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过一些地方,见过一些风景,吃过一些美食。美食让人念念不忘,但奇葩的食物印象却更为深刻:
1.
08年6月,我带几个合作伙伴去德国商务考察。工作之余,客户陪我们去汉堡游玩。汉堡是海港城市,港口的fish bud(鱼面包)颇为有名,客户极力推荐并请我们一人吃了一个,2欧一个。所谓fish bud,就是一个面包中间夹了一条海鱼,海鱼是生的,用盐腌制而成,还有一些酸柠檬等生菜。我们都是重庆人,嗜辣、重口味,咬一口鱼面包,牙都要酸掉了。伙伴嘀咕,好难吃啊。吃了两口,伙伴就悄悄把鱼面包给扔掉了。
不料,客户刚好转身,看到了这一幕,很心痛地对我说,“他们居然欣赏不来这样的美食,好可惜啊!”
为不让客户难堪,我硬着头皮把面包吃完了。多吃几口后,觉得也不难吃,肉质挺鲜嫩的。
2.
12年1月,因产品出现质量纠纷,印度M公司要求我和技术总监去孟买解决问题。飞机于当地时间凌晨1点降落,经历了冗长、繁琐的通关,凌晨3点才出机场。到酒店睡觉已是凌晨4点。
早上九点醒来,来不及吃早饭,我们就坐客户公司派来的车去了M公司。
见面寒暄后,我们很快进入正题,了解质量纠纷的原因。原来,主要是双方测试标准和操作方法的问题。找到问题后,我和技术总监松了一口气,开玩笑说,这下不会被扣为人质,要求退货了。后面两天只需要做实验验证我们的分析。
客户也很高兴,带我们在公司到处参观,走到员工食堂,我俩早已饥肠辘辘,上一顿饭还是20小时前的飞机餐啊,食堂食物的香味,员工的大快朵颐刺激着我们的味蕾。客户仿佛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我们不在这里吃,一会到总裁办的小食堂吃去”。
哇,太开心了!员工食堂看上去都不错也,品种繁多。总裁小食堂,好期待!
一会,我们跟随客户去了总裁小食堂,和员工餐厅几百人比起来,环境更清净,只能容纳不到20人用餐,好几个服务人员伺候着。客户说,这里是自助餐,请自取。我们高高兴兴地拿了盘子去取菜,听说孟买的海鲜不错,咱就随便来点龙虾、鲍鱼、蟹啥的就行了。
沿着餐台走了一圈,傻眼了,全TM是素菜,连个海鲜毛都没有,只有各种蔬菜、水果和N多叫不出名字的糊糊。
客户突然回头说,“哦,我忘了告诉你们,这里是素食餐厅,也不知你们能不能习惯?”
咋不早说嘛,我腹诽道,还得强颜欢笑,no problem! 我取了一大盘各种各样的蔬菜水果和糊糊,糊糊据说是蔬菜或豆汁,很养生的。取一块印度薄饼,用手撕开,学着客户的样子,夹些蔬菜水果进去,一顿狂嚼。可怜的同伴呆坐一旁,有气无力地嚼了几口饼,其它食物碰都不碰......。
其实,味道真不难吃。只是,太不解饿了。我看着这些摇头晃脑,吃素的家伙一个个长那么胖,感觉不可思议。
餐后,客户眨眨眼,问,“Edward,你觉得味道如何啊?”,我答道,“very interesting”(很有趣),客户哈哈大笑......。
3.
16年9月,我和妻子去土耳其、伊朗玩。土耳其饮食比较多元化,感觉是欧洲和亚洲的混搭。米饭配面包,粑粑加奶酪,红烧牛肉中间夹Cheese,面上再涂辣酱,怪怪的感觉。
土耳其的饮食中国人接受起来应该不太难,毕竟,种类还是挺多的,有些品种接近中餐。被吐槽最多的是盐酸奶,酸奶里加盐。有人评论,盐酸奶喝起来像洗衣粉的味道。
盐酸奶第一口喝起来有点怪怪的,但我喝完居然有意犹未尽的感觉,后面又喝过好几次。
如果有人抱怨土耳其饮食难吃的话,我建议TA去伊朗。伊朗饮食广受网友诟病,大都以烤肉为主,Kabab,牛、羊、鸡肉非常实在,分量大,每顿都没吃完过。
其实,前两顿还行,就是品种太单调,除了烤肉没多少选择。
伊朗酸奶更奇葩,在里面加大蒜,是当地人极力推荐给我的,据说非常养胃和美味。酸奶加大蒜,超出了我的想象力。于是,我也要了一杯。第一口下去,一股恶心感从胃里翻到喉咙,看到伊朗朋友热情的目光,我竖起拇指说,“味道不错”。伊朗朋友开心地笑了。多喝几口后,感觉没那么难吃了,我居然慢慢地把它喝完了。狠狠地佩服了自己一把。
4.
旅行路上,我们总能碰到各种奇奇怪怪的食物,走得越远,碰到的食物越奇怪。其实,不是食物难吃,而是人的本能会抗拒与自己肠胃不同的食物。对大部分人来说,最好吃的一定是家乡菜。
《冷血救世》书中有个观点:小孩子舌头的味觉神经还未开发,味蕾感受比较单一,故只喜欢甜的东西,所以,小孩喝的饮料通常都是糖分重的,糖果和甜品更是孩童的偏爱。而成人不同,成人的味觉神经已经开发,会比较多层次和多元化。故成人的舌头能够品尝酸、甜、苦、辣各种各样不同的味道,并能从苦中品出味道来。
但有的人一辈子味蕾都没有得到开发,只能接受家乡口味,我认识一些重庆人完全离不开麻辣。
5.
有朋友说,“我倒是想尝试新品种,可真吃不惯,咋办啊?”
我给他介绍了一个理论:喜欢=熟悉+意外,完全陌生的菜品,我们很难马上适应,不妨在你熟悉的味道和完全陌生的味道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比方说,我第一次去泰国,最喜欢的就是冬阴功,里面有咖喱,有点辣味,是我这个重庆人熟悉的,但它又带一些酸酸的味道,又给了我新鲜感,很开胃的感觉。重庆菜主要是麻辣,冬阴功是酸辣,有共同点,也有不同。后来,我一共去了5次泰国,每次必点冬阴功,有时在国内也会去泰餐厅吃,上瘾了。
在美国旅行时,我觉得墨西哥快餐就比美国快餐好吃,原因就是墨西哥菜里带一些辣味,尽管和重庆菜的辣不一样。
我的国外客户中,第一次来重庆就爱上火锅的只有泰国人、印度人和墨西哥人,因为,他们的菜系中有辣的元素,能找到熟悉的味道。
如果你对“刻意练习”这个词熟悉的话,你会马上意识到,所谓的“熟悉和陌生之间的平衡”,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区。”
家乡菜对应的是我们的“舒适区”,“熟悉+意外”的菜对应的是“学习区”,完全陌生的菜对应的是“恐慌区。”
要想成为美食家,就得时不时在“学习区”探索,有意识地去开发自己的味蕾,时间一长,就能让学习区的菜变成舒适区的菜,让恐慌区的菜变成学习区的菜。
慢慢地,很多食物我们都能适应,甚至成为终生所爱。比如,咖啡、芥末、榴莲、生蚝、臭豆腐等非苦即臭的食物,很少有人第一次就觉得好的,都是后天修炼出来的口味。
一旦习惯它后,我们的脑内吗啡(endorphine)就开始分泌,有时甚至只是想想那些美食,就觉得很爽,人生平添了许多乐趣。
旅行路上,遇到那些难吃的食物,别轻易放弃,多尝试。或许有一天,你会修炼成超级吃货的——走遍全球,吃遍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