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就要做好

最近公司新接了一个订单,是一条带有开关的USB电源线。经过前期紧张的忙碌,产品的模具,已经相关的原材料,如USB、电线等物料都已经准备好,按照客户的交货计划,我们开始大张旗鼓的生产。一切都是显的那么自信,因为虽然没有生产过一模一样的线束,但是单独的没有一头我们都已经生产过很多。大家都只是等着交货,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银子。
有时候很多事情看起来很美好,但是实际效果是什么只有做过的人知道。当我们车间信心满满的去生产的时候,一开机就不顺。打样调整模具的时候,USB不是充胶,就是前端的塑胶头跑出了一大截,注塑压力如果小一些,又出现了很多充不不满的不良。这样折腾了一上午,小心翼翼的生产了几百条,不良率却又百分之五十,甚至更多。眼看着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距离交货时间越来越近,但是依旧无法批量。大家开始着急了。于是反馈给雨总,看能不能联系做模具的供应商过来帮忙调试好,看看是什么为题导致这种原因。
虽然第一次在这个公司做模具,但是反应还是很快的,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公司的一个领导就过来了。看了我们生产过程,就是一段鄙视。说首先我们居然安排两个人生产这个破玩意,行业里已经做得很成熟了,几毛钱的利润的东西,两个人做你们哪来的利润哦,说不定还要赔本。然后就纠正说我们的员工的手法操作不当,另外线束没有进行有效的包扎,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看起来乱糟糟的,效率提不上来。说完之后,又带我去另外一个公司转悠了下。不能不说,差距还是有很大的。根据他的建议,已经我们自己的琢磨,当天上午就把不良率降了下来,生产员工也由之前的两个人降到一个人,单位产量反而提高了。
一切顺利之后,没几天我们就完成了客户的订单。交接订单只会,原以为只用等着月底数钱的时候。交完货的第二天就接到了客户的品质电话,收我们的线束在抽检的过程中,发现了很多的导通不良。这无疑是晴天霹雳,因我们在生产的过沉重,已经每根线都做了导通测试,怎么还会出现这种情况?虽然心里也不知道是问什么,但是我还是屁颠屁颠的跑到客户那里处理导通异常。经过不断的测试,最后确定问题的位置,拆开之后发现原来是另外一头的DC头导通出现了问题。至于根本原因是来料的问题,还是生产的问题,我们还没有时间去分析。当前最主要的就是安排员工到客户仓库进行返工,要将所有的产品都进行再次导通测试。这么一来,除去员工的差旅费用不说,我们光这个产品的导通测试都已经做了两次,就测试这道工序人工成本翻了一倍。
这些还只是表面的损失,还有很多隐性的损失。最主要的客户的信誉度。很多公司对公司的供应商都有一些类似于KPI的考核制指标,比如说一段时间内的产品异常比例,交货准时性等。然后每年都统一做个评级统计。做得好的还会奖励最佳供应商的称号,当然对应的好处就是你的订单可能会增加。后者新产品开发的时候,你的参与度更高。
记得上次与USB模具供应商的人员在这对我们的注塑过程,给出的建议时,说我们不应该用两个人来做这道工序,顶多就一个人够了。他说很他接触的一些公司,对新进的员工都会进行培训,比如焊接或者注塑等。一般都会先让新员工自己拿一些产品进行练手,练习个几天合格之后,才会让其参与真正的流水产生。其中的逻辑就是,你让他自己练习几天,成本也就仅仅是他的工时费,几百块钱。但是如果一旦他直接进入生产,产生产品不良,不能返工的那就是直接报废,就算有些产品能返工,成本也会成倍的增加。所以,还不如花几天的工时费,培训出一个合格的员工。
从一开始就做好,后面很多事情就会水到渠成。否则,老是干擦屁股的事情,总有一天会翻跟头之后,再也起不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开始就要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