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这一章,主要讲了一件大事,就是身为金陵十二钗之一的秦可卿死了,她是十二钗中第一个死去的人。文中,关于秦可卿这个人的笔墨并不是很多,着墨最多的地方就在于她生病以及隆重的葬礼。这一章有很多亮点,一起来看看。

一、处处透漏着疑点的死亡

从第十章开始,作者就已经用大量的笔墨在描写秦可卿生病吃药的情况,贾府中人都知道她生了很重的病,按讲她死了,应该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文中是这样说的“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疑心二字点出了大家对秦可卿的死不能接受,充满疑惑,可见秦可卿死的太过突然,太蹊跷。继续加深这种疑心的是下面这段描写“贾珍便命贾琼、贾琛,贾璘、贾蔷四个人去陪客,一面吩咐去请钦天监阴阳司来择日,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这四十九日,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看到这里不禁奇怪,“以免亡者之罪”,亡者有何罪呢?继续往下看,“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教士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读到这里是不是更疑惑了?解冤洗业醮,这是不是暗示着秦可卿死的冤枉,蹊跷,非正常死亡,毕竟如果是正常病死的话,哪里需要打解冤洗业醮呢,只需请高僧念经超度不就好了吗?另外,为何在天香楼上打四十九日洗冤解业醮,秦可卿如果是正常病死,不是应该死在她的卧室里吗?那洗冤解业醮,也应该是在她居住的那栋楼前打不是吗。而且从第十一回的描述里,我们可以看到天香楼是在宁府的后花园里,根据王熙凤在园子里走过的路来看,从秦可卿的卧室到天香楼还是有很大一段距离的。如果天香楼是秦可卿最后的死亡地点,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如何能够走到天香楼的呢?文中字字句句都透漏着蹊跷。

二、反应过度的贾珍

贾珍是秦可卿的公公,现在儿媳妇死了,我们来看看这位公公的反应。“贾珍哭的泪人一般,正和贾代儒等说道:“合家大小,远近亲友,谁不知我这儿媳妇比儿子还强十倍。如今伸腿去了,可见这长房内绝灭无人了。”说着又哭起来。”泪人一般,这个是不是夸张了,说句对亡者大不敬的话,秦可卿再好,身为公公哭成泪人一般,这是不是越界了,正常情况,哭成泪人的不应该是秦可卿的老公贾蓉吗?可是通篇看去,没有任何笔墨描写贾蓉的悲痛,这完全不合逻辑啊。接着往下看,众人忙劝:“人已辞世,哭也无益,且商议如何料理要紧。”贾珍拍手道:“如何料理,不过尽我所有罢了!”贾珍的这句回答是不是让人很生疑?秦可卿虽是长房长孙,但是也是年轻一辈,应该还没重要到能让宁国府倾其所有的地步。再往下看,给秦可卿看棺材板时,贾珍都不是很满意,刚好薛蟠来了,就说他们家店里有一块板很厉害,做了棺材,万年不坏,贾珍就很开心,让抬过来用,贾政因劝道:“此物恐非常人可享着,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此时贾珍恨不能代秦氏之死,这话如何肯听。”作者的这句表述就很直接了,很露骨的揭示了贾珍与秦可卿的关系不一般。这是怎样的感情,能让贾珍有代替儿媳妇死去的心思。继续往下,贾珍去请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文中是这样描述贾珍的,“贾珍此时也有些病症在身,二则过于悲痛了,因拄个拐踱了进来。”过于二字用的真好,明显的批判贾珍,你伤心大家可以理解,但是你越界了,你的表现已经超出你身份应有的界限了,儿媳妇死了,你居然能伤心到生病了,这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至此,我们已经看到贾珍的悲伤在一步步加重,从哭成泪人到恨不能代替秦可卿去死,再到平静下来后的伤心生病。与贾珍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秦可卿的老公贾蓉,通篇没看到他为秦可卿掉过一滴眼泪,唯一做过的一件事情,就是捐了个龙禁尉的官,让秦可卿葬礼的执事更加风光,漂亮,而这件事情还是贾珍安排的。我们来反思一下贾珍的这种行为:1、贾珍对秦可卿的感情。爱她是一方面(我不知用爱这个字是否恰当)不能接受她的死去,所以在文中他悲伤过度,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但是此刻的贾珍似乎已经不在意别人的看法了。另一方面,文中一直在透漏秦可卿死的蹊跷,是非正常的死亡,她的死与贾珍应该是脱不了干系的,所以贾珍心有愧疚,想要用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来补偿她。很奇怪中国人最看重的是死后的哀荣,不管生前如何,死后事一定要风风光光,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达官贵人,无一能免俗。贾珍也准备用一场风风光光的葬礼掩盖住所有的丑陋与不堪。只是贾府身为钟鸣鼎食之家,一个大家族,红白喜事,都是有一定例份的,贾珍想要给秦可卿一个风风光光的葬礼,我们可以接受,只需要在原有的例份基础上添加一些即可。但是通篇看下来,我们看到的是贾珍对秦可卿的丧事几乎是倾宁国府全部财力,不问价格,不按例份,只要最好,这已经不是用小辈之礼对待秦可卿了,这简直是在发送女主人,有过之而无不及。读过红楼梦的朋友都知道,就算贾府的贾母去世,葬礼也只是勉强过的去。也许有人会说贾母葬礼的寒酸与贾府的衰败有关,这确实是一大原因。那再举个例子,贾珍的父亲贾敬的葬礼也没看出贾珍倾其所有,过度悲痛的表现。那个时候贾府财力也还是不错的。2、贾珍是宁国府的大家长,掌握着财政大权,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他一人拍板,葬礼的规格,葬礼的预算,都有他一人说了算,贾蓉是没有这个权利的。就算贾蓉能顾虑到这些东西,最终贾蓉还是要请示他的父亲。而且在我看来,像贾蓉这种公子哥,应该都不懂得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吧,他也没有这个头脑和权利。3、贾家是个钟鸣鼎食之家,红白喜事的要求都是要办的漂亮、好看,实际的意义不重要,重要的是撑起门面即可,在贾珍请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对话中即可看出“贾珍忙向袖中取了宁国府对牌出来,命宝玉送与凤姐,又说:“妹妹爱怎样就怎样,要什么只管取这个取去,也不必问我。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只要好看为上。””可见葬礼已不是葬礼,而是要演一出戏给活人看。况且贾家此刻正值鼎盛之期,必定会借着秦可卿的丧事彰显其家族的财力物力。

三、杀伐决断的凤姐

在这篇文中,作者通过几个人的口,在描述王熙凤这个人。首先是文章的开头,秦可卿给凤姐托梦,她是这么评价凤姐的:“婶婶,你是脂粉堆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过你。”想想秦可卿,贾母对她认可度极高,认为她是重孙媳中第一个得意之人。这个人作为宁国府的长孙长媳,能力也不是盖的,能力已然不俗的秦可卿对凤姐这般评价,可见凤姐必定有其过人之处。

接着是贾珍请求凤姐协理宁国府时,凤姐的表现,闻人报:“大爷进来了。”唬的众婆娘唿的一声,往后藏之不迭,独凤姐款款站了起来。以众人之慌乱,彰显凤姐的沉稳,我们看到了一个大方不怯场的凤姐。接着贾珍是这么评价凤姐的:“从小儿大妹妹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又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贾珍的话虽有几分奉承讨好的嫌疑,但是不得不说,身为一个男子,他还是很认可凤姐的能力的,我们都知道贾珍是很看重秦可卿的这场葬礼的,如果他不认可凤姐,他是不会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凤姐来做的。

凤姐接下贾珍的请求后,她又做了什么呢,首先:“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干脆利落,立马就进入了工作状态,接着往下看“这里凤姐来自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物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凤姐很快就找出宁国府存在的弊端,但是凤姐总结归纳的对不对呢,作者立刻就给出了答案“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看到这里,不禁让人感慨,像凤姐这样的人,生来就是做将才的人,只一眼就看出宁国府的弊端。当然对凤姐管理能力的展现在第十四章将会有更多的描述,对凤姐的管理能力进行一个集中展现。

四、戴权者代权也

戴权,这个人是谁呢,大明宫掌宫内相,说白了就是个太监。他是来祭拜秦可卿的,帮贾蓉捐前程的事情就是他搞定的。我们来看看捐前程时,戴权是怎么说的:“事到凑巧,正有个美缺。如今三百员龙禁尉短了两员,昨儿襄阳侯的兄弟老三来求我,现拿了一千五百两银子,送到我家里。你知道,咱们都是老相与,不拘怎么样,看在他爷爷的份上,胡乱应了。还剩了一个缺,谁知永兴节度使冯胖子来求,要与他孩子捐,我就没工夫应他。既是咱们的孩子要捐,快写个履历来。”看一下,一个太监而已,对于当朝的官员,他满口的称呼竟是“襄阳侯兄弟老三,永兴节度使冯胖子,以及后面文中提到的户部堂官老赵。他如何胆大到这种程度,给官员起绰号,尤其是“永兴节度使冯胖子”,这完全是赤裸裸的轻蔑嘛。而且这种捐前程的事情,居然都是求一个太监搞定,真不知当时的世道是腐败到什么地步。

五、一股清流——贾宝玉

在秦可卿的这场葬礼中,我们看到了丑陋,腐败,算计等等,还好,作者还为我们保留了一些美好,那就是宝玉对待黛玉的那种真情。文中如此描述:“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了,剩得自己孤栖,也不和别人玩耍,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孤栖,索然两组词语,用的十分贴切,自己爱的那个人不在,突然间对所有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满满的孤寂感,看到这里不禁想起之前看的一篇文章,用在这里刚刚好,“和你在一起才是全世界”。


(小小见解不足为道,如有雷同,纯属意外。)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王熙凤协理宁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