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这件事,我不太相信“干货”,更偏爱的是“水货”

写作这件事,我不太相信“干货”,更偏爱的是“水货”_第1张图片
写作这件事

浏览的这段日子,总让我想起大学里参加校园广播台,每周做“音乐评荐”的那段时光。

那时候,一个新闻学院的学姐手把手教我写短篇乐评。印象里,文稿写作倒还是其次,令我获益最深的,是她教会我:“听歌,一定要按歌手,按专辑发表顺序去听。不要照着网上罗列的100首不得不听……50首经典……之类的歌单去获取信息。”

学姐的一针见血,让听歌从来散乱无章的我心头一震。

养成了这个习惯后,我才开始有意识地按图索骥。从流行到摇滚,从乡村到独立,从当红到小众,从巨星到新星……听到后来,心里产生了越来越强的感慨:这世界上,会唱歌的人怎么就那么多啊。

在,也是如此:

这世上,会写东西的人怎么就那么多啊。

写作这件事,我不太相信“干货”,更偏爱的是“水货”_第2张图片


一个人人都是作者的自媒体时代

尤其当下,“内容营销”意识渗透新媒体平台,通过100000+爆文、各类植入来进行推广的手段屡见不鲜,还频出新招的情况下,文案、写作已经成为我们打响个人品牌的最便捷的途径了。

我在上看到了太多类似的“写作指导手册”,他们很实用,很具体,很励志,很干货。刚开始接触的那段日子,我也被打了无数次鸡血。作为一个在期刊上已经累计写作七八年,有一定发表量却还始终默默无闻的十八线写手,我也一度怀疑,是不是真的应该向“分享类”作者转型。尤其,在这样一个“基于内容分享”的平台上,大家需要的,可能还就是“干货”。

可是,写作这件事,是“干货”可以解决的吗?

也许这里的“内容”和“写作”本身并无直接对应关系,唯一的联系,就是“内容”需要靠“写”这个动作来完成而已。不过,现在都是键盘创作,连“写”本身都一种抽象了。

我不反对干货,也不愿迷信它。因为,能分享出来的具体的东西,必定难以放之四海皆准的,皆准的东西,必是抽象、感性,带点“意会”的味道的。

这是为什么我读一些作家的“写作书”,他们总是用极尽感性、艺术化的语言,去阐释一个写作的技巧和写作的原理。好像技巧本身,都足以成为文学作品。

写作这件事,我不太相信“干货”,更偏爱的是“水货”_第3张图片
我们不再缺乏总结者,缺的,是联想者。

这个热衷分享的时代,我们不再缺乏总结者,缺的,是联想者。

我也是有着分享欲的人,但我不想仅限于分享写作的心得,或说所谓的“干货”。我没有过硬的写作技术,靠着一点点喜好和一点点语言的敏感,业余做着一个无足轻重的写作者和阅读者。

对写作这件事,我深信,相比“干货”,“水货”可以带来更大的功效。

什么是“水货”?早也有人做了总结,就是那些“无用之书”。什么是无用的,就是你读完,没法心潮澎湃、没法一下即读即用、没法为你带来最具体、最实际的操作指导的文本。

写作这件事,我不太相信“干货”,更偏爱的是“水货”_第4张图片
水货之水,浇灌笔下之花

现在我也努力让自己养成读书及时做好笔记的习惯。前段日子,刚读完《沉默的羔羊》中文译本。这次,和大家分享一些无用的“句子”。每一句,都是让我心头一动的比喻句。

这些句子,对我们做内容、做分享,并没用直接的益处,甚至会让人觉得一切不过是“文学之辞”,和这个平台的主流写作语境格格不入。但我依然坚信,这些并无直接效用的“水货”,能唤起我们的写作热情,有着精妙的催动我们想象力的功能,深藏着可以唤醒灵感浪涛的魔力。

莱克特医生的病房是白色的,他又穿着精神病院里白色的睡衣睡裤,病房里唯一的彩色就是他的头发和眼睛以及那张红红的嘴;在一张那么久不见太阳的脸上,那红红的嘴犹如从周围的一片白中过滤出来似的,整个脸部仿佛悬浮在衬衣领子之上。

她一生事业的希望犹如一段被截去的肢体,截是截了,却依然感到在强烈地抽动。

她看到了他那破败的冰箱,独自一人吃饭的地方……除口臭用的是低廉的蹩脚货——她像弹簧刀一般迅速地反应过来,知道自己不能对他心肠软,不能再同他谈下去,也不能闪避。

她看不到黑黑的眼镜后面他那双眼,觉得都不认识他了。克劳福德看上去苍白而冷峻,仿佛推土机推出的一段树根。

马普是位很了不起的辅导老师——她在听讲时一下就能猜出哪个问题考试会考到,反应之快,比豹发现一头瘸腿的猎物还要厉害。

我知道,在写作的人,都有不错的文字功底,也有着良好的内容意识。

但不要被爆文和热词刺激地心头焦灼,再冷门的写作细节都值得关注,最好的写作,最赞的内容,永远藏在清澈纯净的文学品格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这件事,我不太相信“干货”,更偏爱的是“水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