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教研室工作安排,6月12日上午,音乐联盟学校教研活动在文华双语学校如期举行。
我们主要进行了音乐课堂常规示范课,由实验小学的赵秀琴和文华双语学校的王雨轩老师分别执教。赵老师执教的课题是《打字机》。王老师执教的是《中国功夫》
赵老师的课从有趣的提问入手,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入到音乐的氛围中。接着导入本课。为整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然后赵老师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多个问题,让学生不知不觉进入了歌曲的学习。王老师的教学语言平实,和蔼可亲,他不是生搬硬套的教学,而是通过各种教学手段引导他们进行巩固练习,不但让同学们熟练地掌握了歌曲,而且增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针对欣赏课的特点,两位老师深挖教材,能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
课后,大家坐在一起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研讨。老师们畅所欲言,一致认为两位老师的课不论是从语言的组织,还是课件的制作,还是课堂环节的设计都很严密。整堂课都围绕音乐进行,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受了音乐。
老师们还争相发言、各抒己见,
对两位老师的课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通过这次活动,让老师们对新课改下的音乐课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更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相信在教研室的正确引领下,我们的音乐教学工作会更加扎实有效,更好地服务于学校的音乐教育教学!
附两位老师的教学反思:
(一)《打字机》教学反思
赵秀琴
今天上午第三节课,我在文华双语学校四年级2班讲了欣赏课《打字机》,下面对自己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尊重教材,深挖教材。
《打字机》是一首描绘性非常强的管弦乐小品,由美国指挥家、作曲家安德森创作。乐曲共一分四十三秒,虽短小却诙谐有趣。全曲分为ABA三部分。快速平稳的第一主题旋律在全曲中出现了三次,第二主题以上行、下行的反复波动配以鲜明的力度构成了形象而具有动感的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明显的对比。乐曲最大的特点是借助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配以快速灵巧的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打字机的美妙声音。表现出办公室里人们紧张而愉快的工作情景。它深受人们的喜爱。打字机的打字声、铃声和换行例机声是这首乐曲的特殊音效。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乐曲特点设计自己的教学,让孩子们能通过欣赏《打字机》爱上古典音乐。
二、采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聆听习惯。
我根椐新课标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体验,培养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等要求,针对学生节奏感强的特点,设计了在乐曲中加入四种打击乐器的伴奏,让学生参与式地聆听音乐。在用乐器表现打字机的特效声音上我让孩子自主探究选择打击乐器,小组合作表现,培养孩子的协作能力。
在B段音乐的欣赏中,我针对学生唱谱较弱的特点,设计出图形谱,让学生直观感受乐曲旋律的变化。同时,我让孩子用肢体来表现乐曲的高低变化和强弱规律。B段音乐表现的场景是送文件,我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力,让孩子们在文件上加入一些音响设计,并结合律动表现打字员们得意的心情。
三、教学环节衔接不够紧凑 。
这节课我最初设计的是最后有一个拓展环节,让孩子们欣赏安德森的《蓝色探戈》,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实现。究其原因我发现,自己在教学环节上有待改进,如倒磁带的环节,显得有些浪费时间,以后争取能把音乐事先截好。还有在评价上要多让学生来评价,实现生师互评。
总之,这节课孩子们基本能通过欣赏、聆听与体验音乐感受到音乐带来的美感。在这里要感谢领导给自己学习的机会,我这节课借鉴了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上一位老师《打字机》上课的方法。但我自己在教学环节和语言上还有待继续改进,争取打造更精彩的音乐课堂。
(二)、中国功夫》教学反思
王雨轩
通过《中国功夫》这堂课,我从中收获了许多新感受,而且坚定了许多原有的想法。首先,充足的课堂准备,可以让自己更轻松教学的前提下,课堂更精彩;学生更快乐,更有收获,更想学。其次,这堂课开拓了孩子的视野,收获很大。
不足的地方有:
第一、课堂中与学生之间互动少,语言不够生动,课堂经验不足。
第二、语言的组织可以更加精练准确.应该做到,该讲的一个字也不能少,不该说的字一个也不能多,语速稍微偏快,语调可以更加抑扬顿挫。
第三、各个环节之间联系不够紧密,内容不够深入(附点八分音符应加入节奏练习)。
第四、课堂准备不够充分,上课时长不够。
针对以上不足,我将在以下的几个方面去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
1、音乐课堂要更加地注重歌唱情感的处理教学,让歌深入人心。基础乐理知识的教学一点也不能马虎,相反,要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快乐中,不知不觉中牢固掌握。
2、多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丰富阅历,增长见识,明晰思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语言精练准确。
3、弹奏能力和演唱能力通过继续坚持学习和练习,逐渐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