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幕 ——《Your Brain at Work》阅读笔记之二

第二幕 ——《Your Brain at Work》阅读笔记之二_第1张图片

C
Emily 在会议之前接到了一个项目助理应聘者的来电,于是对其简历及面试的情况做了一些反馈。但当她挂断电话后却发现自己在会议中的表现不佳,频频出现大脑死机的状态。

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尽管有时候我们自以为可以一心二用,但其实大脑是在不同任务之间来回切换,而这样的切换是一件非常耗能的过程,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就越容易出错。因此,如果一件事对于精确度有很高的要求,那么就必须确保一心一意。

但对于那些对于准确度没有很高要求的任务,尤其是那些重复性的工作,几件事放在一起做,也是可行的。比较高效的做法,是形成固定的流程模式(routine),最好理解的比喻大概就是像女生早晚护肤上彩妆那样,将产品使用的先后顺序和方法都固定下来,久而久之转化成几乎不需要大脑过多参与的活动,和其他事情放在一起做,也不会因为注意力的问题而受到什么影响。即便没有固定的流程,也应该在开始做事前就明确先后步骤排序,尽量避免返工,这样可以让大脑为处理其他事情留出更多的空间。

D
第四个场景主要讨论了如何应对干扰的问题,Paul同样在工作中接到了一个电话,于是他的思路就被打断了,更糟的是他无法把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原先的工作中,而是不由自主地开始回想昨晚看的橄榄球赛,然后就干脆彻底停下了手头工作,转而开始刷新赛季的球员名单了。

干扰无处不在,有来自外部环境的,也有来自于自我内部的。这些干扰会大量消耗我们的脑细胞,所以不管是在社交APP上持续的“在线状态”,或者最近和男/女朋友吵架了,都会使我们在工作出现低智商的表现。
那么干扰可以避免吗?这就需要我们打开阻隔机制。

对于外在的干扰,当然就用物理性的手段直接阻隔干扰源:切断网络,关掉通讯设备,在门外挂上请勿打扰的标牌,或者躲到一个确保不会受到打扰的地方。

而对于来自内部的干扰,一方面在开始工作之前先清空大脑进入工作状态。联想到从前看到的一个例子,建议取纸笔先把脑袋里蹦出来的那些乱七八糟的想法,或者除工作之外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事情,都写在纸上,有助于减少工作时候的分心;另一方面是刻意训练大脑阻隔机制的功能,关键是要在“想法化为行动”之前,及时把注意力拉回来。在另一本好书《The will power instants》中,就列举过一个通过身体上(physical)的“不要” ,来训练自己的阻隔机制的例子(比如, 一分钟内不要移动右手;今天走路时不要把手插到口袋里等等)。同时,用语言明确地表述出当前正在进行的工作也可以增强我们抵制干扰的能力。

E
第五个场景关于巅峰体验 (这当然不属于常态,所以从略)。总之要达到打鸡血的状态,需要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最佳配比,也就是说既需要有一定程度外在压力的刺激使人产生警觉,同时也需要那些有意思的,让人感兴趣的事,使人兴奋起来。至于怎么最优化,科学界提模型假说,江湖上卖魔法药水,可在现实里每个人的日常工作生活,真的有“最优化”的状态和选择吗?打鸡血,好像都是取舍之间的义无反顾。

F
第六个场景写的是Emily被工作上一个问题卡住,却找不到解决方法的困境。当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硬实力,首先需要有平时的积累做支撑,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提供了一些如何激发灵感的建议。

首先要做的,是让大脑停一停,防止在错误的思路上一路狂奔,南辕北辙;其次可以通过一些小放松,比如小幽默或者一段喜欢的音乐,给大脑营造一个轻松愉悦,也是最适宜激发灵感的氛围。接着就要让大脑安静下来,寻找各方信息与目标之间微妙的联系。将注意力集中在最终目标和这些联系上,而不要一味去钻那个使你停滞的问题的牛角尖。

G
本书的另一个核心是关于在压力之下的情绪调整。对照自己的日常体验,这算得上是最为典型的“说得容易做着难” 的一件事。 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里,上演着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破碎, 而至于能不能自我重塑, 除了科学方法,还得看道行。 在科学方法方面,本书作者提出调整情绪的关键是“reappraisal”(重新评估),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别。

  • Re-interpreting (重新解读)。这也就是我们日常说的换个角度看问题。

  • Normalizing (常态化)。古谚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在这里可以进一步类比——世事无常,唯有大事化平常,看一切为正常。生老病死爱别离之类的这里就不说了,但比如刚到一个新环境,对于周遭人事不熟悉遭遇尴尬,难以融入等等,是正常的,每个人都会这样;而我们的大脑常常不听使唤,容易受到干扰,无法集中注意力,爱拖延,这也是正常的。同样,办法总比问题多,通过微小的学习和积累,取得进步,解决问题,也会是自然而然的事。这样一想,压力带来的困扰就降低了许多。

  • Re-ordering your value (价值观重排)。这里的意思,是要让我们有更加开放的心态面对那些我们不熟悉,或是与我们“先入为主”的观念相左的事物,以提升我们对于环境和压力的适应性。Don't judge , 不要对他人的行为指手画脚,就是很好的实践的开端。

  • Re-positioning (转换立场)。这是很不容易做到,但很有效的方法—放下”小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重新看待问题。当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我们就会更加客观理性,无私则无偏无畏,情绪也就不会非常容易波动了。

以上,是《Your Brian at Work》目前对我而言启发最大的部分。书中关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相互影响其实也同样写得很好,但以我现在的水平好像还写不出什么自己的见解,所以就此搁笔,之后有机会再述。

就像书中的Emily和Paul一样,面对每一个困境,或许我们都能有一个“第二幕”。希望你我都能在不断试错-修正-提升的过程中,更加从容地走上舞台,精彩地表演,光荣地谢幕。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二幕 ——《Your Brain at Work》阅读笔记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