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六)(待续)

      带孩子去旅行而不是旅游——行万里路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六)(待续)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今天读到第十四章《行万里路》,雷夫老师每年都带领孩子们去旅行而不是去旅游,从开始路线的选择,经费的问题,目的地的了解,孩子们的吃住行,雷夫老师做足了充分的功课,所以才有了一次次难忘的旅行。

雷夫老师认为出去旅行目的地的选择应该明白“少即是多”的道理,很多老师和家长以为带孩子们出去尽可能的多看,多参观景点,多吸取学习经验,结果反而搞得孩子们精疲力尽,他认为太满的行程只会让孩子们消化不了,无法学到更多。孩子们会累,就连最优秀的学生也有各自的饱和点。

我们每次带孩子去旅游,总想多玩几个地方,恨不能一周时间周游全国才好,却不知贪多嚼不烂,只去一个地方,慢慢走,细细看,才能真正了解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才能欣赏到更多的美景。

旅行前的准备是关键,雷夫老师每次带孩子们去旅行,整个的准备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比如去迪士尼乐园,他就提前让孩子们读了《迪士尼乐园指南》还给每个孩子一份“奇幻王国”的地图;带他们看了电影《非洲皇后号》,了解了“丛林巡航”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当孩子们亲身体验时就会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带孩子们看迪士尼电影《南方之歌》认识片中所有的角色,孩子们特别喜欢“飞溅山”垂直下坠的瀑布......

我们如果带孩子去迪士尼,只会带孩子去体验各种惊险刺激的游戏,拍各种造型的照片,证明我曾经带孩子来过,把曾经来过当成炫耀的资本,那只是一次简单的旅游而已,而不是旅行。

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雷夫老师会提前带孩子们了解博物馆的历史,博物馆的地图以及文物的分布情况,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能获得自己最想得到的知识。

我们很少带孩子去博物馆的,即使去,也是简单的看看各个朝代的文物,发出一声感慨,咱们祖先真厉害,能造出这么多美丽的东西。殊不知每件文物不止是文物,而是有着丰富的故事,我们没有看到文物背后的文化内涵,那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所在。所以很多孩子不喜欢去博物馆,不止是孩子,很多家长也不喜欢,因为那里没意思,花钱花的不值。

去西安看兵马俑,有人说真没意思,白花那么多钱,看一堆缺胳膊少腿的泥人,却不知道陶器的制造在秦朝时期已经达到一个相对教高的水平,秦兵马俑为后人解读秦朝的文化,历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在兵马俑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秦王朝强大。秦兵马俑不同的人物外形,不同的官阶,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精神面貌,如此这些都体现在了秦俑的身上,它的造型刻画不仅实现“形似”而且还达到“神似”。秦俑以头部的刻画最为精致,有的眉宇凝聚,端庄肃穆;有的面庞清秀,微微含笑;有的带有皱纹,一脸老成……形成了“千人千面”的奇观。

    如果我们也能像雷夫老师那样,提前带孩子们了解秦朝的历史,了解一下秦始皇的丰功伟绩,了解秦兵马俑的宏大规模,看看秦兵马俑的纪录片,看看大秦帝国的电影,孩子就不会有那只是泥人的说法,当他看到那些精美的艺术品时,孩子们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这才是一次真正的旅行,才是孩子认识世界的正确方式。

带孩子旅行就是让孩子有机会接触到更广大的世界,同时发觉自身最好的部分,而不是拍几张照片,证明自己去过。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六)(待续)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六)(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