源的技术有越来越多成功实例的时候。这样的优势就越来越明显。
假设非要在client(iOS,Android,WinRT)和互联网中选择。我个人觉得互联网比client更有优势。
在职场中无疑的与个人直接关联的是公司
牛顿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假设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由于我站在了巨人的
肩上。
选择在什么样的公司里工作,差点儿等价于选择站在什么人的肩膀上。
再形象点讲就是
选错了公司等价于输在起跑线上。
还有一点是有的子行业处在成熟期。发展相对平缓。而有的子行业则处在告诉发展期,
发展非常迅速。
后者机会很多其它。年轻人尤其是easy在全新的领域出头。这是由于在全新的领域
中没有既定的利益格局,全部人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杰克•韦尔奇在《赢》里面这么说:
我们的战略事实上是有更加明白的方向,即GE 将要逐渐放弃那些已经成为大众化产业
的领域。而很多其它转向创造高价值的技术性产品,或者是转向销售服务而不是实物的产业。
而我的建议是,当你思考战略的时候,要考虑反大众化的方向。要尽量创造与众不同
的产品和服务,让顾客离不开你。
把精力放在创新、技术、内部流程、附加服务等不论什么能使
你与众不同的因数上面。
工作单位选择
对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平衡能够从四个维度上进行考察:收入、发展、安稳和兴趣。
收入、发展、安稳和兴趣这四个维度所导致的可能选择往往是矛盾的。但假设非要给
这四个因素按权重排个优先级的话,更合理的结果是:兴趣>发展>赚钱和安稳。
年纪越小,未来越重要,没有个人价值的提高,未来既不会赚到钱,也不会安稳。
关于创业
创业的话题一直非常火,戴志康这类的故事更是能够激励一大批年青的程序猿,使他们
有创业的梦想。
非常多人也在非常多场合鼓舞年轻人开创自己的事业,但对此我的观点则与主流
相反。我觉得大多程序猿并不适合创业。而更适合走李云这类道路。道理非常easy,赌博能够。
但要输得起。在考虑创业前,在考虑巨大收益前,要考虑自己是不是付得起创业的基本代价。
非常大一部分人的经济基础事实上是薄弱的,从家庭总体来看个可能是像在负债经营,在这样一
种前提下走戴志康这类道路。冒的风险太大了。由于无论怎么说,创业成功始终是低概率的
事情。
从这个角度看,在人生这个舞台上,年轻的时候一个人所扮演的角色是带着面具的,
仅仅有財务自由后的演出才是本色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