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

不好意思今天先撤掉一篇写了好几天的艺考杂文

抑郁症这个话题我一直在线下会跟学生有所提及

很久之前的一篇文也简单的提到过

我没有公开、深入的聊是因为

我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发言权

其实今天对于雪莉

实话说我对她的了解

仅限于知道有这么个人

这篇推文重点不是雪莉

我只想把我聊过、想过的一些东西公开出来

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_第1张图片

1.

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_第2张图片

百度百科已经把死者的个人资料黑白处理了

一点开还有点悲恸

我一直以来也不喜欢复制粘贴百度百科来填充字数

(点名某大V一篇推文百度百科占全文2/3也好意思发出来)

相比较我这个95后老年人

关注我的年轻人应该要比我对逝者熟悉的多

我就不再多费口舌多做介绍了

2.

促使我改发推文的

是这样一条微博评论

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_第3张图片

从90后最熟悉的QQ空间伊始

就总会在某天某个时刻看到一条“悲情”的“讣告”

发表的人还一定会配上动情的表情包和激昂的文字

似乎要冲上天堂去跟上帝讨个公道

年少的我们生怕自己因为逼格不够而被嘲笑

纷纷点赞转发

现在微博下被的那条评论

不禁让我联想到

前几天沸沸扬扬的莫雷事件和被千夫所指的NBA总裁萧华

会不会在未来入殓之时

我们的朋友圈也会窜出来一堆人开始缅怀?

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_第4张图片

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可能

在市场主导的经济体下

总有最聪明的一小撮人

知道把流量引到哪里最赚钱

“即使昨天我们还责令他道歉

明天他死了

我们一样要在朋友圈装个的逼。”

不好意思跑题了

可是

在流量和名人身后

还有多少人在地狱门口排着队、饱受心理疾病摧残

完了连进棺材

都无人问津。

3.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抑郁症有60万人,全球有近3亿人有心理疾病

为什么不完全统计?

因为被统计到的都是还活着的抑郁症患者

有多少抑郁症患者似乎“没资格”说自己得病了?

某武姓著名心理学家在一篇推文开头写了这么一句话:

昨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我想跟大家聊聊近年开始逐渐被大众所关注的一种精神疾病——抑郁症。

不是杠,只是这句话的用词有点太...

怎么说呢。太理想化了。

“...逐渐被大众所关注...”

此“大众”是德国的那个大众

还是super一线城市的大众?

这么说吧

二三线城市70后80后为人父母的长辈

大多对于抑郁症的看法还仅限于“矫情”二字

基本还停留在“抑郁情绪可以靠自我调整来克服”这样的阶段

我这么说不是在diss武老师

而是我们很多时候看待问题真的太过理想化了

心理健康学的推行

真的,任重而道远

4.

我作为一名教艺术的老师

接触到的学生是一个相对小众的“问题”群体

文化生和艺术生之间的战争已经持续了几十年之久

在这篇推文中我不多做赘述

在我的所观察的范围内,艺术生似乎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而在我多年的教学经历中,我发现真实的“患者”,极其善于伪装自己的情绪

我在自己的学生群里说过一次:

饱受抑郁症折磨的患者,他们只会在背地里默默的舔舐伤口,因为无法跟自己和解,致使他们更不愿意让苦痛影响到身边人

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_第5张图片
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_第6张图片
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_第7张图片
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_第8张图片

(两名深夜病友在互相舔舐伤口)

5.

雪莉的离世

我觉得应该给世人一个警醒

名人离世,有热搜,微博,公众号各大自媒体平台去深度关注,去分析,去探讨

甚至可以说,如果早一点有人觉察到雪莉的心理健康,这个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

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_第9张图片

可是普通人就没有这个待遇了

我在知乎里看到过据说真实的事儿

好像是“人可以有多无知”这样一个问题下的

说一个农村小孩

考上市重点高中以后面对和城市小孩的种种差距

开始出现心理问题

后来,他承受不了开始求助的时候

妈妈、奶奶给的回应很惊悚:

“你就是不想学习罢了,编这些理由干什么。”

七大姑八大姨也在旁边帮衬:

“小孩子嘛,就是吃不了苦,别理他,过段时间就好了。”

最终他从教学楼一跃而下

警方介入调查的时候,在他的书包里发现了日记本

这孩子在日记里求援了快一年了

没人搭理他。可以说是无人问津。

事情传到村子里,奶奶受不了打击步了孙子后尘,妈妈因为儿子自杀成了村里笑柄,父亲外出打工一直联系不上

最后七大姑八大姨们分了这孩子家的房子和一亩三分地。

over。

你可能感兴趣的:(雪莉之后,还有多少年轻人在地狱门口排队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