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庄子》:混沌

混沌之死,是否暗喻人类不可逆转的宿命,人类必死于自己创造的文明之手?

要了解道家之“道”,有两个字特别关键,那就是“混沌”。

《庄子·应帝王》讲了一个寓言,南海的帝王倏,北海的帝王忽,两人到世界的中心地域游玩,中央之帝混沌热情好客,招待特别周详。倏与忽非常感动,商量要回报混沌的盛情,说:“人都有七窃,用来看,用来听,用来吃,用来呼吸,混沌没有七窃,视听言息皆不方便,我俩帮他凿出七窃吧!”于是,倏和忽每天为混沌凿一窍,七日之后七窍成,混沌却死掉了。

七窍者,双目双耳双鼻孔一嘴曰七窍。七窍是人类的认知器官,人通过七窍来认知事物,怎样认知呢?通过区分,物体有形状、颜色、气味等等的差别,人把众多的认知对象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别界定,加以命名,并建立名与名之间的联系,整个世界就变成可以认识的了。

但是,人一旦认知了世界,他就具有了主观上的选择能力。人有耳目口鼻之欲,他就会选择自己想要的,而排斥他不想要的。比如,人喜欢吃苹果,就把不长苹果的树砍了,栽种可以长苹果的树;人类要吃肉,就把可以驯化的猪、鸡、羊、鸭,驯化成家畜,不能驯化的老虎、犀牛之类就要绝种了。人类对谷物有大量的需求,就毁了森林草场做农田,并施放大量化肥,甚至搞基因技术以提高产量。人类七窍之欲望加之人类之智能,造成了大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资源掠夺殆尽等严重性后果。著名的物理学家霍金曾说过,照人类这样的发展速度,人类还能不能在地球上生存两百年?

七窍之成,比喻人类欲望的无限扩张及人类认知能力的无限提高,混沌之死,是否暗喻人类不可逆转的宿命,人类必死于自己创造的文明之手?

混沌,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万物浑然一体,并无区分。万物各取所需而生活,除了满足生存的需要,不会有过多的贪婪的欲望。在这种状态里面,万物齐平,过着“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怡然自乐,简朴宁静的生活。

《道德经》开篇即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对于人类的认知能力而言,有区分才能识别事物,道是混沌一片,独立不改,周行不怠,以人类浅陋之智能又怎么能够了解它,命名它?勉强起了名叫道,这个道与那个要表述的真实的道相距就甚远了。人可以命之为道,但已经不是那个真实的道。

“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无名,就是不可命名的状态,也就是混沌一片的状态。混沌一片就是万物本始的状态。有名,是人类七窍已开,欲望炽烈,而且已经有能力为了满足七窍之欲望而为所欲为之后的状态。有名,代表着万物有了区分,这个区分不是万物彼此之间的区分,而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给万物一个名称,一个限定。

老子是慈爱的,他明白人类的认知能力可能会给自然界造成的破坏。因此,他说:“有名,万物之母。”他希望人类能够象母亲爱护孩子一样爱护这个世界,以获得人类与万物的永续生存。

他苦口婆心的说:“五音令人耳聋,五色令人目盲,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他奉劝各位:“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但是,贪婪是人类根深蒂固的德性,资本的罪恶更把人类推上了深不见底的悬崖。人类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奠基之处却危如累卵。

人类背离了天道,以为自己有自由,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西方人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人类是不可能脱离世间万物而存在的,人类与之共生才是正确的途径。但是人类已经开发出智识,又怎么能回复混沌的状态?心斋吧,拯救不了别人,也许可以拯救自己!

庄子谈到混沌的境界,有许多精彩的表述。

“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至人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已。忘已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

“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

“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

“至治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下如野鹿。”

人一旦进入了智识的世界,再想回复混沌的世界已不可能,所以老子说“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圣人只能通过个人的修为以期达混沌之境。有注家释《道德经》第四章云:“盖有吾、有知、有谁而道隐矣。吾不知谁,则亦不知吾矣,此真道之所自出也。”

不知谁,亦不知吾,又岂知道?道之不可说,明矣。智北游,问芒象道是什么?芒象茫然不知,才是真知道,才入真混沌世界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谈《庄子》:混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