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治形式主义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

昨天晚上,我带着不到3岁的女儿到CBD逛吃。当我拿着喝完的果汁杯,拉着小家伙走到垃圾桶前,想要给她做一次文明示范,我却愣住了,看着“可回收”“不可回收”两个箱体,我实在不知道该把这个一次性杯子投到左边还是右边。

我很诧异国家实行垃圾分类这么多年了,自己怎么在三十多岁了才第一次认真地注意到这个问题。恐怕还有很多人像我一样,认为能多走两步把垃圾扔进桶里就已经很文明了。

这让我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篇文章,日本的学校从小学就教育孩子们把垃圾分成8类之多,从小培养,养成习惯。而我,一个自以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个被党和国家培养多年的干部,一个本应作出更好表率的人,竟然因为垃圾分类问题被难住了。

我们像搞运动一样反“四风”,把纠治形式主义排在第一位,可到底什么是形式主义,恐怕每个人心中都没有一个清晰准确的概念。

我查了查百度词条,形式主义是指在艺术、文学与哲学上,对形式而非内容的着重。

就像这个垃圾桶一样,我们只重视垃圾分类在末端的体现形式,却忽视了其根本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我们每所学校的档案柜里都存有应急预案,可有几所学校真正组织过应急演练?我们每辆车的后备箱里都被要求放置灭火器,可又有几个车主能够正确高效地使用灭火器?我们每个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都按要求标有疏散路线图,可除了有关部门的检查,有几个人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又有多少人能够看懂这些图示?

我们曾看似清醒地自我检讨法规制度不健全,于是各级各部门的政策规定细化到令人咋舌,比如我们某部机关的物资集中采购目录就好几百页,不但没有很好地体现法制精神,反而导致“程序越来越复杂,事情越来越难办”。如果这样一年运行下来,在程序上浪费掉的时间和精力必是惊人的。

于是,原本一个个科学的、文明的事物,硬生生地被我们演变成了形式主义。

形式主义看似成本低廉,带来的后果却往往不敢想象。为什么我们一个小小的失误往往会导致重大事故,而人家在很大的天灾面前却能把损失减到最小,这就是形式主义的危害。在不讲优劣、只看胜负的军队更是如此。

我们纠治形式主义,需要的并不只是揭短亮丑的勇气和自我检讨的口号,更不是把这些运行中看似无用的形式给一一去除。其实,任何“形式”的存在本身都不是错误的,最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是否科学有效地为了特定的内容和目的服务。

就像这个小小垃圾桶给我们的启事,垃圾分类本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没有把这项系统工程的关键环节——教育给做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纠治形式主义是一个系统的教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