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菜心:融资,到底有什么好开心的?

绿菜心:融资,到底有什么好开心的?_第1张图片
绿菜心:融资,到底有什么好开心的?

是不是很多人还以为:只要融到资,就可以大发了,至少是更安全了?

一个极为简单的创业故事,主人公就是你。

你创办了一家公司,与很多人“仅仅有一个idea”不同,你至少是做出了demo,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产品,你开始四处寻找融资,最后,风投家A先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A先生同意了你的条件:投资50万,估值500万,占股10%。

你格外兴奋。听说,当年的马云、丁磊好像也是50万开始的...

按照不良习俗,你或许会对外吹成300万,这并不过分,也没有怀着满满的恶意,目的无非是做些宣传,还有招人。

无论如何,有了这50万,你组建了一支相对完整的小团队,和一间不大却逼格感十足的办公室。干得热火朝天。

产品上线地很艰难,有人加入,有人退出。好在你完美地解决了股权问题,使另外的90%牢牢控制在创始团队手里,而你又是铁一般的灵魂人物,一言九鼎。

你开启了一系列旷日持久的路演秀。(在电视剧般的理想状况下)多家机构给出了TS,而你作为一家公司的领导者阅读了大量的投融资的“干货”文章后,深深地感觉到股权稀释带来的隐患。

你暗下决定:唯有牢牢把握公司控股权才能摒除后患。

于是你提出了一个看起来很赚的条件:

融500万,出让10%的股份。

只有B机构接受了,成为了你的天使投资方。

A先生对这笔交易举双手赞同,因为这样一来,他手中的股权价值,从50万飙升到了450万。(A先生在此轮融资后,稀释到9%)

至此,

A先生占股9%;

B机构占股10%;

创始团队占股81%。

公司估值达到5000万。大家很开心,别人很嫉妒。

随着融资新闻的曝光,你在创业圈声名鹊起,很多知名的科技媒体都希望得到对你的专访机会。你开始接触互联网圈的一些大牛级人物。但在你看来,你自己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大牛。

大牛开始放手招人,每个合伙人都等着招兵买马成立自己的部门。一间带前台的办公室很快敲定:大气的落地玻璃窗,隔音带投影仪的会议室,统一品牌的电脑设备,风格一致的办公桌…

包括投资人内,公司上下所有人的目标是:开拓市场,走向全国,改变世界。

你感到自己正从一个项目负责人脱胎为一个企业主;

你感到首席执行官的使命真正落在你的双肩上;

你感到后脑勺的乔布斯光环正在绽放…

这里有一句投资圈的名言:趁着有钱的时候去融资。

(这是画外音:如果从融资难易程度来理解这句话,是相当正确的。)

你清楚地知道占有市场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考验烧钱的能力。你以超人的智慧、如来的格局观断言:500万并不多。

回声悠长。

除了投资机构,你的项目还吸引了不少巨头公司。C公司是你最中意的。

C公司是一家国内知名的互联网企业,正在布局一条更大的生态链,你觉得这大概就是闭环吧。而你的项目能对这个布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一天,C公司的创始人找到你,希望能够投资入股,并达成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合作。

正合你意。(再现电视剧神情节)

达成的条件是:

投资5000万,占股20%。

A先生和B机构开心坏了。在各方的推波助澜下,这场交易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至此,

A先生占股7.2%,价值1800万;

B机构占股8%,价值2000万;

C公司占股20%,价值5000万;

创始团队占股64.8%,价值1.62亿。

你的公司估值达到:2.5亿。

隔着太平洋,你看到彼岸有一丝若隐若现的光斑在晃动,难道是纳斯达克大钟的一角?

当晚你彻夜难眠,你拿着股权结构表左看右看,觉得十分靠谱:三轮融资过后,公司估值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而自己创始团队手中的股份却仍有64.8%,牢牢控制着公司话语权,而现金一下子多出了5000万…

第二天,你的融资新闻飞天铺底袭来,短短时间内完成两轮融资的你开始拒绝大多数记者的采访。有些人惊叹不已,高呼风来猪飞,有些人认为估值虚高,泡沫太大…

然而,故事之所以为故事,一定存在“转折”这个东西。

转折果不其然地出现在了“烧钱”这个环节。

再完美的产品,在市场面前都成了谦虚鬼。

用户量并没有出现爆发式地增长。大量竞品的模仿、用户对付费机制抵触、产品功能的盲目扩张、核心亮点正在被磨平的、理想中的盈利模式迟迟没有实现...

一切不可能在deom期出现的问题,现在都成了问题。

深渊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悠长缓慢。从你看见它开始。

一年过去,你和投资人期待的引爆点并没有如期而至,两次融资的5500万现金很快显得捉襟见肘,未来显得虚无缥缈,而过去正变成沧海桑田...

很快,投资人面对公司的资金帐面失去了耐心,而产品的盈利能力几近一种虚妄,他们要求你早做打算,尽快准备进下一轮融资。

你搞不清楚下一轮到底是A轮B轮还是C轮,你只是简单回忆了下去年的估值是2.5亿,下一轮融资就算只翻一倍,那也是5亿,公司如果需要继续发展下去,还需要5000万。

5000万,10个点。

谁敢接?

A先生,B机构,C公司极力协助宣传,并给出大量意见,意图使你的产品、技术、运营、市场等各部门将业务重点都放在吸引VC身上。

没有投资人愿意出价。

而同时,资金帐面急剧萎缩,按照现在每个月的开支竟已支撑不过一个季度,你不得已暂停了大部分的市场推广费用,然后开始秘密裁员,全公司上下人心惶惶。

站在大气的落地窗玻璃面前望着日落,你似乎看到了公司倒闭的惨烈情景。

不仅如此,你开始承受来自各方的压力,投资人开始质疑你的能力;合伙人开始怀疑你的决策;甚至连媒体都已经拟好了标题:《我,一个失败的创业者》

所有人都给出了最后一条路:趁公司还有价值的时候整体卖掉。

你也同意了。

一家与你项目类似的竞争对手给出了一个价格:5500万。

这和之前2.5亿的估值缩水了不止一截,但从现实来看,似乎这是你能卖出的最高价格了,如果拒绝,公司上下都将分文不得。

现在,终于到了瓜分5500万的时候了:

C公司按照20%占股比例理论上似乎只能分到1100万,但是由于优先清算权的保护,可以直接拿回原有投资额:5000万。所以C公司至少还算满意。

这么一来,就只剩下500万可以分了。

B机构占股8%,可以分走440万,同样由于优先清算权的保护,可以直接拿回原有投资额:500万。所以B机构暗自庆幸中。

A先生很愤怒,因为现在已经没有钱可以分了,所以对这笔交易从始至终都持强烈反对意见。他对你非常失望,并要求根据另外的投资条款给出相应的赔偿。

你和你的创始团队而言,一分没有。无论占股多少。

我承认,这个故事实在过于简单,A、B、C的分钱方式不会那么简单,但这并不影响你的净身出户。而现实中,你的经历绝对会比这个故事险恶得多。

但令很多人害怕的是:“你”在整个故事中似乎并没有做错什么。

不少人在吸引投资人方面有着独道的天赋,总能做出令投资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但即便如此,其成功概率仍然很低。(这里的成功是把公司卖在了最高点。)

对于你来说,在《XX创始人被资本赶出创始公司》的文章中,除了得到恐惧之外,并不能真正学到什么。如果你正在追逐资本,请不要弄错了恐惧的内容,否则你根本不会明白失去的是什么。

但在我眼里,融资不过是一笔交易而已。毕竟,只有股民才会恐惧“资本”,

真正的创业者,应当无惧资本,更无论依赖。

作者:绿菜心

来源:绿菜心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绿菜心:融资,到底有什么好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