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vue开发实战0——Electron-vue入门

原文首发于我的博客,欢迎点击查看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

前言

前段时间,我用electron-vue开发了一款跨平台(目前支持Mac和Windows)的免费开源的图床上传应用——PicGo,在开发过程中踩了不少的坑,不仅来自应用的业务逻辑本身,也来自electron本身。在开发这个应用过程中,我学了不少的东西。因为我也是从0开始学习electron,所以很多经历应该也能给初学、想学electron开发的同学们一些启发和指示。故而写一份Electron的开发实战经历,用最贴近实际工程项目开发的角度来阐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预计将会从几篇系列文章或方面来展开:

  1. electron-vue入门
  2. Main进程和Renderer进程的简单开发
  3. 引入基于Lodash的json database——lowdb
  4. 跨平台的一些兼容措施
  5. 通过CI发布以及更新的方式
  6. ...(想到再写)

说明

PicGo是采用electron-vue开发的,所以如果你会vue,那么跟着一起来学习将会比较快。如果你的技术栈是其他的诸如reactangular,那么纯按照本教程虽然在render端(可以理解为页面)的构建可能学习到的东西不多,不过在main端(electron的主进程)应该还是能学习到相应的知识的。

Electron简要介绍

一开始学习electron的时候,我被官网文档密密麻麻的概念所镇住了:

概念太多,没有办法一下子接受。所以我自己学习完electron开发后,做了一张图。来看看图理解一下什么是electron,以及它包括了啥:

图解

electron由Node.js+Chromium+Native APIs构成。你可以理解成,它是一个得到了Node.js和基于不同平台的Native APIs加强的Chromium浏览器,可以用来开发跨平台的桌面级应用。

它的开发主要涉及到两个进程的协作——Main(主)进程和Renderer(渲染)进程。简单的理解两个进程的作用:

  1. Main进程主要通过Node.js、Chromium和Native APIs来实现一些系统以及底层的操作,比如创建系统级别的菜单,操作剪贴板,创建APP的窗口等。
  2. Renderer进程主要通过Chromium来实现APP的图形界面——就是平时我们熟悉的前端开发的部分,不过得到了electron给予的加强,一些Node的模块(比如fs)和一些在Main进程里能用的东西(比如Clipboard)也能在Render进程里使用。
  3. Main进程和Renderer进程通过ipcMainipcRenderer来进行通信。通过事件监听和事件派发来实现两个进程通信,从而实现Main或者Renderer进程里不能实现的某些功能。

进一步介绍

说完了electron的组成和需要我们开发的部分,来说说它的优缺点。

优点:

  1. 从上述介绍可以发现,除了不同平台Native APIs不同以外,Node.js和Chromium都是跨平台的工具,这也为electron生来就能做跨平台的应用开发打下基础。
  2. 开发图形界面前所未有的容易——比起C#\QT\MFC等传统图形界面开发技术,通过前端的图形化界面开发明显更加容易和方便。得益于Chromium,这种开发模式得以实现。
  3. 成熟的社区、活跃的核心团队,大部分electron相关的问题你可以在社区、github issues、Stack Overflow里得到答案。开发的障碍进一步降低。

缺点:

  1. 应用体积过大。由于内部包装了Chromium和Node.js,使得打包体积(使用electron-builder)在mac上至少是45M+起步,在windows上稍微好一点,不过也要35M+起步。不过相比早期打包体积100M+起步来说,已经好了不少。不过解压后安装依然是100M+起步。
  2. 受限于Node.js和Native APIs的一些支持度的问题,它依然有所局限。一些功能依然无法实现。比如无法获取在系统文件夹里选中的文件,而必须调用web的File或者node的fs接口才可以访问系统文件。
  3. 应用性能依旧是个问题。所以做轻量级应用没问题,重量级应用尤其是CPU密集型应用的话很是问题。

electron-vue的简要介绍

由于我自己是Vue的技术栈,所以就想在electron里使用vue。而vue只是在renderer进程里使用的框架,不涉及到main进程。如下图:

因此react、angluar以及其他的前端开发框架同样适用。

不过想要做到把vue和electron结合起来并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为了方便开发,我使用的是electron-vue,这个是开发者SimulatedGREG参考vue-cli的webpack模板骨架搭建的electron和vue结合的开发脚手架。由于我对于vue-cli非常熟悉,所以上手electron-vue非常容易。相比很多其他的教程或者其他electron+前端开发框架的组装方案,electron-vue给我感觉最好的是如下:

  1. 只有一个package.json。而大部分其他的项目结构依然在使用两个package.json来应对main进程和renderer进程的依赖库。
  2. 内建完整的vue全家桶,省去再次配置vue-router和vuex的一些初期操作。
  3. 内建完整的webpack开发、生产等配置,开发环境舒适。
  4. 内建完整的开发、构建等npm scripts,使用非常方便。
  5. 内建完整的Travis-ci、Appveyor配置脚本,只需少数修改就能做到利用CI自动构建的应用发布。
  6. 完善的文档,清晰的项目结构。

大体的项目结构如下,根据选择的不同设置结构会有所不同:

my-project
├─ .electron-vue
│  └─ .js files
├─ build
│  └─ icons/
├─ dist
│  ├─ electron/
│  └─ web/
├─ node_modules/
├─ src
│  ├─ main # 主进程
│  │  ├─ index.dev.js
│  │  └─ index.js
│  ├─ renderer # 渲染进程
│  │  ├─ components/
│  │  ├─ router/
│  │  ├─ store/
│  │  ├─ App.vue
│  │  └─ main.js
│  └─ index.ejs
├─ static/
├─ test
│  ├─ e2e
│  │  ├─ specs/
│  │  ├─ index.js
│  │  └─ utils.js
│  ├─ unit
│  │  ├─ specs/
│  │  ├─ index.js
│  │  └─ karma.config.js
│  └─ .eslintrc
├─ .babelrc
├─ .eslintignore
├─ .eslintrc.js
├─ .gitignore
├─ package.json
└─ README.md
复制代码

可以看到我们主要关注的两个文件夹:src/mainsrc/renderer分别对应的是main进程和renderer进程。我们的开发大体上也是围绕这两个文件夹展开。

electron-vue安装

参考electron-vue官方的文档给出的说明,搭建electron-vue的脚手架非常方便,使用vue-cli来安装它的模板即可:

# 如果你没有vue-cli的话需要全局安装
npm install -g vue-cli
# 然后使用vue-cli来安装electron-vue的模板
vue init simulatedgreg/electron-vue my-project

# 安装依赖
cd my-project
yarn # or npm install
# 进入开发模式
yarn run dev # or npm run dev
复制代码

如果你是windows用户,在安装期间遇到了关于node-gyp、C++库等方面的问题的话,请参考官方文档给出的解决办法。

如果上述都没有问题,那么你将会看到如下界面:

总结

作为开篇,内容不多。不过把东西说清楚是必须的。对于electron开发其实是有两种声音的:

  1. 很简单,不过就是web开发换了个壳
  2. 很难,需要了解很多原生的概念,不知道要怎么入手

其实从本文介绍完,你应该要有一个粗略的认识。electron的开发其实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是main进程的相关开发,一个是renderer进程的相关开发。对于renderer进程的开发对于大多数前端开发人员来说不难。main进程的相关开发,如果你想要把electron的main进程的所以特性都学一遍、都用一遍,确实是需要不少时间的。不过如果是从需求出发,从工程本身的需要出发,那么只需要用到的时候再去学习即可。不过要对Node.js能做到的事有个概念——它并不是万能的。

下一篇文章将会正式开启electron的开发,如果你对此有兴趣不妨关注本系列的进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Electron-vue开发实战0——Electron-vue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