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K
是Java的开发工具,它不仅提供了Java程序运行所需的JRE,还提供了一系列的编译,运行等工具,如javac,java,javaw等。
JRE
只是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它最核心的内容就是JVM(Java虚拟机)及核心类库。
==
号比较的是内存地址
equals()
比较的是字符串的内容
不一定。同时反过来equals为true,hashCode也不一定相同。
hashCode()返回该对象的哈希码值;equals()返回两个对象内容是否相等。
// final 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常用于修饰工具类,不允许第三方修改使用
final class tools {
String tool;
}
class A {
final boolean name = false;
// final 修饰的变量变成常量,只能被赋值一次(基本类型)
final int age;
{
// final 修饰的变量可在构造方法或构造代码块内初始化
age = 21;
}
// final 修饰的方法不能被重写,但可以重载
final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final method");
}
}
class B extends A {
String gender;
// 错误写法,重写父类中的方法
// public void method() {
//
// }
// 允许重载被final修饰的方法
public void method(String gender) {
this.gender = gender;
}
}
public class Demo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final 修饰引用类型,地址值仅赋值一次且不能改变,但对象属性值可以改变
final B b = new B();
// b = new B(); error
b.gender = "男";
System.out.println(b.gender);
}
}
原则:同时向正无穷方向取舍,取较大的值 -1
String类并不是基本数据类,而是一个类(class),是java等编程语言中的字符串。
String类是不可变的,对String类的任何改变,都是返回一个新的String类对象。
String 对象是 System.Char 对象的有序集合,用于表示字符串。
String 对象的值是该有序集合的内容,并且该值是不可变的。
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
String
: final修饰,String类的方法都是返回new String。即对String对象的任何改变都不影响到原对象,对字符串的修改操作都会生成新的对象。
StringBuffer
: 对字符串的操作的方法都加了synchronized,保证线程安全。
StringBuilder
: 不保证线程安全,在方法体内需要进行字符串的修改操作,可以new StringBuilder对象,调用StringBuilder对象的append、replace、delete等方法修改字符串。
不一样。前者是一个常量,后者又重新new了一个对象,内存空间不一样
https://blog.csdn.net/cghu1201/article/details/78490934
https://blog.csdn.net/qq_25406669/article/details/79021911
1.抽象类可以没有抽象方法,但是如果你的一个类已经声明成了抽象类,即使这个类中没有抽象方法,它也不能再实例化,即不能直接构造一个该类的对象。
2.如果一个类中有了一个抽象方法,那么这个类必须声明为抽象类,否则编译通不过。
1.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
2.抽象类可以有构造函数,被继承时子类必须继承父类一个构造方法,抽象方法不能被声明为静态。
3.抽象方法只需申明,而无需实现,抽象类中可以允许普通方法有主体
4.含有抽象方法的类必须申明为抽象类
5.抽象的子类必须实现抽象类中所有抽象方法,否则这个子类也是抽象类
6.抽象类是否可以有构造函数?
答案是可以有。抽象类的构造函数用来初始化抽象类的一些字段,而这一切都在抽象类的派生类实例化之前发生。不仅如此,抽线类的构造函数还有一种巧妙应用:就是在其内部实现子类必须执行的代码
Java抽象类不可以被 final修饰,抽象类需要被继承才能使用,而被final修饰的类无法被继承,所以abstract和final是不能共存的。
接口和抽象类有什么区别?
(1) 抽象类可以有构造方法,接口中不能有构造方法。
(2) 抽象类中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接口中没有普通成员变量
(3)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静态方法,接口中不能包含静态方法
(4)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5)接口可以被多重实现,抽象类只能被单一继承
(6)如果抽象类实现接口,则可以把接口中方法映射到抽象类中作为抽象方法而不必实现,而在抽象类的子类中实现接口中方法
按流向分(站在程序角度考虑)
输入流
(input)
输出流
(output)
按类型分:
字节流
(InputStream/OutputStream)
任何文件都可以通过字节流进行传输。
字符流
(Reader/Writer)
非纯文本文件,不能用字符流,会导致文件格式破坏,不能正常执行。
节点流
(低级流:直接跟输入输出源对接)
FileInputStream/FileOutputStream/FileReader/FileWriter/PrintStream/PrintWriter.
处理流
(高级流:建立在低级流的基础上)
转换流
:InputStreamReader/OutputStreamWriter,字节流转字符流/字符流转字节流
缓冲流
:BufferedInputStream/BufferedOutputStream BufferedReader/BufferedReader可对节点流经行包装,使读写更快
Java BIO
: 同步并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连接一个线程,即客户端有连接请求时服务器端就需要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如果这个连接不做任何事情会造成不必要的线程开销,当然可以通过线程池机制改善。
Java NIO
: 同步非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请求一个线程,即客户端发送的连接请求都会注册到多路复用器上,多路复用器轮询到连接有I/O请求时才启动一个线程进行处理。
Java AIO(NIO.2)
: 异步非阻塞,服务器实现模式为一个有效请求一个线程,客户端的I/O请求都是由OS先完成了再通知服务器应用去启动线程进行处理,
创建
createNewFile()
在指定位置创建一个空文件,成功就返回true,如果已存在就不创建,然后返回false。
mkdir()
在指定位置创建一个单级文件夹。
mkdirs()
在指定位置创建一个多级文件夹。
renameTo(File dest)
如果目标文件与源文件是在同一个路径下,那么renameTo的作用是重命名,如果目标文件与源文件不是在同一个路径下,那么renameTo的作用就是剪切,而且还不能操作文件夹。
删除:
delete()
删除文件或者一个空文件夹,不能删除非空文件夹,马上删除文件,返回一个布尔值。
deleteOnExit()jvm退出时删除文件或者文件夹,用于删除临时文件,无返回值。
判断:
exists()
文件或文件夹是否存在。
isFile()
是否是一个文件,如果不存在,则始终为false。
isDirectory()
是否是一个目录,如果不存在,则始终为false。
isHidden()
是否是一个隐藏的文件或是否是隐藏的目录。
isAbsolute()
测试此抽象路径名是否为绝对路径名。
获取:
getName()
获取文件或文件夹的名称,不包含上级路径。
getAbsolutePath()
获取文件的绝对路径,与文件是否存在没关系
length()
获取文件的大小(字节数),如果文件不存在则返回0L,如果是文件夹也返回0L。
getParent()
返回此抽象路径名父目录的路径名字符串;如果此路径名没有指定父目录,则返回null。
lastModified()
获取最后一次被修改的时间。
文件夹相关:
static File[] listRoots()
列出所有的根目录(Window中就是所有系统的盘符)
list()
返回目录下的文件或者目录名,包含隐藏文件。对于文件这样操作会返回null。
listFiles()
返回目录下的文件或者目录对象(File类实例),包含隐藏文件。对于文件这样操作会返回null。
list(FilenameFilter filter)
返回指定当前目录中符合过滤条件的子文件或子目录。对于文件这样操作会返回null。
listFiles(FilenameFilter filter)
返回指定当前目录中符合过滤条件的子文件或子目录。对于文件这样操作会返回null。
java.util.Collection
是一个集合接口(集合类的一个顶级接口)。
它提供了对集合对象进行基本操作的通用接口方法。
Collection接口在Java 类库中有很多具体的实现。
Collection接口的意义是为各种具体的集合提供了最大化的统一操作方式
其直接继承接口有List与Set。
Collection
├List
│├LinkedList
│├ArrayList
│└Vector
│ └Stack
└Set
java.util.Collections
是一个包装类(工具类/帮助类)。
它包含有各种有关集合操作的静态多态方法。
此类不能实例化,就像一个工具类,用于对集合中元素进行排序、
搜索以及线程安全等各种操作,服务于Java的Collection框架。
List(列表)
List的元素以线性方式存储,可以存放重复对象,List主要有以下两个实现类:
ArrayList
: 长度可变的数组,可以对元素进行随机的访问,向ArrayList中插入与删除元素的速度慢。
JDK8 中ArrayList扩容的实现是通过grow()方法里使用语句
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oldCapacity >> 1)(即1.5倍扩容
)计算容量,
然后调用Arrays.copyof()方法进行对原数组进行复制。
LinkedList:
采用链表数据结构,插入和删除速度快,但访问速度慢。
Set(集合)
Set中的对象不按特定(HashCode)的方式排序,并且没有重复对象,Set主要有以下两个实现类:
HashSet
: HashSet按照哈希算法来存取集合中的对象,存取速度比较快。
当HashSet中的元素个数超过数组大小*loadFactor(默认值为0.75)时,
就会进行近似两倍扩容(newCapacity = (oldCapacity << 1) + 1)。
TreeSet
:TreeSet实现了SortedSet接口,能够对集合中的对象进行排序。
Map(映射)
Map
是一种把键对象和值对象映射的集合,它的每一个元素都包含一个键对象和值对象。Map主要有以下两个实现类:
HashMap
:HashMap基于散列表实现,其插入和查询的开销是固定的,可以通过构造器设置容量和负载因子来调整容器的性能。
LinkedHashMap
:类似于HashMap,但是迭代遍历它时,取得的顺序是其插入次序, 或者是最近最少使用(LRU)的次序。
TreeMap
:TreeMap基于红黑树实现。查看时,它们会被排序。TreeMap是唯一的带有subMap()方法的Map,subMap()可以返回一个子树。
Hashtable、HashMap、TreeMap都是最常见的Map接口的实现,是以键值对的形式存储和操作数据的容器类型。
Hashtable
是早期Java类库提供的一个哈希表实现,本身是线程安全的,不支持null键和值。由于线程安全导致的性能开销,所以已经很少被推荐使用。
HashMap
是应用更加广泛的哈希表实现,行为上大致与Hashtable一致,主要区别在于HashMap不是线程安全的,且支持null键和值等。通常情况下,HashMap进行put或者get操作,可以达到常数时间的性能,所以它是绝大部分利用键值对存取场景的首选。
TreeMap
则是基于红黑树的一种提供顺序访问的Map,和HashMap不同,它的get、put、remove之类操作都是O(log(n))的时间复杂度,具体顺序可以由指定的Comparator来决定,或者根据键的自然顺序来判断。
Map | 使用情况 | 原因 |
---|---|---|
HashMap | 查询 | 基于散列表实现(推荐作为常规Map使用) |
TreeMap | 增加、快速创建 | 基于红黑树实现 |
HashMap
由数组+链表组成的,数组是HashMap的主体,链表则是主要为了解决哈希冲突而存在的,如果定位到的数组位置不含链表(当前entry的next指向null),那么对于查找,添加等操作很快,仅需一次寻址即可;如果定位到的数组包含链表,对于添加操作,其时间复杂度依然为O(1),因为最新的Entry会插入链表头部,急需要简单改变引用链即可,而对于查找操作来讲,此时就需要遍历链表,然后通过key对象的equals方法逐一比对查找。所以,性能考虑,HashMap中的链表出现越少,性能才会越好。
HashSet
是Set接口实现,它按照Hash算法来存储集合中的元素,不保证元素顺序
HashSet是非同步的,如果多个线程同时访问一个HashSet,要通过代码来保证其同步,集合元素可以是null
对于HashSet而言,它是基于HashMap实现的。HashSet底层采用HashMap来保存所有元素
1.
ArrayList
是实现了基于动态数组
的数据结构,LinkedList
基于链表
的数据结构。
2.对于随机访问get和set,ArrayList觉得优于LinkedList,因为LinkedList要移动指针。
3.对于新增和删除操作add和remove,LinedList
比较占优势,因为ArrayList要移动数据。
ArrayList
内部是使用可増长数组
实现的,所以是用get和set方法是花费常数时间的,但是如果插入元素和删除元素,除非插入和删除的位置都在表末尾,否则代码开销会很大,因为里面需要数组的移动
。增加或删除后需要改变后面所有数组的位置。
LinkedList
是使用双链表
实现的,所以get会非常消耗资源,除非位置离头部很近。但是插入和删除元素花费常数时间。增加或删除改变指针指向。
1.对ArrayList和LinkedList而言,在列表末尾增加一个元素所花的开销都是固定的。对
ArrayLis
t而言,主要是在内部数组中增加一项,指向所添加的元素,偶尔可能会导致对数组重新进行分配;而对LinkedList而言,这个开销是 统一的,分配一个内部Entry对象。
2.在ArrayList集合中添加或者删除一个元素时,当前的列表所所有的元素都会被移动。而LinkedList集合中添加或者删除一个元素的开销是固定的。
3.LinkedList
集合不支持 高效的随机随机访问(RandomAccess),因为可能产生二次项的行为。
4.ArrayLis
t的空间浪费主要体现在在list列表的结尾预留一定的容量空间
,而LinkedList的空间花费则体现在它的每一个元素都需要消耗相当的空间
https://blog.csdn.net/zjx2016/article/details/78273192
Vector
的方法都是同步的(Synchronized),是线程安全的(thread-safe),而ArrayList
的方法不是,由于线程的同步必然要影响性能,因此,ArrayList的性能比Vector好。
当Vector
或ArrayList
中的元素超过它的初始大小时,Vector会将它的容量翻倍
,而ArrayList只增加50%
的大小,这样,ArrayList就有利于节约内存空间。
1、存储内容比较:
Array 数组
可以包含基本类型
和对象类型
,
ArrayList
却只能包含对象类型
。
Array 数组
在存放的时候一定是同种类型
的元素。ArrayList 就不一定了 。
2、空间大小比较:
Array 数组
的空间大小是固定的
,所以需要事前确定合适的空间大小。
ArrayList
的空间是动态增长
的,而且,每次添加新的元素的时候都会检查内部数组的空间是否足够。
3.方法上的比较:
ArrayList
方法上比Array
更多样化,比如添加全部 addAll()、删除全部 removeAll()、返回迭代器 iterator() 等。
适用场景:
如果想要保存一些在整个程序运行期间都会存在而且不变的数据,我们可以将它们放进一个全局数组里, 但是如果我们单纯只是想要以数组的形式保存数据,而不对数据进行增加等操作,只是方便我们进行查找的话,那么,我们就选择 ArrayList。
如果我们需要对元素进行频繁的移动或删除,或者是处理的是超大量的数据,那么,使用 ArrayList 就真的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它的效率很低,使用数组进行这样的动作就很麻烦,那么,我们可以考虑选择 LinkedList。
poll()和remove()
方法都是从队列中取出一个元素
poll()
在获取失败的时候会返回空null
remove()
方法在获取数据失败的时候抛出异常
add()和offer()
都是向队列中添加一个元素。一些队列有大小限制,因此如果想在一个满的队列中加入一个新项
调用add()
方法就会抛出一个 unchecked 异常,
调用offer()
方法会返回 false。
element() 和 peek()
用于在队列的头部查询元素。与 remove() 方法类似
在队列为空时,element()
抛出一个异常,而peek()
返回 null。
Vector
:就比Arraylist多了个同步化机制(线程安全)。
Hashtable
:就比Hashmap多了个线程安全。
ConcurrentHashMap
:是一种高效但是线程安全的集合。
Stack
:栈,也是线程安全的,继承于Vector。
enumeration
:枚举,相当于迭代器
遍历集合类
的标准访问方法。它可以把访问逻辑从不同类型的集合类中抽象出来,从而避免向客户端暴露集合的内部结构。对集合元素进行迭代
的方法,每一个集合类都包含了可以返回迭代器实例的迭代方法。remove(Object obj)
删除,可以通过迭代器的remove()
方法删除//第一种
Iterato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String string = iterator.next();
//do something
}
//第二种
for(Iterator it = c.iterator(); it.hasNext(); ) {
Object o = it.next();
//do something
Iterator
用来遍历Set 和 List
集合Iterator
只可以向前
遍历ListIterator
只能遍历List
ListIterator
可以双向
遍历ListIterator
从 Iterator 接口继承
,然后添加了一些额外的功能,比如添加一个元素、替换一个元素、获取前面或后面元素的索引位置可以使用 Collections. unmodifiableCollection(Collection c) 方法来创建一个只读集合,这样改变集合的任何操作都会抛出 Java. lang.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 异常。
List<String> list = new ArrayList<>();
list. add("A");
Collection<String> unmlist = Collections. unmodifiableCollection(list);
unmlist. add("B"); // 运行时此行报错
System. out. println(list.size());
并发
的关键是你有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不一定要同时
。并行
的关键是你有同时处理多个任务的能力
。进程只能是并发
,多CPU计算机中进程可以并行
。线程只能并发
,单CPU多核中线程可以并行
。进程是执行中的一个应用程序
,是程序的一种动态形式,是CPU、内存等资源占用的基本单位,而且进程之间相互独立,通信比较困难,进程在执行的过程中,包含比较固定的入口、执行顺序、出口等进程表示资源分配的基本概念
,又是调度原型的基本单位,是系统中并发执行的单位。线程是进程内部的一个执行序列,属于某个进程,
线程是进程中执行运算的最小单位。一个进程可以有多个线程,线程不能占用CPU、内存等资源。而且线程之间共享一块内存区域,通信比较方便,线程的入口执行顺序这些过程被应用程序所控制。后台提供一种通用服务的线程
。所有用户线程停止,进程会停掉所有守护线程,退出程序。start 线程之前
调用线程的 setDaemon(true)
方法。新建状态
: 一个新产生的线程从新状态开始了它的生命周期。它保持这个状态直到程序 start 这个线程。就绪状态:
当一个线程等待另外一个线程执行一个任务的时候,该线程就进入就绪状态。当另一个线程给就绪状态的线程发送信号时,该线程才重新切换到运行状态。运行状态
:当一个新状态的线程被 start 以后,线程就变成可运行状态,一个线程在此状态下被认为是开始执行其任务休眠状态
: 由于一个线程的时间片用完了,该线程从运行状态进入休眠状态。当时间间隔到期或者等待的时间发生了,该状态的线程切换到运行状态。终止状态:
一个运行状态的线程完成任务或者其他终止条件发生,该线程就切换到终止状态。sleep()是线程类(Thread)
的方法,导致此线程暂停执行指定时间,给执行机会给其他线程,但是监控状态依然保持,到时后会自动恢复。调用sleep不会释放对象锁
。wait()是Object类
的方法,对此对象调用wait方法导致本线程放弃对象锁
,进入等待此对象的等待锁定池,只有针对此对象发出notify方法(或notifyAll)后本线程才进入对象锁定池准备获得对象锁进入运行状态。前提条件:wait()
方法表示,放弃当前对资源的占有权时
notify()
方法表示,当前的线程已经放弃对资源的占有,只有一个
线程能够从wait状态中恢复,notifyAll()
使所有原来在该对象上等待被notify的所有线程
统统退出wait的状态,变成等待该对象上的锁,一旦该对象被解锁,他们就会去竞争。run() :
方法只是类的一个普通方法而已,如果直接调用Run方法,程序中依然只有主线程这一个线程,其程序执行路径还是只有一条,还是要顺序执行,还是要等待run方法体执行完毕后才可继续执行下面的代码,这样就没有达到多线程的目的start() :
它的作用是启动一个新线程,新线程会执行相应的run()方法。start()不能被重复调用,真正的实现了多线程并发运行。四种,看多线程那章文章详解
1.RUNNING:这是最正常的状态,接受新的任务,处理等待队列中的任务。线程池的初始化状态是RUNNING。线程池被一旦被创建,就处于RUNNING状态,并且线程池中的任务数为0。
2.SHUTDOWN:不接受新的任务提交,但是会继续处理等待队列中的任务。调用线程池的shutdown()方法时,线程池由RUNNING -> SHUTDOWN。
3.STOP:不接受新的任务提交,不再处理等待队列中的任务,中断正在执行任务的线程。调用线程池的shutdownNow()方法时,线程池由(RUNNING or SHUTDOWN ) -> STOP。
4.TIDYING:所有的任务都销毁了,workCount 为 0,线程池的状态在转换为 TIDYING 状态时,会执行钩子方法 terminated()。因为terminated()在ThreadPoolExecutor类中是空的,所以用户想在线程池变为TIDYING时进行相应的处理;可以通过重载terminated()函数来实现。
当线程池在SHUTDOWN状态下,阻塞队列为空并且线程池中执行的任务也为空时,就会由 SHUTDOWN -> TIDYING。
当线程池在STOP状态下,线程池中执行的任务为空时,就会由STOP -> TIDYING。
5.TERMINATED:线程池处在TIDYING状态时,执行完terminated()之后,就会由 TIDYING -> TERMINATED。
线程池判断核心线程池里的线程是否都在执行任务。如果不是,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
线程来执行任务。如果核心线程池里的线程都在执行任务,则进入下个流程。
线程池判断工作队列是否已经满。如果工作队列没有满,则将新提交的任务存储在这
个工作队列里。如果工作队列满了,则进入下个流程。
线程池判断线程池的线程是否都处于工作状态。如果没有,则创建一个新的工作线程
来执行任务。如果已经满了,则交给饱和策略来处理这个任务。
四种
execute()
参数 Runnable ;submit() 参数 (Runnable) 或 (Runnable 和 结果 T) 或 (Callable)execute()
没有返回值;而 submit() 有返回值submit()
的返回值 Future 调用get方法时,可以捕获处理异常原子性
:一个或者多个操作在 CPU 执行的过程中不被中断的特性
可见性
: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另外一个线程能够立刻看到
有序性
:程序执行的顺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
缓存
导致的可见性问题
线程切换
带来的原子性问题
编译优化
带来的有序性问题
JDK Atomic
开头的原子类、synchronized、LOCK,可以解决原子性
问题
synchronized、volatile、LOCK
,可以解决可见性
问题
Happens-Before
规则可以解决有序性
问题
程序次序规则
:在一个线程内,按照程序控制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
管程锁定规则
: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锁的lock操作
volatile变量规则
:对一个volatile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
线程启动规则
: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一个动作
线程终止规则
:线程中的所有操作都先行发生于对此线程的终止检测
线程中断规则
: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
对象终结规则
: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构造函数执行结束)先行发生于它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无锁 -> 偏向锁 -> 轻量级锁 -> 重量级锁
没有优化以前,sychronized是重量级锁(悲观锁),使用 wait 和 notify、notifyAll 来切换线程状态非常消耗系统资源;线程的挂起和唤醒间隔很短暂,这样很浪费资源,影响性能。所以 JVM 对 sychronized 关键字进行了优化,把锁分为 无锁、偏向锁、轻量级锁、重量级锁 状态。
无锁:没有对资源进行锁定,所有的线程都能访问并修改同一个资源,但同时只有一个线程能修改成功,其他修改失败的线程会不断重试直到修改成功。
偏向锁:对象的代码一直被同一线程执行,不存在多个线程竞争,该线程在后续的执行中自动获取锁,降低获取锁带来的性能开销。偏向锁,指的就是偏向第一个加锁线程,该线程是不会主动释放偏向锁的,只有当其他线程尝试竞争偏向锁才会被释放。
轻量级锁:轻量级锁是指当锁是偏向锁的时候,被第二个线程 B 所访问,此时偏向锁就会升级为轻量级锁,线程 B 会通过自旋的形式尝试获取锁,线程不会阻塞,从而提高性能。
当前只有一个等待线程,则该线程将通过自旋进行等待。但是当自旋超过一定的次数时,轻量级锁便会升级为重量级锁;当一个线程已持有锁,另一个线程在自旋,而此时又有第三个线程来访时,轻量级锁也会升级为重量级锁。
重量级锁:指当有一个线程获取锁之后,其余所有等待获取该锁的线程都会处于阻塞状态。
重量级锁通过对象内部的监视器(monitor)实现,而其中 monitor 的本质是依赖于底层操作系统的 Mutex Lock 实现,操作系统实现线程之间的切换需要从用户态切换到内核态,切换成本非常高。
(1)竞争资源
;系统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每一个进程的要求;
(2)多道程序运行时
,推进进程运行的顺序不合理。
(1)请求和保持
:每个进程都在请求还未得到的资源,但是又一直拿着自己已有的资源不放;
(2)互斥条件
:每个资源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
(3)不可剥夺
:对于其他进程已经获得的资源,在它为释放该资源之前,这个资源不能被其他进程剥夺;
(4)循环等待
:进程组内进程之间形成循环等待资源的情形。
打破互斥条件
:允许一个资源可以被几个进程同时访问,但是对于一般的资源来说这是不可行的;打破请求和保持条件
:提前对所有资源进行分配,看这样的分配策略是否恰当。但是在很多时候,资源的多少是动态的,计算起来并不容易。打破不可剥夺条件
:允许进程剥夺其他进程拥有的资源,就是说,当一个进程在申请某个资源却得不到的时候,它必须释放自己所的资源,这样这个进程的资源就可以被别的进程所用;打破循环等待条件
:对资源提前编号处理,是资源在使用时计算是否会形成环路。线程局部变量是局限于线程内部的变量,属于线程自身所有,不在多个线程间共享。Java提供ThreadLocal类来支持线程局部变量,是一种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但是在管理环境下(如 web 服务器)使用线程局部变量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在这种情况下,工作线程的生命周期比任何应用变量的生命周期都要长。任何线程局部变量一旦在工作完成后没有释放,Java 应用就存在内存泄露的风险。
synchronized是和if、else、for、while一样的关键字,ReentrantLock是类,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既然ReentrantLock是类,那么它就提供了比synchronized更多更灵活的特性,可以被继承、可以有方法、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类变量,ReentrantLock比synchronized的扩展性体现在几点上:
ReentrantLock可以对获取锁的等待时间进行设置,这样就避免了死锁
ReentrantLock可以获取各种锁的信息
ReentrantLock可以灵活地实现多路通知
另外,二者的锁机制其实也是不一样的:ReentrantLock底层调用的是Unsafe的park方法加锁,synchronized操作的应该是对象头中mark word。
Atomic包中的类基本的特性就是在多线程环境下,当有多个线程同时对单个(包括基本类型及引用类型)变量进行操作时,具有排他性,即当多个线程同时对该变量的值进行更新时,仅有一个线程能成功,而未成功的线程可以向自旋锁一样,继续尝试,一直等到执行成功。
Atomic系列的类中的核心方法都会调用unsafe类中的几个本地方法。我们需要先知道一个东西就是Unsafe类,全名为:sun.misc.Unsafe,这个类包含了大量的对C代码的操作,包括很多直接内存分配以及原子操作的调用,而它之所以标记为非安全的,是告诉你这个里面大量的方法调用都会存在安全隐患,需要小心使用,否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例如在通过unsafe分配内存的时候,如果自己指定某些区域可能会导致一些类似C++一样的指针越界到其他进程的问题。
反射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它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
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类所具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在运行时调用任意一个对象的方法。
简单说就是为了保存在内存中的各种对象的状态(也就是实例变量,不是方法),并且可以把保存的对象状态再读出来。虽然你可以用你自己的各种各样的方法来保存object states,但是Java给你提供一种应该比你自己好的保存对象状态的机制,那就是序列化。
当想要给实现了某个接口的类中的方法,加一些额外的处理。比如说加日志,加事务等。可以给这个类创建一个代理,故名思议就是创建一个新的类,这个类不仅包含原来类方法的功能,而且还在原来的基础上添加了额外处理的新类。这个代理类并不是定义好的,是动态生成的。具有解耦意义,灵活,扩展性强。
首先必须定义一个接口,还要有一个InvocationHandler(将实现接口的类的对象传递给它)处理类。再有一个工具类Proxy(习惯性将其称为代理类,因为调用他的newInstance()可以产生代理对象,其实他只是一个产生代理对象的工具类)。利用到InvocationHandler,拼接代理类源码,将其编译生成代理类的二进制码,利用加载器加载,并将其实例化产生代理对象,最后返回。
想对一个对象进行处理,又想保留原有的数据进行接下来的操作,就需要克隆了,Java语言中克隆针对的是类的实例
两种方式:
final
用于声明属性,方法和类,表示属性不可变,方法不可被重写,类不可被继承。finally
是异常处理语句结构的一部分,表示总是执行。finalize
是 object 类的一个方法,在垃圾收集器执行的时候会调用这个对象回收的方法,工垃圾收集时其他资源的回收,比如关闭文件。构造器Constructor不能被继承,因此不能重写Override,但可以被重载Overload。
throw:
有时我们明确要创建异常对象然后抛出它来停止程序的正常处理。throw关键字用于向运行时抛出异常来处理它。throws:
当我们在方法中抛出任何已检查的异常而不处理它时,我们需要在方法签名中使用throws关键字让调用者程序知道该方法可能抛出的异常。调用方法可以处理这些异常或使用throws关键字将其传播给它的调用方法。我们可以在throws子句中提供多个异常,也可以与main()方法一起使用。try-catch:
我们在代码中使用try-catch块进行异常处理。try是块的开始,catch是在try块的末尾处理异常。我们可以使用try有多个catch块,try-catch块也可以嵌套。catch块需要一个应该是Exception类型的参数。finally:
finally块是可选的
,只能用于try-catch块
。由于异常会暂停执行过程,因此我们可能会打开一些不会关闭的资源,因此我们可以使用finally块。finally块总是被执行,无论是否发生异常。Error
表示恢复不是不可能但很困难的情况下的一种严重问题。比如说内存溢出。不可能指望程序能处理这样的情况。
Error:
是JVM发生问题…程序员是无法修复的…
Exception
表示一种设计或实现问题。也就是说,它表示如果程序运行正常,从不会发生的情况。
Exception:
是异常可以修复的代码…
throw
关键字用来在程序中明确抛出的异常, throws
语句用来表名方法不能处理的异常throw
用于方法内部,throws
用于方法声明上throw
后跟异常对象,throws
后跟异常类型throw
后只能跟一个异常对象,throws
后可以一次声明多种异常类型final
关键字,修饰变量,方法,类等finally
:用于异常处理,无论是否抛出异常,如果在之前没有将System.exit()就可以,finally代码块都会执行,它主要是用来释放应用占用的资源。finalize()
方法是Object类的一个protected方法,它在对象被垃圾处理器回收前由Java虚拟机来调用。二者省略其一
public class TestOmitTryCatchFinall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mitFinally();
omitCatch();
}
/**
* 省略finally 语句块
*/
public static void omitFinally() {
try {
int i = 0;
i += 1;
System.out.println(i);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
* 省略 catch 语句块
*/
public static void omitCatch() {
int i = 0;
try {
i += 1;
} finally {
i = 10;
}
System.out.println(i);
}
}
https://blog.csdn.net/qq_40180411/article/details/81428382
Throwable
├ Error
│ ├ IOError
│ ├ LinkageError
│ ├ ReflectionError
│ ├ ThreadDeath
│ |- VirtualMachineError
├ Exception
│ ├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 ├ DataFormatException
│ ├ InterruptedException
│ ├ IOException
│ ├ ReflectiveOperationException
│ ├ RuntimeException 运行期异常
│ ├ ArithmeticException
│ ├ ClassCastException
│ ├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 ├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
│ ├ 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 NoSuchElementException
│ ├ NullPointerException
│ |- SecurityException
│ |- SQLException
301,302 都是HTTP状态的编码,都代表着某个URL发生了转移。
Forward和Redirect代表了两种请求转发方式:直接转发和间接转发。
为了实现可靠数据传输, TCP 协议的通信双方, 都必须维护一个序列号, 以标识发送出去的数据包中, 哪些是已经被对方收到的。 三次握手的过程即是通信双方相互告知序列号起始值, 并确认对方已经收到了序列号起始值的必经步骤。
如果只是两次握手, 至多只有连接发起方的起始序列号能被确认, 另一方选择的序列号则得不到确认。
应用层:网络服务与最终用户的一个接口。
表示层:数据的表示、安全、压缩。
会话层:建立、管理、终止会话。
传输层:定义传输数据的协议端口号,以及流控和差错校验。
网络层:进行逻辑地址寻址,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路径选择。
数据链路层:建立逻辑连接、进行硬件地址寻址、差错校验等功能。
物理层:建立、维护、断开物理连接。
LET在浏览器回退时是无害的,而POST会再次提交请求。
GET产生的URL地址可以被Bookmark,而POST不可以。
GET请求会被浏览器主动cache,而POST不会,除非手动设置。
GET请求只能进行url编码,而POST支持多种编码方式。
GET请求参数会被完整保留在浏览器历史记录里,而POST中的参数不会被保留。
GET请求在URL中传送的参数是有长度限制的,而POST么有。
参数的数据类型,GET只接受ASCII字符,而POST没有限制。
ET比POST更不安全,因为参数直接暴露在URL上,所以不能用来传递敏感信息。
GET参数通过URL传递,POST放在Request body中。
这个比较复杂,百度吧
jsonp 即 json+padding,动态创建script标签,利用script标签的src属性可以获取任何域下的js脚本,通过这个特性(也可以说漏洞),服务器端不在返货json格式,而是返回一段调用某个函数的js代码,在src中进行了调用,这样实现了跨域。
程序计数器、虚拟机栈、本地方法栈、堆、方法区
队列和栈都是被用来预存储数据的。
队列允许先进先出检索元素,但也有例外的情况,Deque 接口允许从两端检索元素。
栈和队列很相似,但它运行对元素进行后进先出进行检索。
在介绍双亲委派模型之前先说下类加载器。对于任意一个类,都需要由加载它的类加载器和这个类本身一同确立在 JVM 中的唯一性,每一个类加载器,都有一个独立的类名称空间。类加载器就是根据指定全限定名称将 class 文件加载到 JVM 内存,然后再转化为 class 对象。
类加载器分类: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 ClassLoader)
,是虚拟机自身的一部分,用来加载Java_HOME/lib/目录中的,或者被 -Xbootclasspath 参数所指定的路径中并且被虚拟机识别的类库;\lib\ext
目录或Java. ext. dirs
系统变量指定的路径中的所有类库;应用程序类加载器(Application ClassLoader)
。负责加载用户类路径(classpath)上的指定类库,我们可以直接使用这个类加载器。一般情况,如果我们没有自定义类加载器默认就是用这个加载器。一般有两种方法来判断:
强引用、软引用、弱引用、虚引用(幽灵引用/幻影引用)
标记-清除算法
标记-整理算法
复制算法
分代算法
CMS 是英文 Concurrent Mark-Sweep 的简称,是以牺牲吞吐量为代价来获得最短回收停顿时间的垃圾回收器。对于要求服务器响应速度的应用上,这种垃圾回收器非常适合。在启动 JVM 的参数加上“-XX:+UseConcMarkSweepGC”来指定使用 CMS 垃圾回收器。
CMS 使用的是标记-清除的算法实现的,所以在 gc 的时候回产生大量的内存碎片,当剩余内存不能满足程序运行要求时,系统将会出现 Concurrent Mode Failure,临时 CMS 会采用 Serial Old 回收器进行垃圾清除,此时的性能将会被降低。
新生代垃圾回收器一般采用的是复制算法,复制算法的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内存利用率低;老年代回收器一般采用的是标记-整理的算法进行垃圾回收。
分代回收器有两个分区:老生代和新生代,新生代默认的空间占比总空间的 1/3,老生代的默认占比是 2/3。
新生代使用的是复制算法,新生代里有 3 个分区:Eden、To Survivor、From Survivor,它们的默认占比是 8:1:1,它的执行流程如下:
把 Eden + From Survivor 存活的对象放入 To Survivor 区;清空 Eden 和 From Survivor 分区;From Survivor 和 To Survivor 分区交换,From Survivor 变 To Survivor,To Survivor 变 From Survivor。
每次在 From Survivor 到 To Survivor 移动时都存活的对象,年龄就 +1,当年龄到达 15(默认配置是 15)时,升级为老生代。大对象也会直接进入老生代。
老生代当空间占用到达某个值之后就会触发全局垃圾收回,一般使用标记整理的执行算法。以上这些循环往复就构成了整个分代垃圾回收的整体执行流程。
JDK 自带了很多监控工具,都位于 JDK 的 bin 目录下,其中最常用的是 jconsole 和 jvisualvm 这两款视图监控工具。
1、-Xms
s为strating,表示堆内存起始大小
2、-Xmx
:x为max,表示最大的堆内存(一般来说-Xms和-Xmx的设置为相同大小,因为当heap自动扩容时,会发生内存抖动,影响程序的稳定性)
3、-Xmn
: n为new,表示新生代大小(-Xss:规定了每个线程虚拟机栈(堆栈)的大小)
4、-XX:SurvivorRator=8
: 表示堆内存中新生代、老年代和永久代的比为8:1:1
5、-XX:PretenureSizeThreshold=3145728
表示当创建(new)的对象大于3M的时候直接进入老年代
6、-XX:MaxTenuringThreshold=15
表示当对象的存活的年龄(minor gc一次加1)大于多少时,进入老年代
7、-XX:-DisableExplicirGC
表示是否(+表示是,-表示否)打开GC日志
存在没有引用的对象
或超过作用域
的对象时进行。释放和重用资源
。一个对象
public class Test9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1 = "a";
String s2 = s1 + "b";
String s3 = "a" + "b";
System.out.println(s2 == "ab"); // false
System.out.println(s3 == "ab"); // true
}
}
在JDK 1.7之前,switch只能支持byte,short,char,int或者其对应的包装类以及Enum类型.从JDK 1.7之后switch开始支持String类型.但到目前为止,switch都不支持long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