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
古希腊音乐虽然以声乐和文学为基本特征,但乐器在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文学资料和红黑陶器、绘画、浮雕等图像学材料为我们提供了了大量古希腊乐器的证据,考古过程中也发掘出了一些乐器实例。结合其它证据,音乐学家们已经重构了一些古希腊乐器,并通过实验发现了它们的音色、音高、调音和表演惯例等特性。
古希腊的乐器经常组合在一起演奏,人声和乐器也同时一起表演,这说明音色在古希腊音乐文化和美学中的地位是相当重要的。同时,乐器和某个特定的神祗相联系,作为产生情感响应的一种基础,传达着不同的歌词、节奏、速度和旋律线结构。
按照乐器发声原理的一般分类,我们也可以将古希腊乐器分为体鸣乐器、膜鸣乐器、气鸣乐器和弦鸣乐器。
体鸣乐器和膜鸣乐器
我们通常说的打击乐器基本上都是体鸣乐器和膜鸣乐器。体鸣乐器包括克罗塔拉(krotala,也写做crotala)、kroupezai(或kroupala)、金巴拉(kumbala或krembala,cymbala)、叉铃(seistron)、rhombos和rhoptron等。
克罗塔拉是用硬质材料制成的中空块状物,用皮革铰连在一起,演奏时手持并一起拍打,一般用在神秘、兴奋和充满活力的庆典场合。荷马的一首赞美诗《献给众神之母》就提到用克罗塔拉、鼓和阿夫洛斯管来为大母神西布莉(Cybele)庆贺。
kroupezai或kroupala类似克罗塔拉,不过它是穿在脚上的,演奏时脚后跟立在地面上,脚的前部上下叩击。Kroupezai的向里的一面是是金属的,因此声音比克罗塔拉更硬、更尖、更具金属感,用于乐队里提供有某种规律的拍子。
金巴拉(或krembala)是音高更高的金属乐器,颇像套在手指上的小钹,常用于在妇女跳舞时伴舞打拍子和制造一些小噪音。有时候也用一些贝壳或陶片来代替金巴拉。
叉铃,我们已经在近东古文明音乐里遇到过。据文献记载,它常用于乳母哄孩子睡觉。和摇响器相比,叉铃声音更尖锐,金属声更多一些。
rhombos有时指一种旋转发出的或低沉而持续的声音。作为乐器,rhombos即牛吼器,是一种绕在绳子上旋转的一块木头,或者和rhoptron是同义词,是指一种带有青铜响弦的鼓,发出一种类似鼻音的嗡嗡声。rhombos和菱形有关,因为它的木头通常切成菱形,这样它在空气中旋转时更容易振动而发出更响的声音。它那具有神秘感的忽高忽低的音高和祭师庆祝大母神西布莉有着特殊的联系。
rhoptron是一种帕提亚人在战斗中用来吓唬敌人的鼓,据说它的声音像混合着雷鸣的野兽吼声。在不同文献里,rhoptron的样子的说法也有所不同,一般只有一面有牛皮鼓膜,青铜响弦并不和鼓的外部接触。现代学者通常将它视作一种铃鼓,但它更接近于小军鼓。
希腊人也使用两面都有鼓膜的框鼓。从瓶画上看,这些希腊鼓一般是用手指而不是用鼓槌敲击的。这些鼓有时候和阿夫洛斯管一起使用,但和萨尔平克斯号(salpinx)与号角(horn)一起更常用于酒神和大母神的庆典或者战场上。
气鸣乐器
我们常说的管乐器属于气鸣乐器。古希腊人的管乐器主要有阿夫洛斯管、绪壬克斯箫、萨尔平克斯号、号角和水力风琴。这些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一起,常用于酒神狄俄尼索斯和大母神西布莉的祭祀中。它们传说中的起源和和真正的希腊关系不大。传说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专属乐器阿夫洛斯管的起源地是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因为弗里吉亚和色雷斯是崇拜酒神的主要地区,这些地方在当时的希腊人看来是“外国”。也有别的传说,记述了阿夫洛斯管是阿波罗和雅典娜发明的,雅典娜发现演奏它会破坏自己的形象,就把它扔掉了,结果落在了弗里吉亚。绪壬克斯箫据说是凯尔特人的大母神西布莉发明的。然而,这些“外国”乐器都在希腊人的音乐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经常用于节日、会饮、剧场和日常生活中。
阿夫洛斯管是古希腊最重要的管乐器。除了神话传说和文学中提到的描述外,考古学和图像学也展示出了一些特殊实例。现在已经完全重构了阿夫洛斯管,包括它的音色、音高、调音和表演惯例。阿夫洛斯管是一种簧管乐器,而不是笛子类乐器。它由差异较大的两个部分组成:吹口和共鸣管。各种阿夫洛斯管的共鸣管的形状和尺寸以及簧片的材料和构造都会有所不同,簧片有单簧和双簧之分,插在球茎形的吹嘴里,而吹嘴直接插进共鸣管或另一个球茎形的管子中,这增加管子的共振长度。最初的阿夫洛斯管只有四个指孔,后来的创新增加了指孔的数量,这就需要用箍来盖住表演时用不到的指孔。有些保存下来的阿夫洛斯管的每个指孔都对应一个箍,可以打开和盖上。图像学和文字证据都表明阿夫洛斯管经常是成对演奏的,但不清楚它们是同度演奏的还是以别的方式演奏的。为了同时吹奏两根管子,希腊人还发明了系在嘴唇和脸颊上的口套。阿夫洛斯管以其独特的声音和灵活的音高,出现在各种场合。
绪壬克斯箫,可能是单管,也可以是绑在一起的一组簧管,通常是一种简单的牧人用的的田园乐器。赫尔墨斯发明了绪壬克斯箫,他的儿子牧神潘是和绪壬克斯箫有紧密联系的神。通过切割成不同长度的管子,或者在每根管子上打孔,或者在管子里塞上蜡来调节气柱长度,可以为绪壬克斯箫进行调音。
萨尔平克斯号和号角能发出带有可观的音量的特定音高,从很远处都能听到。希腊人认识到这种乐器在战斗中的价值,它们能提供军事信号,鼓舞士气并恫吓敌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都在他们的剧作中都提到过萨尔平克斯号。萨尔平克斯号也经常出现在瓶画中,还有几件几乎完整的实物保留了下来。它的号身是青铜制或铁制的,号嘴是骨制的。萨尔平克斯号发出的声音像咆哮,恐怖而洪亮。
上一节提到过水力风琴,是希腊化时代现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的克特西比乌斯发明的,将在古罗马一节中详细介绍。
弦鸣乐器
里尔琴传说也是赫尔墨斯发明的,属于日神阿波罗的专用乐器。赫尔墨斯首先制造了七弦里尔琴,然后教会了俄耳甫斯如何演奏它。俄耳甫斯死后,他的里尔琴被抛进大海,后来冲到了莱斯博斯的海岸上,一名渔夫捡到了它并送给了希腊著名的音乐家特尔潘德(Terpander,活跃于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弦乐器是希腊音乐文化中最基本的乐器。荷马、品达、柏拉图、萨福等文人和先哲都在著作中提到和描述过各种弦乐器。古希腊人的弦鸣乐器包括里尔琴族(或里拉琴,lyra)和索尔特里琴族(psalteria)。里尔琴族是用拨子弹奏的,而索尔特里琴族是用手指拨奏的。
里尔琴族最早在荷马史诗里被称为福尔明克斯琴(phorminx),后来出现了里拉琴、海龟琴(chelys)、巴尔比通琴(barbitos)和基萨拉琴(kithara)。图像学证据表明海龟琴的共鸣箱是用海龟壳做的,它是一种小型乐器,常用于教学和私人演奏。福尔明克斯琴尺寸中等,带有圆形底部,声音饱满。巴尔比通琴用于酒神祭祀仪式中,是一种长臂海龟琴,声音很可能是低音共鸣的。基萨拉琴和通常阿波罗相联系,是一种用于比赛、剧场和节日的大型乐器。
学习演奏里尔琴是雅典人教育的基础部分。男人和女人都可以使用这种乐器进行简单娱乐、伴舞、婚礼助兴和会饮演唱,还可以使用它参加比赛。里尔琴族的共鸣箱是用海龟壳的背部制成的,上面覆盖牛皮并用芦苇杆别在海龟壳上。两个琴臂从海龟壳伸出来,用一根横梁撑开,七根羊肠共鸣弦从横梁经过一个琴马一直拉到乐器的底部。里拉琴、福尔明克斯琴、巴尔比通琴和基萨拉琴最早只有三到四根弦,但从特尔潘德时代起,就已经有七根或者更多的弦了。随着里尔琴族的发展,弦也越来越多。尽管学者们根据古籍的内容进行了猜测,里尔琴的调音方式和声响情况还是不能确定。和其它乐器相比,现代里尔琴的重构复原更多是假设性的。除了用拨子以外,演奏者的左手也可以以某种方式拨奏琴弦。从图像上看,如何演奏的证据并不充分,很可能手指用来减弱或拨动某根弦,或者轻触一根或多根弦来产生泛音。手指的运动会受到支撑乐器的腕带的限制。里尔琴族的乐器结构上有共通之处,演奏者学会其中一种,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演奏其它同类的琴。
索尔特里琴族除了索尔特里琴外,还有epigoneion和simikion,拥有多达四十根弦,颇类似现代的齐特琴;玛加第斯琴(magadis)、佩克提斯琴(pektis)和凤凰琴(phoenix),它们的弦是成对调音的,像现代的大扬琴;sambuke和三角竖琴(trigonon),像现代的爱尔兰竖琴,三角竖琴主要是妇女们用来在家中演奏的。
索尔特里琴族在希腊文化中的角色还不清楚,文献里有时候会提到,但图像学证据很少。拥有很多弦的索尔特利琴族很可能和公元前六世纪出现的技术高超的音乐家或音乐科学家有关系。玛加第斯琴和佩克提斯琴据说来自吕底亚,也有说来自色雷斯,特别是和高低音高的交替声响有关。可以同时演奏八度,说明它们的弦很可能是成对调音的。三角竖琴是经常能在瓶画上看到的,最常见的情况是,它放在演奏者的大腿上或旁边的平台上。这种大型乐器和演奏者头部一样高,或者超过头部,而且共鸣箱是分开的。Sambuke和船的形状相似。
除了这两大琴族外,偶尔在图像学资料中还能看见类似琉特琴的乐器,以及一些不知道名字的弦乐器。潘多拉琴(pandoura)是一种三弦琴,而skindapsos则是一种更大版本的四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