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学习笔记 (三):阿里云游戏业务实战

本人一直做业务开发,不曾了解过运维知识,因为要对一个项目的技术部分负责,开发业务的同时还需要思考系统层面的事情,团队人数又少,不得不采用k8s这种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的工具。本文是在阿里云kubernetes部署游戏业务的实战笔记,不涉及k8s原理等深层知识。我学习k8s的时间也比较短,如有理解错误的地方,还望海涵。

目标

我们游戏按照业务逻辑划分,服务器可分为三种类型,前端服务器(客户端直接进行连接的)、后端服务器(只负责处理各种游戏逻辑不提供连接)、任务服务器(各种cron、job任务),其中前端服务器按照功能划分为http短连接服务器和socket长连接服务器,后端服务器按照业务划分 例如matching匹配服务器。

在部署这些服务器的同时,我需要使用kubernetes达到的目标有:

  • 对于每种类型的服务器,需要同时存在若干个版本
  • 对于无状态服务器如http、cron可以比较方便的更新、回滚
  • 对于有状态服务器如socket、matching可以业务无间断的进行更新、回滚,用户不会掉线、无感知
  • 可以进行灰度发布
  • 当服务器的负载变化时,能够自动伸缩服务器数量
  • 当服务器异常宕机时,能够自我修复

准备Docker镜像

  1. 使用阿里云容器镜像服务准备好docker远程仓库
  2. 在应用(服务器代码)准备好之后,使用Docker构建镜像,并打上版本号,Push到远程仓库(这一步骤可以通过Jekins自动完成,后续实践的时候会更新文档,目前就以手工进行)

部署应用

类似于web前端框架中的命令式(jquery)与声明式(react),我对k8s有一种理解与之类似:我们只需要通过配置文件“告诉”k8s我们想要的最终结果就行,中间的过程无须再关心,k8s会以各种机制保证这一结果

  1. 因为使用的Docker远程仓库是私有仓库,部署应用时就需要添加imagePullSecrets,首先使用kubectl在default命名空间里创建secret,如需指定命名空间添加 -n参数,后面命令类似
kubectl create secret docker-registry yourSecretName --docker-server=xxx.cn-hangzhou.aliyuncs.com [email protected] --docker-password=xxxxxx [email protected]
复制代码
  1. 根据服务器的特点创建部署yaml文件
  • http 无状态应用
api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 kubectl api的版本
kind: Deployment # kubernetes的资源类型 对于无状态应用 Deployment即可
metadata:
    name: http-prod-1.0.0000 # 部署的名称 不能重复 因为我需要多个版本共存因此使用 名称-环境-版本号的命名方式
spec:
    strategy:
        rollingUpdate: # 滚动更新策略
            maxSurge: 10% # 数值越大 滚动更新时新创建的副本数量越多
            maxUnavailble: 10% # 数值越大 滚动更新时销毁的旧副本数量越多
    replicas: 3 # 期待运行的Pod副本数量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 自定义标签
                serverType: http
                env: production
                version: 1.0.0000
        spec:
            containers:
                - name: httpapp
                  image: yourDockerRegistry:1.0.0000
                  readinessProbe: # 一种健康检查决定是否加入到service 对外服务 当接口返回200-400之外的状态码时,k8s会认为这个pod已经不可用,会从Service中移除
                      httpGet:
                          scheme: HTTP # 支持http https
                          path: /
                          port: 81
                      initialDelaySeconds: 10 # 容器启动多久后开始检查
                      periodSecods: 5 # 几秒检查一次
                  env: # 镜像启动时的环境变量
                      - name: DEBUG
                        value: 'ccgame:*'
                      - name: NODE_ENV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env'] # 从labels中读取env
                      - name: HTTP_PORT
                        value: '80'
                      - name: SERVER_PORT
                        value: '80'
                      - name: HEALTHY_CHECK_PORT
                        value: '81'
                      - name: SERVER_TYPE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serverType'] # 从labels中读取SERVER_TYPE
                      - name: NATS_ADDRESS
                        value: 'nats://xxx:xxx@nats:4222' # 使用的消息队列集群地址
                      - name: VERSION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version'] # 从labels中读取version

            imagePullSecrets:
                - name: regsecret
复制代码

创建对应的service

apiVersion: v1 # kubectl api的版本
kind: Service # kubernetes的资源类型 这里是Service
metadata:
    name: http-prod-v100000 # 服务的名称 不能重复 不能有. 因为我需要多个版本共存因此使用 名称-环境-版本号并去掉.的方式命名
spec:
    type: ClusterIP # service的类型 ClusterIp类型 只有Cluster内部节点和Pod可以访问 NodePort Cluster外部可以通过:访问 LoadBalancer负载均衡
    selector: # 匹配pod的标签与上文Deployment中的labels一致
        serverType: http
        env: production
        version: 1.0.0000
    ports:
        - protocol: TCP # 只有TCP 或 UDP
          port: 80 # 服务 监听的端口
          targetPort: 80 # Pod 监听的端口 对应上面的Deployment中的HTTP_PORT
复制代码

创建对应的ingress(路由)对外提供服务

api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 kubectl api的版本
kind: Ingress # kubernetes的资源类型 这里是Ingress
metadata:
  name: https # 路由的名称
spec:
  rules:
    - host: xx.xxxx.com # 域名
      http:
        paths:
          - backend:
              serviceName: http-prod-v100000 # 转发的服务名
              servicePort: 80 # 转发到服务的哪个端口 对应上文的service port
            path: / # 匹配路径
  tls: # 开启tls
    - hosts:
        - xx.xxxx.com
      secretName: yourSecretName # 证书 可通过 kubectl create secret generic yourSecretName --from-file=tls.crt --from-file=tls.key -n kube-system创建
status:
  loadBalancer:
    ingress:
      - ip: x.x.x.x # 负载均衡的ip下文会讲
复制代码

此时已经可以通过域名进行访问了,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最终状态”,而具体实现细节以及如何维持这个状态不变,我们无需再关心

为何不直接使用Service对外提供服务?

其实我们只需要把Service的类型改成LoadBlancer,阿里云(其他云服务商类似)会给Service添加一个监听的nodePort,再自动创建一个负载均衡,通过tcp转发到Service的nodePort上(这地方阿里云有个bug每次更新Service它都会把转发类型改成tcp),可想而知,当我们的Service越来越多时,nodePort的管理成本也就越来越高, k8s提供了另外一个资源解决这种问题,就是Ingress

Ingress工作机制

Ingress其实就是从 kuberenets 集群外部访问集群的一个入口,将外部的请求根据配置的规则转发到集群内不同的 Service 上,其实就相当于 nginx、haproxy 等负载均衡代理服务器,我们直接使用Nginx也可以达到一样的目的,只是nginx这种方式当添加、移除Service时动态刷新会比较麻烦一点,Ingress相当于都给你做好了,不需要再次实现一遍,Ingress默认使用的Controller就是nginx。

Ingress controller 可以理解为一个监听器,通过不断地与 kube-apiserver 打交道,实时的感知后端 service、pod 的变化,当得到这些变化信息后,Ingress controller 再结合 Ingress 的配置,更新反向代理负载均衡器,达到服务发现的作用。

配置Ingress

可以通过annotations注解的方式告诉Ingress你的配置,例如:如果你使用的是Nginx-Ingress-Controller,可以通过nginx.ingress.kubernetes.io/cors-allow-origin: *来配置cors,和配置Nginx几乎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一样而已。

所有的Nginx-Ingress-Controller的注解可以在这里查询 传送门

可以进入nginx-Ingress-controller的pod中,添加一些注解,更新,会看到nginx重新生成了配置,并“重新启动”,对比注解和nginx.conf 很快就能理解Ingress

Ingress灰度发布

可以通过添加注解nginx.ingress.kubernetes.io/service-match: 'test-svc: header("Version", "1.0.0000")',来进行灰度发布,比如匹配 request headers中Version=1.0.0000的流量转发到test-svc,可以匹配header、query、cookie,同时还可以配置权重等,例如修复问题时只把10%的流量切进来,待问题验证得到解决后再设置100。

我们每次游戏前端发布版本都会在header中添加一个Version参数,我设置灰度发布之后就可以把特定前端版本的流量自由的切到某个特定的服务中,比较灵活。

滚动更新

当不需要灰度发布时,仅仅需要对某个Service的pod进行更新,只需要更改上文Deployment中镜像版本即可,当k8s检测到template字段更改时,会根据设置的rollingUpdate strategy策略进行滚动更新,对于http这种无状态的服务,也能达到业务不间断更新

  • 长连接 有状态应用

无状态: 该服务运行的实例不会在本地存储需要持久化的数据,并且多个实例对于同一个请求响应的结果是完全一致的

有状态:和上面的概念是对立的了,该服务运行的实例需要在本地存储持久化数据,比如socket长连接

apiVersion: apps/v1beta1 # kubectl api的版本
kind: StatefulSet # kubernetes的资源类型 对于有状态应用选择StatefulSet
metadata:
    name: connector-prod-v100000 # 部署的名称 不能重复 因为我需要多个版本共存因此使用 名称-环境-版本号的命名方式
spec:
    replicas: 3 # 运行的Pod副本数量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 自定义标签
                serverType: connector
                wsType: socket.io
                env: production
                version: 1.0.0000
        spec:
            containers:
                - name: connectorapp
                  image: yourDockerRegistry:1.0.0000
                  readinessProbe: # 一种健康检查决定是否加入到service 对外服务
                      httpGet:
                          scheme: HTTP # 支持http https
                          path: /
                          port: 82
                      initialDelaySeconds: 10 # 容器启动多久后开始检查
                      periodSecods: 5 # 几秒检查一次
                  env: # 镜像启动时的环境变量
                      - name: DEBUG
                        value: 'ccgame:*'
                      - name: NODE_ENV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env']
                      - name: WS_PORT
                        value: '80'
                      - name: HEALTHY_CHECK_PORT
                        value: '82'
                      - name: SERVER_TYPE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serverType']
                      - name: WS_TYPE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wsType']
                      - name: NATS_ADDRESS
                        value: 'nats://xxx:xxx@nats:4222'
                      - name: VERSION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version']
# 对于StatefulSet k8s会在metadata.name中自动加上一个序号,从0开始,如connector-prod-v100000-0,connector-prod-v100000-1
                      - name: SERVER_ID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name

            imagePullSecrets:
                - name: regsecret
复制代码

Service和Ingress与无状态http应用基本一致,参照上文部署即可。全部部署完成后,观察k8s后台可以看到,有name分别为connector-prod-v100000-0、connector-prod-v100000-1、connector-prod-v100000-2的三个pod正在运行,后面的 -n是由于资源类型设置为StatefulSet k8s自动加上的以作区分。

在容器中获取pod信息

一般来说对于StatefulSet 我们可能会在容器内知道这个pod的name,这时候就可以采用类似于上面的方法,通过valueFrom fieldPath: metadata.name把pod name信息注入到容器的环境变量中,这种特殊的语法是Downward API,帮助我们获取许多pod的信息,可参照传送门进行学习

滚动更新

对于StatefulSet 默认的滚动更新策略是OnDelete, 也就是当这个pod被删除后,k8s再次创建时会更新镜像。即使我们改变这个策略,那么可以直接对齐进行更新吗?对于大多数StatefulSet是不太合适的(比如pod上面有用户的长连接 如果直接更新用户会断线 影响体验),或者说对于StatefulSet的滚动更新一直都是个很复杂的话题,所以如果要更新,推荐使用灰度发布

灰度发布的过程与上文http一致,对于我们的业务来说,用户的下一次连接会切到指定的版本上

  • matching 后端有状态应用

因为后端服务器不需要外界的访问,所以创建一个StatefulSet 启动后端微服务就可以,启动后会监听消息队列进行处理并返回数据

apiVersion: apps/v1beta1 # kubectl api的版本
kind: StatefulSet # kubernetes的资源类型
metadata:
    name: matching-v100000 # 部署的名称 不能重复 因为我需要多个版本共存因此使用 名称-环境-版本号的命名方式
spec:
    replicas: 1 # 运行的Pod副本数量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serverType: matching
                env: production
                version: 1.0.0000
        spec:
            containers:
                - name: matchingapp
                  image: yourDockerRegistry:1.0.0000
                  readinessProbe: # 一种健康检查决定是否加入到service 对外服务
                      httpGet:
                          scheme: HTTP # 支持http https
                          path: /
                          port: 80
                      initialDelaySeconds: 10 # 容器启动多久后开始检查
                      periodSecods: 5 # 几秒检查一次
                  env: # 镜像启动时的环境变量
                      - name: DEBUG
                        value: 'ccgame:*'
                      - name: NODE_ENV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env']
                      - name: SERVER_TYPE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serverType']
                      - name: HEALTHY_CHECK_PORT
                        value: '80'
                      - name: NATS_ADDRESS
                        value: 'nats://xxx:xxx@nats:4222'
                      - name: SERVER_ID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name
                      - name: VERSION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version']
            imagePullSecrets:
                - name: regsecret

复制代码

RPC设计

可以看到,我把许多POD信息注入到了容器中

  • 环境变量SERVER_ID是名称-环境-版本号-序号命名的可以选择某一个服务器;
  • 环境变量SERVER_TYPE可以选择某一类型的服务器;
  • 环境变量VERSION可以选择某一版本的服务器。

因此就可以通过类似于标签选择的方式发送和接受消息队列,例如:

在代码中获取环境变量

    get SERVER_ID() {
        return process.env.SERVER_ID;
    }
    
    get VERSION() {
        return process.env.VERSION || 'latest';
    }
    
    get SERVER_TYPE() {
        return process.env.SERVER_TYPE;
    }
复制代码

如果想匹配某一个服务器:

    @MessagePattern({ serverId: Config.SERVER_ID, handler: 'some_string' })
    async rpcPush(d: PushDto) {
        // some code ...
    }

复制代码

如果想匹配某一类型的所有服务器:

    @MessagePattern({ serverType: Config.SERVER_TYPE, handler: 'boardcast' })
    async boardcast(d: BroadcastDto) {
        // some code ...
    }
复制代码

在其他应用内发送rpc(如在http应用内调用matching应用),按照上面的标签格式发送消息即可:

this.rpcService
    .doRPC(
        {
            // rpc messagepattern
            serverId: 'matching-v100000-0',
            handler: 'user_join_matching',
        },
        {
            // some data ...
        },
    )
复制代码

长连接客户端发送rpc

和前端同学约定,在socket请求中按照event字段分为4个类型:Push、Notify、Request、Response

Request-Response

客户端主动发起,要求有回应,类似于http:

    export class GatewayMessageDto implements GateWayMessage {
    
        // 客户端发送的数据
        data: any;
    
        // 路由请求字符串 用来根据业务选择服务器 发起rpc
        @IsString()
        route: string;
    
        // 路由请求时间戳,在REQUEST下会带上
        @IsNumber()
        @IsOptional()
        timestamp: number;
    
        // 服务器版本号
        @IsString()
        @IsOptional()
        version: string;
    }
复制代码
    @SubscribeMessage(EventType.REQUEST)
    async onRequest(socket: any, message: GatewayMessageDto) {
    
        // 按照业务逻辑最终生成 消息队列的 pattern和 data
        const result = await this.rpcBack(socket, message);
        
        // 返回时间戳和路由字符串 客户端会做 request-response的匹配
        socket.emit(EventType.RESPONSE, {
            route: message.route,
            timestamp: message.timestamp,
            data: result,
        });
    }
复制代码

Notify-Push

客户端主动发起,不要求回应

    @SubscribeMessage(EventType.NOTIFY)
    async onRequest(socket: any, message: GatewayMessageDto) {
    
        // 按照业务逻辑最终生成 消息队列的 pattern和 data
        this.rpcBack(socket, message);
    }
复制代码

在服务器需要回应的地方发送PUSH事件

   socket.emit(EventType.PUSH, { //some data });
复制代码

对于处理消息会发送到哪个后端服务器,写一个路由函数发起rpc即可

"灰度发布"

同理,有状态后端服务器也不适用滚动更新,因为会丢失业务信息。因为后端服务器外界不可访问,也不能用Ingress路由灰度发布的方式来更新,怎么办呢?

其实按照上面的rpc设计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例如现在匹配服是1.0.0000版本,如果想要发布1.0.0001版本,只需要部署一个matching-v100001的应用,客户端在配置文件里把Version改成1.0.0001,那么下一次请求就会匹配到matching-v100001的应用上,这样可以根据客户端配置随时切换服务器版本号,达到了灰度发布的效果。

  • cron 定时任务
apiVersion: batch/v1beta1 # kubectl api的版本
kind: CronJob # kubernetes的资源类型 这里选择CronJob 如果不需要定时选择Job
metadata:
    name: test-cron
spec:
    schedule: '0 0 * * *' # 每天晚上执行一次 cron表达式
    jobTemplate:
        spec: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serverType: cron
                        env: production
                        version: 1.0.0000
                spec:
                    containers:
                        - name: cronapp
                          image: yourDockerRegistry:1.0.0000
                          args:
                              - npm
                              - run
                              - start:testCron
                          env: #
                              - name: DEBUG
                                value: 'ccgame:*'
                              - name: NODE_ENV
                                valueFrom:
                                    fieldRef:
                                        fieldPath: metadata.labels['env']
                              - name: NATS_ADDRESS
                                value: 'nats://xxx:xxx@nats:4222'
                    restartPolicy: OnFailure
                    imagePullSecrets:
                        - name: regsecret

复制代码

部署之后定时器就开始运行了,非常简单。通过spec.successfulJobsHistoryLimitspec.failedJobsHistoryLimit,表示历史限制,是可选的字段。它们指定了可以保留多少完成和失败的Job,默认没有限制,所有成功和失败的Job都会被保留。然而,当运行一个Cron Job时,Job可以很快就堆积很多,所以一般推荐设置这两个字段的值。如果设置限制的值为 0,那么相关类型的Job完成后将不会被保留。

更新

直接更改镜像版本号就可以了,下次运行的时候会以新的镜像版本运行

结束

至此,基本的游戏业务框架已经搭建完成,最初的目标都达成了。下一期博客更新kubernetes学习笔记 (四):自动化部署k8s实战

一起来学习

添加我的微信,拉你进群一起学习k8s

你可能感兴趣的:(kubernetes学习笔记 (三):阿里云游戏业务实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