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篇文章的结构写作分析(文章来源文叨叨的斜杠生活)
一.生活情感类文章
第一篇:收礼物时,女人们都在想些什么?
分析:
题目:问号形式,引入瞎想与好奇感。
本篇故事,从微信聊天的方式作为开篇,通过故事来提出问题,礼物对女生的意义?
逻辑推理:1.仪式感。2.虚荣与攀比;3.不安全感;4.被舆论绑架;5.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话锋一转,今年的礼物,收到的感受与往年不同,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用买手表的心理矛盾过程变化,对自己的行为探索背后的心情和动机。
更深一层提出问题:如何看待礼物的价值?
1.是一份礼物。它要满足的是送礼物的人的愿望。取悦对方,质量过关
2.作为一份礼物。收礼者最强烈和直接的感受是惊喜以及愉悦的心理。
总结:认清自己是最难一件事,各种欲望都没有错,重要的是,是否知道自己真实的内心所需。(拔高文章的意义和思想,由一件礼物往自己内心的需求探索,引起读者的共鸣感和思考角度)
文章特色:逻辑严谨,围绕主题“女生对礼物的看法转变和意义”,结果引起读者的深思。本文属于生活情感感悟。
第二篇 干货文
题目:应聘互联网产品运营?手把手教你改一份实习生简历
(结合当下热点,考虑读者的需求——简历);
开篇:社会现象——简历糟糕(引起读者共鸣和好奇)
案例分析,得出结论:小E的履历占大多数60%,提出关键性要点——看似信心满满,实则万分焦虑。
重点提问:实习履历一大堆,为什么还如此焦虑?
(点题,从学员的心理清晰引出观点,个人觉得很有意思,一般会直接说履历一二三,这个衔接好)。
回答提问:焦虑的背后原因。
1.实习经历短,不超过6个月,最好1年。短期无法有清晰的定位。
2.焦虑是对自己的定位不准确和不自信。说出案例主人公的实习经历与应聘职位没有关联性。
总结:自我定位。(我也觉得是实话,很有使用价值,个人定位,不是盲目需求。
再次提出深层次问题:履历不符合,怎么办?(放大招,大部分人的工作经历与应聘职位不符)。
解决方案:曲线救国,应聘其他相关职位,比如运营岗位,工作之后转产品。
总结:把自己当初一个产品去分析,自己有什么优势和特质,加起来大概能跟哪些岗位的职位要求相符。选择自己擅长和喜欢的。
话题一转:洋洋洒洒一大篇,为什么不能打动面试官?
干货来了!!!!
哪些内容会被删掉:
1.跟目标岗位无关的实习经历
2.大学所学课程。
3.对过往实习公司的介绍。
4.获奖经历和学生经历。
如何语言包装?
1.去掉工作内容的细节,尤其是项目的过程。
2.简练的语言,你做了什么工作,获得哪些能力。
3.包括效果评价和数据佐证。
4.举出具体案例。
(看到这,宝宝想说,生活经历真的很重要呀!没有经历,是不是再好的文笔都是假大空?)
重点:简历的关键字,比较修改前和修改后的工作经历描述。
模板:做了什么+收获什么。
最后总结:优秀简历=自我定位,做出特色,用户需求。
我的感觉:通篇文章的行文结构要比第一篇更严谨,而且思路清晰,层层递进,论点与事实依据一一呈现,把简历的问题与个人的问题结合在一起,非常实用,阅读起来不觉得繁琐。干货多多丫!
第三篇 活动心得体会文章
题目:找到你的亮点,摆脱平庸的套路
(关键字:亮点,平庸)——两个极致的矛盾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和共鸣感。
相关信息介绍:交代活动的时间、主题、背景、目的。
正文:
开篇:作者通过结合自己的职业背景介绍,从而被活动主讲人的头衔“网红经济”所吸引,点出参加活动的目的。
分段说出自己参加活动的感受变化,用事实作为依据:
1.最开始,仅仅期待多了解知识。
2.你真的会做“自我介绍”吗?尝试过“瞬间被点燃”吗?(看待的心情发生转变,从旁观者到深入其中的参与者)。——故事的情节发生改变,主体和客体的位置互换,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想要继续阅读下去的渴望。
活动环节的细节描写,通过特殊的“自我介绍”,点出自我亮点。
大段文字,说出平庸与亮点的关系。其实是一段寻找自我的过程。
3.人的潜力,一定是被优秀的对手激发
用活动的游戏环节描写和自我感受,论证观点。
你以为结束了吗?并没有!
作者又提出第四个论点:创业公司头脑风暴。
同样用活动的游戏环节,具体描写,来点出大家的思维碰撞。
最后:以思维脑图和活动照片作为总结,鼓励大家参与。
(自我感觉,其实活动的心得体会很难写,一方面可能会因为直白交代活动的内容,让读者觉得不好玩,没有吸收想要的知识。一方面,有活动,有体会,却没有逻辑感,也会显得文章很LOW,无人注目。文叨叨老师的这篇文章,从题目和开篇对活动的初期不报期待,到结果收获颇丰,这种叙事方法的变化,能够引起读者的好奇心。在描写活动环节,是很清楚用了四个论点,层层递进,由自己的转变来阐述主题——如何在平庸中寻找自我亮点,形成人格魅力体)。
第四篇 读书感悟文章
题目:可能让你摆脱平庸的7副解药——挑剔编辑读《精进》
分析:主标题概括了这本书的主要主旨,摆脱平庸。副标题点明自己的文章类型(读书感悟文)
正文
开篇:
作者借自己曾经的职业背景,编辑,表达自己对鸡汤文的反感。让读者感觉此时对这本书是讨厌的情绪。这样的情绪读书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拭目以待。
读书的目的——作业要求
作业提出的要求是带着问题去浏览,快速找到值得读的章节。作者交代自己花了三个小时看完整本书。(当中的细节描写没有很深入,特别精简)。
提出论点——对《精进》的喜与乐
1.喜欢的理由,本书对学习、时间等事情,有独特见解。
2.讨厌的理由,太多引经据典来证明观点的做法,不是特别自然。
点明主题——摆脱平庸的7副解药。(文字的摘抄和自我感觉的梳理过程)
总结:解药对每个人的效力不一样,对读者提问,引发读者的思考。
自我感觉:这篇文章,在文字情感和逻辑推理上,与干货文、生活情感文,读起来有所欠缺。文章内容短,但题目,对书的心理变化,书中的心得体会,很深入的剖析,让读者快速了解此书的价值和主旨。这样的方式在写读书感悟上,我也特别推崇。因为是读书笔记型文章,无须许多优美打动人心的故事和情感,只要能让读者快速了解书的名字,主题,精华内容,是更重要的事情。
第五篇 自我探索文
题目:你喜欢现在的你吗?写在31岁生日这一天。
这一篇不仅仅是文叨叨老师的个人探索之旅,更是一款深得人心的爆文。我们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内心有所发现和感悟,可太多的想法和混乱的逻辑,让我们裹足不前,始终下笔无神。请看这篇文章,通过我细心的结构分析,让你有所体会和学习。
正文开篇:
作者对30岁的理解——恐慌和兴奋。
(读者肯定会想为什么有这种清晰的存在?)
背景介绍:因为裸辞,开始焦虑,但也抱有信心。
引出主题:是否喜欢现在的我。
(这个主题我很喜欢,一般在三十而立的年纪,会有很多困惑和茫然,作者开篇没有大篇幅突出自己环境苛刻和面临的困难,而把着眼点放在自我,是否喜欢现在的我,读者看了,也会心里思考自己是否喜欢现在的自己)。
几个方面对自我的探索。
01.清零——职业的清零,内心自我的警觉。
02.自省——世界嘈杂,与你无关
03.好奇——生命的丰富性,结合自己的过往经历感悟
04.勇敢——儿时到现在种种做出的有勇气的行为事件,坚定信心
05.焦虑——对自己的焦虑。(这是个负面词,一篇文章,不仅要有正面能量,也要有负面能量,才显得真实。原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事情)。
通过一个小故事,写出对焦虑的理解,表达自己如何看待焦虑的态度——行动。
06.去拼——询问自己的内心,坚定敢拼的目标和勇气。
总结:用各种情绪来表达30岁的感受,得出喜欢自己的理由。
自我感觉:此篇文章的感情真实流露,由裸辞后带来的焦虑情绪,到最后的喜欢自己的美好感受,让很多接近30和超过30的女人,从六种感受中找到生动形象的叨叨老师,得到激励,也对自己思考,是否喜欢现在的自己。总结到位,情感真实,逻辑清晰。文章的布局复杂比起第一篇礼物的情感文,更能打动人心,每个人在岁月关卡,质问自己的内心,思考和感悟,是个多么大的诱惑。爱自己,是读者想去点击此文的吸引点。
五篇共同点:从自我出发,从内心感受出发。无论哪种文章,哪类现象,哪些情感,叨叨老师都会回归于自我内心的探索。这也是她上课重点强调的东西。但从文章的主题选取角度,是结合读者的需求。用论点和论据的技巧,加深层次,逻辑严谨。
一篇优秀的文章包括三个方面:作者自我内心探索和感受,读者的需求关注点,逻辑清晰的价值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