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从四大的审计师转行做生涯教练

这个问题是家长每次一定问我的问题。

第一阶段:生涯

这真的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我转身进入了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那是2011年的事情,当初做这个决定,只有一个理由,我不希望自己未来30年的职业生涯依然建立在外在光环上,我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份自己有热情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就这样,我走进了CTI的Co-active coaching的课程,那一年,我26岁,我的同学基本都大我15岁以上。

在这样一个课堂里,我与各位同学的年龄、经历、资历都有着巨大的落差,我是激动又焦虑。激动是因为可以和这么多企业高管一起上课,仿佛我自己也快速晋升为高管了;焦虑是因为我与各位的差异太大了,每次讨论练习的时候,我都能赤裸裸地感到自己的无知。事实上,到课程结束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这是一门什么课程,也不知道自己学习了什么技能,更别提我所期待的找到自己有热情且合适的工作这个目标了!

课程结束后,我鼓足了勇气,一一单约我的同学,期望成功的过来人可以给我一份指引。我没想到的是,大家的说法都出奇的一致,'晶晶,我很佩服你的勇气,和我们一起同堂上课5个月;我也很羡慕你,这么年轻就开始在思考这个话题。你的困惑亦是我们的困惑,我们到今天才开始思考我是谁,我的生命意图是什么,什么对我更重要,你可以在这么年轻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思考,真好!'

再一次地,我没能得到答案,我该去做什么职业;然而,这一次,我却获得了比直接答案更重要的瑰宝,我是谁,我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我的价值观是什么。在那一瞬间,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的课程一直在传授我这些,一个个模型、一次次练习,都是在不断帮我建立人生目标思维,清晰我的价值观体系。当我悟出这一点后,我毫不犹豫地报了下一阶的全球认证课程,我是班级里唯一的中国人。从那一天起,我才明白,为什么我的高管同学对这个课程如痴如醉,我才真正理解哈佛的那个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在这个调研中,27%的人没有目标,60%的人目标模糊,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只有3%的人有长远的目标。

我自问我自己不是没有目标的人,我之前的目标就属于这10%,很清晰但短期,因此总会患得患失,没考上自己的心仪大学,万分沮丧;去了不错的公司,又很开心;干了几年又开始困惑下一步的方向。所以,第一堂课,当我老师问,"what's  your dream in 10 years?"(你10年的梦想时),我都被问傻了,从来也没有人问过我这个问题。现在,我才明白这个问题属于3%长期目标的范畴,而且这整个课程都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这是一门系统的科学,除了学习工具、方法、技巧外,同样重要的是通过学习、练习、实践建立思维和状态。

这就是我当年转身走向生涯的源动力。向回看,我的工作生涯3.5年;向前看,我未来的职业生涯至少35年。我不想再和过去一样,短视地焦虑我的下一步要怎么办,我希望自己能够从生命意义的角度大胆地向前走!

第二阶段:职业与生涯

想明白是一回事,真正践行的时候,还是充满了各种挑战的。那是2011年,我自己也还是在学习过程中,自己也没完全学明白,所以自然也无法给别人解释明白。自我认知,人生目标,价值观,在2011年的时候这些是多么奢侈的概念啊,即使在高度推崇自我认知的今天,这些依然属于奢侈品系列。这属于思维范畴。第二,这些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概念,如何落地,如何适应于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如何与现行体制并行,又是一个大难题。这里的第二点就是自2013年至今,我一直在做的事情。

从2013-2016年,我首先攻破的一个话题是职业生涯,生涯和职业生涯还不完全是一个概念。生涯最侧重的是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属于人生北极星范畴;职业生涯是属于生涯的一个范畴,关注的是自我认知、工作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这些子话题。我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我原本和很多家长一样,以为大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思考,缺乏对职业的思考。但是这几年的接触,我发现不是这样的,每一个大学生都渴望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并合适的工作,只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我们需要的不是给他们一份工作,而是引导他们建立思考,拓展思维,推动尝试,从实践中不断反思与小结。几乎无一例外,我的大学生同学都对我说,“晶晶老师,你真的应该从高中生起。高考专业的选择,已经定了人生的80%。如果我当时有过这样的辅导,我一定会充分思考,而不是简单地根据分数选学校和专业!”听起来很夸张,现在的制度越来越人性化,现在的文化越来越包容,不过中国学生12年都在被动学习,要想一下子突破这一思维如何容易。真正突破时,恐怕已经大三了,此时再跨专业考研,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第三阶段:升学、职业与生涯

所以,从2016-2017年,我完全聚焦于高中升学这个方向。和家长一样,我之前对于高考升学也是雾里看花,对于升学政策、对于国家专业目录也是各种各种不明白,尤其是基于高考分数帮助学生选学校和专业的时候,确实也让我头疼了一把。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帮学生每做一个选择,我要能看到这个学生的匹配度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可能性,否则这个方案就首先被我自己否决掉。这种倒推的好处是,让我把学生特质与大学专业及未来职业思考方向思考得更深刻。

谁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之所以造成这其中巨大的断层,首先是没有深入了解理想的精髓,就是我在第一阶段提炼的“生命意图和价值观”。我在和学生的对话中,都是在帮助学生不断提炼这两点。之前有一个家长说,感觉孩子被激发了,原因就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前一个学生说,清晰自己的人生目标后,感觉更聚集知道去哪,以及为什么去了。

其次是没有深入洞察现实的真谛,就是我在第二阶段提炼的“自我认知,了解工作,职业生涯规划”。我在高中生的辅导中,聚焦在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思维风格。我通常的做法是给学生先做择业测评,只有学生最了解自己,测评是聚焦于专业与职业选择的科学的大数据统计。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可以让我们快速进入话题,用科学说话。

第二,辅导最关键的是启迪,而不是下定义、贴标签。这点非常的重要。我通常都是首先帮助学生解释测评这个指标这个分数的含义,我紧接着一定会请学生察觉自己,也会请学生回顾周围的人,比如父母,这个环节我通常都邀请父母一起参与。虽说父母本该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可是每个人看待别人的时候,都难免会带着自身的经验,父母也是普通人,加上爱子成才心切,也难免会以自身的标准看待孩子,这经常导致家庭沟通挑战。因此,加入这个环节,是期望帮助父母更加客观地了解孩子。有一句话是,在关系中,应该是更加成熟的一方首先学会如何与对方相处。所以,这个环节是为帮助父母客观科学地了解孩子。

第三,我会和学生及父母探讨未来可能的职业方向,比如可能的行业、可能的岗位方向。这同样借助于择业测评。这套测评有60万+的成功职业经理人的数据指标,每个学生的测评结果都会与数据库成功职业经理人做匹配。同样,我们不要把学生限制在这里面,这是有效的参考方向,毕竟我们每个人的经验视角都是局限的,所以这可以拓展我们的认知思维。但是,对于每个高中生,都是有着无限可能的。我们探讨职业,一是在升学时给出有力依据,二是帮助学生建立目标感。毕竟高三升学,以学习为主,这个问题虽然重要,但其实很复杂,不必要在这个时间段花太多时间。三是帮助父母建立目标感。高三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高考,父母的任务是研究升学政策,以及匹配的学校和专业。当清晰孩子的特质和大方向后,各种学习听课更有针对性。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段,这大约就是我这7年的小小思考,也不知道对于高中的家长在思维启发上是否有帮助。欢迎大家共同探讨!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为什么从四大的审计师转行做生涯教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