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的感情,最终形成精神和意识;低级的感情,只能沦为脾气和情绪。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往往用到一个词“falling”。就好像一个人在路上行走,他没有注意到前方一个打开的井盖,然后他突然坠落。而坠落,是意外,仿佛是不受人控制,是没经过我们的同意就发生的。

fall

struck

crushed

swoon

burn

crazy

sick

ache

break


而smitten,则可以解释为”grievously or disastrously stricken or afflicted” 或者“very much in love”。


当人们在描述一段感情经历时候的种种比喻,似乎与极端暴力或者疾病相关。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神经化学的角度,爱和某些心理疾病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开。一项研究通过血液测试证明,恋爱时血小板5-羟色胺转运体会发生改变。刚恋爱的人体内的血清素水平和那些被诊断为患有某些心理疾病的人血清素水平非常相似。而大多数人刚开始恋爱时候都会这样。而大多数人的心理往往会认为,在爱里所受的折磨与痛苦是应得的。因为如果能够感受到痛苦,就能证明爱的有多深。但这样的思维是不正确的,没有任何一条理论说,痛苦会换来同等的奖赏。


人们往往希望爱情是热烈的,又希望它永不消逝。这本身就是一种悖论。而要调协这个矛盾,要么改变我们的文化,要么改变我们的期待。如果我们能够在心态上更宽容和慷慨,慢慢走向它,而不是任由它坠落。从自身控制它,而不是任由其他因素影响。


以下是我对于维持两个人稳定关系的一些Tips:


接受它的普遍规律


张爱玲写过,“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

我很喜欢《Someone like you》里的一句歌词“Sometimes it lasts in love, but sometimes it hurts instead.”


任何一段感情都有它的狂浪涌起和风平浪静。任何一段关系都有热烈和平淡,欣喜和低落的交替。只要接受它的客观规律就好,对一段关系有着良好的心态正是关键所在。这样一来,当你觉得它开始平淡无奇或者引发矛盾的时候,你就会接受和宽容所发生的一切,会想着如何去修复、促进和完善。而不是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立刻脑子里就想着“是不是我们本来就不适合?” 或者“好难过啊,不想继续下去了”这类念头。从而误认我们自己选错了伴侣。


没有两个人生来就是合适或者不合适的,只有愿意磨合和不愿意磨合的。而我们应该做的是,提醒自己双方非常合适。


一个人能理解另外一个人,从来不是因为你客观了解了对方多少,而是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在相互作用。而这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就需要从漫长的时光里沉淀和汲取。我越来越觉得,那更像是一种天赋,只在这一个人身上拥有的奇迹。


削减期望


两人关系中,期望常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这是要求别人顺从我们的意志。


以马内利修女说,“每个人都期待按自己的方式被爱,每个人都希望另一半能够对自己的期待作出反应。因此,许多爱情关系不过是一些自身出发并且回到自身的行动。”


别一味地奢求对方读懂我们的心思。尽可能将自己的言语表达清楚。


错误的见解和信念,是我们的妄想中最具破坏力的。对他人的索求,成为恐慌;对他人的期许,成为失望;对他人的依赖,成为伤痛;对他人的侵占,成为禁锢。与之相反的是,对他人的容纳,成为安宁;对他人的放手,成为自由;对他人的付出,成为获得;对他人的怜悯,成为宽恕。


我们在这种以爱为名却以人性冲突来获得成长的挑战中获得实践。


懂得缓和 但避免冷战


沟通在任何一段关系中都显得尤为重要。而它也着实是一门艺术。


当对方生气的时候,你知道他说的都是气话,因此也就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就可以了,不必迎头赶上去顶真。你要想想,眼前人是你最爱的人诶,俨然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是分享每日琐碎,共同经历喜怒哀乐的人。若要和最爱的人就某个小问题争论个你死我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两个人中总有一个人需要先妥协,先安抚,待两人冷静下来之后再讲道理。


而它的极端,却很容易发展成冷战。实话说,我真的非常特别极度不喜欢冷战这种方式。当对方不给任何回音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就会响起各种各样的声音,你小心翼翼,同时觉得神经紧绷,你开始害怕,不安和揣测,你开始幻想着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如果两个人都仍然希望能够将生活继续下去,应该在平复自己情绪之后,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虽然刚刚我很生气,但是现在我已经好啦。我们继续走吧。” 而不是一句话都不说,放不下自尊心,还吊着对方的胃口。


绝对占有 相对自由


你已经明确知道这个人是属于你的,因此你可以给自己和对方一定的私人空间。


可以各自去做各自喜欢的事,然后再分享各自的感受与心得。因为我们需要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别人愿意相处的人。


我们都知道,距离产生美。而它确实有科学依据。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我们只会注意到自己身边没有的东西。一旦它们全部都归我们所有,它的存在感会变成零。如果对方整体都在你身边,你往往会将他当作空气。


一个调查表明,关于“你什么时候最喜欢和爱人在一起?”这个问题,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身份的人的回答,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不外乎是“是爱人不在身边的时候” “是分开的时候或小别重逢时”,也就是,当我运用我的想象力,想象和我的爱人在一起,而他却不在的时候。


而另有一组回答,“当他在录影棚工作”、“在舞台上表演”、“当他在做正经事的时候”。当我看到我的爱人光芒四射又自信的时候,最想和他在一起。


也就是说,当我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看我的爱人时,那个我熟悉和相知的人,还带有点神秘、惊喜、难以捉摸。而这样的距离则构成了期望的桥梁,反而使得关系更加紧密。






语言学家马克强森和乔治徕卡芙在《我们赖以生存的比喻》里提到这样一个观点:“Love as a collaborative work of art.”


爱是两人合作创造的艺术。我很喜欢这个比喻。


创造艺术,需要努力,妥协,耐心,共同目标。这个想法与我们对恋人长期的承诺是一致的。


而那些赢得或者失去谁的感动和爱慕,根本不是爱。可是很多人却把它们错当成爱。


爱应该是一场美学体验,是不可预测的,是有创造性的,是需要交流和规则。这会让人充满笃定的力量与信任。因为此时此刻,你不只思考到你自己,而是你开始思考能够给予一些什么。爱不会自己成为艺术品,而是你们共同决定了它存在的样子。


微信公众号:

高级的感情,最终形成精神和意识;低级的感情,只能沦为脾气和情绪。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级的感情,最终形成精神和意识;低级的感情,只能沦为脾气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