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看了四集BBC-亚马逊的时装剧 “The Collection”。

衣服和摄影是亮点,一会儿说。

对话都是金句,近年的电视剧,从《权利游戏》、《战争与和平》到《皇冠》概莫能外,这是他们比拼的重点。

“你是开店卖衣服的?”出租车司机问保罗·萨宾。

“不,我给女人做衣服,比着她们做,Haute Couture”他回答。

“哦,那个,那些糟钱的东西。那你做面包和黄油吗?”司机又问。(面包黄油是日用品,就是这里的普通成衣)

“我负担不起,那样我可能把蛋糕也丢了。”萨宾又答。

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前排:保罗·萨宾、萨宾夫人(演员是梅姨的女儿);后排:老萨宾夫人,弟弟克劳德·萨宾,高定屋的设计师(演员还是演达芬奇时的德性,神棍天才混混合体),女工出落成模特

这是1947年的巴黎,满目疮痍。总统要让全世界知道,从德国占领军手里恢复了自由的巴黎还在,巴黎还是巴黎,没有完蛋。他选择了时装这个行业。由首富棉花大王挑头,选一间Haute Couture House合作,来完成这个历史使命。

但那时的巴黎,要走出战争的阴影和创伤,谈何容易,除了人们还挣扎在一块面包一抹黄油的生存线上之外,更要命的,这些希望能够承担历史使命的精英,几乎没有一个干净,人人都在隐瞒,人人都有秘密,占领期间为了生存,向纳粹低过头或者合作过的秘密。这是战后的舆论最不能容忍的污点。

这时来了一对《生活》杂志的美国记者,老的是个油条,抱怨法国人不懂感恩,对自己的恩人(把你们从水生火热中解救出来的我们美国人啊)横眉冷对;少的是个纯真朴实的摄影师,巴黎的一切都让他着迷,街景、小巷、排队买法棍的修女、西红柿小摊的造型、塞纳河边的书摊、高级时装屋的女工,还有建筑外墙上密密麻麻的小孔。

“令您如痴如醉的每一个小孔,都是穿过一个身体射到了墙上的子弹,”时装屋的总监冷冷地提醒他。


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美国摄影师和成衣女工


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这个故事的背景我是熟悉的,2013年底读了两本时装史,令我印象最深的故事,便是二战后迪奥用以恢复巴黎时尚霸主地位的“新风貌”(New Look)。当时的整个社会气氛还处于战时的节俭、牺牲个人的状态当中中,重建和吃饭,这两大生计问题沉沉地压在人们心里和肩上。在这样一个社会背景下,迪奥推出那样奢靡而女性化,甚至根本是浪费布的造型是不合时宜的。甚至出现了骚乱:穿着这种衣服的女人在街上受到围攻;美国大使称这样的设计“不道德”,缺乏“爱国精神”。

“时尚可以改变一个人,它不是关于我是谁,而是关于我希望是谁,”剧中的萨宾振振有词,“就连最不讲究穿着的人,其实也在通过他的不讲究传递他的时尚信号:老子不屑!I don’t give a damn.”

迪奥相信这点,所以他相信战乱后的女人,内心深处比任何时候都希望美丽娇艳,恨透了过够了拮据粗糙的日子。他的“新风貌”一定能重振人心,重振时尚业。

果然剧情发展到第四集,这个历史上真实的段子被用上了。美国摄影师小伙儿带领穿着猩红丝质大蓬裙的模特在菜市场摄影,她又转圈又造型,一张又一张,市场上正在为一口饭而挣扎的菜贩子终于忍无可忍,把她的衣服撕成了条。


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这种高定时装的故事与艰难困顿大背景的对比,本来就是可以大卖的戏。如果带着对这个卖点的过高预期去看,可能会失望。它基本上点到为止,但这与隔靴搔痒是不一样的。点到为止是收放自如,而隔靴搔痒是功夫不够。

所以,我本是抱着养眼目的追“烂剧”的心态去看的,发现它绝不仅仅是养眼。当然,养眼值非常高,高到即便是烂片,也值得忍。

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

你可能感兴趣的:(I don’t give a damn!-- 追剧 “The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