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厅挂职手记之六:谈谈基础教育重点县

        何谓“基础教育重点县”,是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县市区。浙江将之作为推进基础教育“补短板、抬底部”的重要抓手,具有战略意义。2014年浙江省开始实施基础教育重点县提升工程,对11个县市通过目标引导、项目推进、资金激励、督导检查等手段,快速有效地提升了各县市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下面的一些做法值得褒扬!

        1.问题导向策略。以问题为导向,以薄弱学校改造为重点,明确整改提升时间和任务,明确薄弱学校整改的内容、项目、措施及完成时间,并报省政府备案。

          2.会议倒逼策略。以召开重要会议来倒逼,推进重点难点问题解决。省政府每年开一次重点县政府主要领导座谈会,听取重点县政府关于基础教育提升工作计划、举措等相关安排的汇报。省政府领导结合督查评估结果,就下一步重点县提升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3.财政支持策略。建立财政专项经费为保障,引导地方政府加大投入。在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加强对重点县的支持,并督促各重点县建立教育重点县提升计划财政专项经费保障机制。

        4.督促检查策略。以信息公开和定期督查为手段,保证提升的进度和质量。建立计划备案、中期督查、终期验收的发展性评估机制。对重点县提升计划执行情况进行定期专项督查,对工作进度和成效进行评估,并将督查结果通报。对于未完成提升计划的地区,以及列为基础教育重点县的地区,摘帽前不得申报教育基本现代化县的评估。同时,在“浙江在线”、“教育之江”等媒体上连续推出11个基础教育重点县教育局长谈“补短板”系列访谈活动,有力地推进了提升工作。

          除此之外,再谈谈几个题外话。

        1.如果省政府能与重点县政府能建立一定比例的经费投入分担机制就更好了。重点县,尤其是个别经济薄弱地区,有些薄改项目推进确实“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上级政府支持50%等一定比例的经费,那就不一样了。

        2.如能把基础教育重点县提升工程列为省政府一把手项目就更好了。近年来,浙江“五水共治”效果显著,其机制同样可以在薄弱学校改造上得以应用。

          3.抓好基础教育重点县及各县市区的薄弱学校(幼儿园),需要省市县三级政府形成共识,齐心协力,齐抓共管。要建立一种机制,能引导正能量,使大家能以改善民生为重任,共同为提高浙江教育的底部而努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厅挂职手记之六:谈谈基础教育重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