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is Yoga? It is a word with many interpretations and connotations. Patañjali defines 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d.
何谓瑜伽?这个词具有丰富的解释和含义。帕坦伽利在此定义他对这个词语的领略。
1.2 Yoga is the ability to direct the mind exclusively toward an object and sustain that direction without any distractions.
瑜伽是指引心识全神贯注地朝向某一对象或所缘,以及维持在这个方向而不散乱的能力。
The object can be a concrete one either external to ourselves or part of ourselves. It can be an area of interest, a concept, or something beyond the level of the senses, such as God.
这个对象可以是具体的外在事物,也可以是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或是某个感兴趣的范围、某个概念,或超越感官层次的某种存有,例如,神。
Interpretation:英 [ɪnˌtɜːprəˈteɪʃn] 美 [ɪnˌtɜːrprəˈteɪʃn] n. 理解; 解释; 说明; 演绎; 演奏方式; 表演方式
connotation:英[ˌkɒnəˈteɪʃn] 美[ˌkɑːnəˈteɪʃn] n. 含义; 隐含意义
摘自《瑜伽之心》德斯卡查尔著
1.2瑜伽是控制心的意识波动。
在钵颠阇利看来,心(chitta)由三部分构成:末那(manas)、菩提(buddhi)、和我慢(ahamkara)。末那,是将人对外部世界的感觉印象收集起来的记录官能。菩提,是一种将这些印象分类并反作用于它们的分辨官能。我慢,则是声称这些印象诠释它自己的,并把它们作为个人知识储存起来的自我意识(ego-sense)。举个例子,末那报告说:“一个巨大的生命体正在迅速逼近。”菩提判断道:“那是一头公牛。它愤怒了,它要袭击某个人。”我慢尖叫道:“钵颠阇利,它要袭击的人是我。是我看到了这头公牛。是我受到了惊吓。是我准备拔腿逃跑。”这个人随即爬上了附近的一棵树,我慢补充说:“现在我知道,这头公牛(而不是我)很危险。其他人并不知道这一点,这是我个人的知识,它会使我在今后避开这头公牛。”
人们认为,上帝,即潜藏的实在,是无所不在的。如果实在确实存在,它一定是遍及一切的,它一定临在于每一个有生命的或无生命的存在者当中。生命体中的上帝在梵文中被称作阿特曼(Atman)或神我(Purusha),即真实的自我。钵颠阇利经常提到神我(它的字面意思是居住于体内的神性),不过在翻译中我们将用阿特曼取代它,因为阿特曼是《奥义书》和《薄伽梵歌》中使用的词,学生们会更加熟悉一些。根据《奥义书》和《薄伽梵歌》,阿特曼临在于所有的生物体中。钵颠阇利根据数论派哲学,相信每一单独的创造物和对象都有都有着相互区别但又同一的神我。这一哲学观点上的差异对灵修者的实际修习并没有多大妨碍。
心看似聪明伶俐,神志清醒,但瑜伽哲学认为,其实不然。它只是一种借来的才智,阿特曼才是真正的才智,是纯粹的意识,心仅仅反映了那种意识,因而才显得有意识。
认识或感知是心的意识波动(thought-wave, vritti)。因此所有的认识都是客观的。即便是西方心理学所说的自省或自知,在钵颠阇利看来也是客观的认识,因为心不是认知者,而只是认识的工具,它和外部世界一样是被感知的客体。真正的认知者,即阿特曼,仍然是未知的。
每一种感知都会引发我慢,它说:“我知道这个。”但说话的是虚假的自我,而非真正的自我——阿特曼。我慢的产生是因为把阿特曼认同为心和感觉这些东西。这就好比一个小小的电灯泡宣称:“我是电流。”接着把电流解释为含有金属灯丝的梨形玻璃物。这样的认同是荒谬的,与虚假的自我声称自己是真正的自我一样荒谬。不过,电流的确存在于灯泡中,阿特曼也确实遍及一切事物。
每当外界的某个事件或对象被感官记录下来时,心便会产生意识波动。我慢就将它自身认同于心的一切波动。如果这一意识波动是令人愉悦的,我慢就感觉到“我是快乐的”;如果令人不悦,它就感觉到“我不快乐”。这种错误的认同是我们所有不幸的根源——因为即使自我暂时感到快乐,这种快乐也会带来焦虑,即一种依附于快乐对象的欲望,这就为将来可能产生的不快乐做好了准备。而真实的自我,即阿特曼,永远不会受意识波动的影响,它永远是纯粹的、觉悟的和自由的——它是唯一真实不变的快乐。由此可知,只要一个人还把意识波动认同于我慢,他就永远不可能了解真实的自我。为了觉悟,我们必须控制意识波动,这样才能终止这种错误的认同。《薄伽梵歌》教导我们:“瑜伽就是断除痛苦。”
在描述意识波动时,注释者使用了一副简单的图像——湖的图像。如果湖面上起了波浪,湖水就变得浑浊,不可见底。这个湖,代表着心,而湖底,则代表着阿特曼。
(湖水代表人心,湖面水波代表意识波动,湖底则代表阿特曼。当人心之湖变得澄明静寂,湖底的阿特曼明晰可见。)
当钵颠阇利说倒“控制意识波动”时,他并不是指瞬间的或是表面的控制。许多人认为,瑜伽修炼就是要“让你的心中一片空白”——如果真是这样,只要叫你的朋友用锤子在你头上狠狠一击就行了。没有哪种精神优势可以凭借自施暴力来达到。我们不要企图通过破坏记录意识波动的感官来控制之。我们得做一件更为困难的事——即把意识波动与我慢的错误认同遗忘掉。这个遗忘的过程包含一次性格的彻底转变,用圣保罗的话来说,是一次“换心”。
瑜伽哲学中的“性格”意指什么?为了解释清楚,可以把湖的类比进一步展开。波浪不仅搅乱了水的表面,它们还通过持续的作用聚沙成堤,或是形成湖底的鹅卵石。这样的沙土堤岸自然要比水波本身更为坚固和持久。它们相当于存在于潜意识和无意识领域的习性、潜能和潜在状态。在梵语中,它们被称为潜在业力(samskaras)。这种潜在业力通过意识波动的不断作用而形成,反过来,它们又会引起新的意识波动——这个过程是双向的。倘若你的心一直处于愤怒和怨恨的思想中,你会发现这些愤怒的波浪让你的整个日常生活充满了愤怒。如果一个人愤怒的潜在业力已经成形,人们会说他“脾气很坏”。我们潜在业力的总和,事实上就是我们的性格——无论在什么时候。尽管如此,我们也别忘了,正如沙土堤岸会因为潮水的冲刷而改变形状一样,我们的潜在业力也会因为把其他类型的意识波动引入心中而发生改变。
谈到这个话题,我想有必要解释一下瑜伽与西方科学之间存在的差别。并非所有的潜在业力都是在此生获得的。孩子出生时在其本性中就已具有某些习性。西方科学倾向于把这些习性归结于遗传。瑜伽心理学解释说,它们是从前世化身(incarnations)中获得的,是被遗忘了很久的思想和行动的结果。就我们的实际目的而言,无论选择哪一种理论都无所谓。从瑜伽的观点来看,“遗传”也许只是以另一种说法表明,个体灵魂受到现存的潜在业力的驱使,投胎到某个家庭中,其父母的潜在业力与他自身是相似的,因而他“遗传”了其本身就具有的习性。瑜伽修行者从不把时间浪费在探寻他的潜在业力从何而来,或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获得它们等问题上,他会承担起对它们的全部责任,并试图改变它们。
当然,有许多类型的人还没有为更高级的瑜伽修行做好准备。如果你的肌肉松垂,形体欠佳,却硬要参加为芭蕾舞演员开设的课程,那就很可能会受伤,你应该从一些简单的练习开始。有些人的心很“散”,他们脾气暴躁,静不下来,无法集中思想。有的人性情懒惰,思维迟钝,不能进行建设性的思考。还有的人尽管有一些活力,但他们只图享乐,畏惧生活中令人不快的一面。但是,无论每个人的现状如何,人心最终会通过训练而得到转变,用钵颠阇利的话来说,它会“心注一处”以达到完美瑜伽的状态。
摘自《现在开始讲解瑜伽-<瑜伽经>权威阐释》
斯瓦米•帕拉瓦南达【印】 & 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德 著
在瑜伽经里,巴坦加里赋予了瑜伽目标,对一个充满热忱的学习者来说,有这本经典已经就够了,因为其他的书籍也只是在解释这本经典。如果能约束心灵的变化,就可以达到瑜伽的目标,所有的瑜伽知识都是以此为基础。巴坦加里给予了瑜伽定义,并同时教导如何练习它。
“如果你能约束心灵不起涟漪,你就可以体验瑜伽了。”现在让我们来逐字讨论这部经典。
一般来说,瑜伽这个词被翻译为“结合”。但是,要结合一定得有两样东西,是什么与什么的结合。这里我们以“瑜伽”来代表瑜伽的经验,这种借由控制心灵的变化而得到的特殊经验被称为瑜伽。
七坦(Chittan)是指心灵的全部,要能一窥巴坦加里所说的心灵全貌,应该先了解在“七坦”里心灵的层次。
心灵的最底层叫作阿汉卡拉(Ahamkara),即本位主义的“自我”层面,以“我”为主;往上则为灵性智能层面,叫作布地(Buddhi),是能提升智能或增加辨别的能力。另一个心灵层面叫作马纳斯(Manas),即为欲望层面,系通过感官被外在的事物所吸引。
(摘要: Chitta<心灵的全部>层次:1.Ahamkara:本位主义的“自我”<我慢>; 2. Buddhi:菩提<辨别智能>; 3. Manas:记录感官<欲望层面> )
举例来说,你安静地坐着,享受着孤单,当厨房传来一阵香味,那一刻欲望层面会记录:“我闻到香味了。”这时,智能层面会区分差异:“那是什么味道?”“我想是乳酪。”“真好,哪一种?”“瑞士的。”“对,就是瑞士乳酪。”那么,一旦智能决定:“是的,是很好的瑞士乳酪。”那么,一旦智能决定:“是的,是很好的瑞士乳酪,就像你去年在瑞士爱吃的那一种乳酪。”自我层面会说:“哦,是吗?那我应该现在吃一点。”
这三种想法往往同时产生,一切都发生得太快了,致使我们很少能辨别其中的改变。
这些心灵上的变化,引起了你极力想要吃到乳酪的念头。此时,欲望被引发了,除非你窥视厨房,并且吃了乳酪,否则你的心不会回到原来宁静的状态。念头被引发,会努力达成这个愿望;一旦愿望实现了,你就又回到了原来宁静的状态。这是心灵的自然状态。但是,这样心灵的变化会扰乱了原来的“宁静”。
所有外在世界的不同,都是来自你心灵变化的结果。
举例来说,如果你自出生以后就没有见过父亲,在十岁的时候,他回来了,他敲你的门。打开门后,你看到一张陌生的脸孔。你跑去找妈妈:“妈妈,有一个陌生人在门口。”你妈妈看到长久失去联络的丈夫,非常快乐地迎接他,然后介绍说他是你的父亲,你说:“哦,你的爸爸!”几分钟以前,他还是一个陌生人,现在变成你的爸爸了,是他改变成为你的爸爸了吗?不是,他还是同一个人,只是你将一个陌生人变成了你的父亲,如此而已。
整个外在世界都是基于你的想法和心的态度,整个世界都是你自己的反映。你的价值观可能会在短短的一秒钟内改变,如今你可能连看都不想看那个曾经爱过的人。如果我们能记住这一点,就不会对外在的事物有这么多压力了。
这就是为什么瑜伽对于外在世界的变化不那么在意。有一段梵文这么说:“看其心,观其人。束缚与解脱都在你的内心。”如果你觉得被束缚,你就被束缚;如果你觉得解脱,你就解脱。外在事物既不会绑着你,也不会释放你,唯有你的心使然。
这就是为什么我会对监狱囚犯说:“你们都觉得被关住了,渴望被释放,但是看看那些守卫,他们不也跟你们一样吗?他们也在监狱里,虽然晚上他们可以出去,但早上他们又回来了。他们爱来,你们爱出去,这围墙是一样的,对他们来说这不是监狱,对你们来说这是监狱,为什么呢?”
这围墙有什么改变吗?没有,你感觉它是个监狱,他们感觉这是一个工作和赚钱的地方,这是心理态度使然。如果你不把自己看成一个被关住的人,而认为这里是一个改正你自己错误的地方,它就会给你机会改变生活的态度,重新整理、净化自己,你将会喜爱待在这个地方,直到净化了自己。
即使他们说:“你的关押时间已届满,你可以走了。”你可能会说:“先生,我还没有涤除罪恶,我需要再多待些时间。”事实上,有许多这样的罪犯,在离开监狱以后,还是继续过着如瑜伽修行人的生活,他们甚至感谢这样的牢狱生活,因为他们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它。
所以,如果你能控制思想形式,将它改变成你所需要的,就不会被外在世界所束缚了。这个世界没有什么不对,全看你将它视为天堂或地狱。所以,整个瑜伽是基于约束心灵的变化。如果你能控制你的心灵,就可以控制所有的事,那么这个世界就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束缚你了。
摘自《沙吉难陀大师讲述巴坦加里的瑜伽经》
陈景园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