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石人小区

九三年我先生单位四川电机厂,因市场经济转型及产品饱和等原因,单位经济效益一直不好,更没有能力来解决职工住房问题。单位领导与成都市一个房地产商联手达成协议,由工厂出土地,将多余的厂房及原有旧宿舍拆除,地产商得大部分土地,由地产商出资修一幢宿舍无偿交还给工厂。这样地产商得到了土地,单位解决了职工宿舍问题。

按协议还规定地产商,应将他们在石人小区新修建的其他商品房再偿付24套给工厂。这样一来,在可供分配的房源里面就有这24套远离工厂。在当时的九十年代对于上班、住家都在北门的职工来说,感觉石人小区就像很遥远的地方一样,大家都想的是要住在工厂旁边的返迁房。即使厂里的许多职工都多次到石人小区去看过房,我先生一直都没去看过。临近分房的头两天,厂里最后组织职工、家属到石人小区看房,我对先生说:“我们不要石人小区的房子,也不去看了,还是返迁回去与我们原来的朋友作邻居。"我先生说:“虽然我们不要石人小区的房子,但还是去看一下吧,以后免得后悔。”这样我和先生由北门骑车,还是去石人小区看了一下房子。

石人小区东至金罗路,西至二环路,南至青江路,北边则是清溪西路和清溪东路。一条摸底河沿着石人小区的外围由西往东蜿蜒流过。

电机厂的宿舍,位于石人西路的石人中巷,靠二环路的一边。一个小院进去有一个收发室和一个自行车车棚。该宿舍只有一个单元,每层四户,七层共二十八家人。户型是每层两个套二,两个套三。一楼是其他拆迁户的,有两家己住进去了。我们进去看了应该分得的套三房,感觉比厂那边将要分得的套三返迁房好多了。此房毕竟是商品房。而石人中巷在石人小区的其他街巷中,也是绿化得最好的,并且整条街都没有一间商铺,而石人中巷与二环路之间还没有修房子,全是闲置的农田,这正是我所喜欢的环境。

住在石人小区_第1张图片
作者曾经居住过的石人中巷

二环路虽然己修好,但两边的房子还未修建,整个环境看起来显得很是荒凉。在石人小区的腹心地带,也就是现在的石人公园处有一个由棚子搭建的农贸市场,人们在里面能买到一日三餐所需要的物品。

由于整个小区的基建还未完全完工,小区的东西南北主干道上,尽是一些小商小贩搭建的临时摊点,给人的感觉就像在很偏僻的乡村市场一样。

我们看了房子和周围的环境,当时我先生有点动心了,但我还是坚持要工厂附近的返迁房。先生给我分析了住在石人小区的种种好处,其中之一就是金罗路的十八中是一个省级重点中学,也是足球重点学校。而我们的儿子下一年就要读初中了了,根据他的足球特长,十八中正好是他的不二选择。十八中的体育教练也希望儿子去他们学校读书,这样我们也不会出一分钱的择校费,这真是两全其美的选择。当时儿子虽然才十一岁,却非常会分析问题。他说:“妈妈,你是舍不得相处惯了的邻居,你要趁现在年轻还能够适应新的环境,要是老了你才更不适应新的环境。"儿子的话对我震撼很大,是啊,为什么连小孩子都知道要努力去适应新的环境,而一个成年人却不善于去更换一个新环境呢?

住在石人小区_第2张图片
成都十八中学

在分房的那天,我先生的电话打到我上班的厂里,问我:“你要是确定了我就去签字分房了!"我这才终于下了决心要石人小区的房子。过后,因我们选择了石人小区的房子,那天在电机厂还引起了不小地震动。好几家人原来没有打算要石人小区的房子,他们认为最不应该选择石人小区的我们都要了石人小区的房子,他们也临时改变了初衷,要了石人小区的房子。这一来,原以为不会有人选择的石人小区,一下子变成了香饽饽。有的人还与我先生开玩笑说他“深藏不露”。

当房子装修好后,我们于九五年八月搬进去,这三室一厅、一厨、一卫,七十多平方的房子比起以前的筒子楼简直是天壤之别了。

而我们原来的几家邻居现在仍是邻居,即便有些以前是没有住在一起而又不认识的,但毕竟是一个厂的同事,很快就熟悉了。

邻居之间相处,还是如同住在筒子楼的时候一样相互帮助。例如有一次我先生不慎将脚崴了,七楼尤素珍大姐的爱人李师傅,将家中的膏药拿来替我先生贴上,并天天下来帮我先生按摩。

后来石人小区东南西北几条主要街道的临时摊点己拆除,红旗超市等商店也入住小区,石人南路每天晚上都有夜市地摊,生活还是很方便的。不过小区的治安管理还很差,我们那个单元就因为后面是一片空地,夜深人静之时发生了几起入户偷盗的事件。

几年后,石人中巷与二环路之间的空地也修了房子,即现在的西城家园,治安管理也好多了。在大庆路修了一个室内菜市场后,将棚子搭建的菜市场改变成了漂亮的石人公园,乃至于成都市青羊区多场群众文艺表演都在此举行。

我的儿子也顺利的在十八中读完初中和高中直至考上了电子科大。在石人小区居住了十年之后的二零零五年,因考虑儿子大了要成家等因素,我们将房子卖了搬到了现在的青羊大道上。

虽然搬离石人小区己十多年了,但它还时常留在我的记忆之中。

_

_

你可能感兴趣的:(住在石人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