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RM在中国的授权,看中国IC公司未来的竞争力

 

     “中国厂商的产业升级越来越快,与欧美的差距也越来越小。从工艺上来看,仅差一代的距离;从使用的CPU核来看,中国厂商与欧美仅差半代。”在日前的2009(第七届)泛珠三角集成电路创新应用展示暨高峰论坛上ARM中国销售副总裁吴雄昂对《国际电子商情》记者讲道。
     吴雄昂表示,中国芯片厂商(包括整机厂商的微电子部)对高端ARM核的授权表现得非常积极。从数量上看,过去一年来,中国厂商申请的ARM11与Cortext A8或A9的授权数已超过对ARM7和ARM9的授权数量。比如去年ARM11的授权厂商就有5家,而ARM Mali的授权厂商也有5家。在互联数字电视(IPTV)领域,厂商已开始申请Cortext A8授权;而在上网本等市场,厂商则开始申请Cortext A9的授权。此外,对于ARM最新的Cortext M3也有两家中国厂商授权。
     “过去一年,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韩国的授权数量已超过欧美,并且前者呈现增长趋势,后者出现下降趋势,这表示中国地区的新兴设计非常活跃。”ARM全球销售副总裁Stuart Ching也对《国际电子商情》说道,“而日本地区则表现最差。”由于新的授权设计将代表着未来,从IC公司对ARM的授权数量也可以看出某个地区未来的发展潜力。尽管去年Q3开始全球出现金融危机,但是去年Q3和Q4中国厂商申请的ARM授权数量接近30,今年上半年延续了这种增长势头。“中国芯片业的潜力巨大。”他说道。
     “一般来说,从拿到ARM授权到芯片成熟上市是两年时间。不过,由于现在消费电子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特别是中国市场的需求变化日新月异,这个时间在缩短。中国芯片厂商推出成熟芯片的时间也越来越短。”Stuart Ching说道。他又补充道,“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由于ARM CPU的生态系统完善,并且功耗低,也正好满足了中国变化迅速的消费电子市场的需求。”
     他还指出Cortext M0在中国应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白家电产地,而目前中国还没有32位的MCU厂商。”Stuart Ching分析道,中国厂商习惯使用8051,然而,M0相比8051具有非常多的优势,包括功耗更低,性能更高,支持更复杂的代码,以及可以采用C语言编程等。从成本上来看,在相同的工艺下,M0的Die与8051的尺寸基本上相同,M0的成本仅高出不到0.1美元,并且由于M0本身可以支持复杂的代码,比8051更省Flash,就以系统成本会更低。“拿洗衣机来说,如果采用M0控制,可以更省电、实现更多功能且控制更简单,总体系统成本也更低。”他举例道。
     为中国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务
     中国用户对ARM核的追逐,与ARM公司在这个地区提供非常灵活的政策不无关系。吴雄昂表示:“ARM公司在中国区实施了多种灵活的策略,帮助中国厂商更快和更便宜地申请ARM授权。”他举例说道,比如我们在中国实施一种称为IPAccess的策略,即用户只要交纳一定的授权费,就可以在众多产品中任意选择自己需要的ARM核,当他们觉得采用某个核不适用时,即使研发展开后也还可以再换另一个。“这样,用户可以在ARM7、ARM9、ARM11中任选,为适应市场不断升级,最终定下要量产的产品。而不会像以前一样花冤枉钱。”吴雄昂解释。
     另外,在流片上ARM也给予中国公司一些支持。ARM前几年已与中科院、香港科技局以及上海紫竹科学园合作,为中国厂商提供ARM7和ARM9的MPW流片服务。基于中国厂商对于ARM11、A8和A9的授权数量迅速上升,ARM公司正在与中芯国际洽谈,欲在中芯国际的65nm线上引入A8和A9物理IP。
     从版权税来看,ARM也会根据中国厂商的出货量和销售价格进行调整。“我们的版权税会考虑产品分类、芯片售价等不同因素,ARM公司50%的收入来自于版权税,所以我们的最大任务就是要让客户成功,只有客户成功了,我们才能成功。”Stuart说道。从全球来看,授权ARM核后,能开发出量产芯片的比例大概是50%,Stuart认为中国的比例也差不多。“所以,从中国公司ARM核的授权数量迅速上升来看,中国IC公司的竞争力正在迅速提升。”他指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