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D创不同第八届香港年会 -撰文刘远岚 LIU YUAN LAN

7月21日 香港

下午 城市直达车 广州东-红勘

晚上 开幕式

7月22日 香港

上午 锦田汇动青年中心

下午 认识少数族裔生活 实地考察

晚上 香港兆基创意书院

7月23日 香港

上午 大屿山缆车因天气因素不开放

中环-跑马地 电车巡游(短途)

下午 城市直达车 红勘-广州东


从MaD的思考:

(A)时间是稀缺资源,面对时间如何抉择。

我是否应该参加哪个项目?我参加之后是否值得?(衡量标准每人不同)在时间紧急的时候我应该花多少交通时间?是否应该牺牲吃饭时间尽快进到各个讨论现场?你的每一步决定都影响了你参与活动的深度和广度。理想都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当我们排序之后会发现满满的行程表里面我们能实际参加的环节其实相当有限。因为好玩的项目是同时间或是有交错重叠的时间的可能相当大。就我自己的例子,实际上这次我就花了八百港币参加了一个项目:认识少数族裔生活之实地考察。开幕式如果也算的话,那就是两项。闭幕式我都没参加了,因为体力已经承受不住。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双重计算之下,我也会盘算到底是否符合我的投入,映照相应产出。

(B)去了就有所"得"。没去是否就有所"失"?

这句话是我这几天出现在心里最多的一句。当我衡量自己的意志力、体力、食欲和学习力,理论上我当然知道要尽可能去理解这群人到底在现场做什么,唯有自己也在现场,你才能用亲身体验去试图理解身旁的人。实际上,除了天气的因素之外(星期日上午临时来的台风警报打乱活动节奏)我会感受到我和现场其他人的连结沟通并不多,就更遑论沟通的深度。没到现场,是我个人原因"去不到"现场,还是我就算拚了全力也无法"分身",我的得失如何衡量?

(C)Age Gap年龄层代沟。

大会所设定的青年大概在17岁至35岁之间,就这个界定,去香港之前我就知道自己是属于年纪较大的,没想到,整体观看下来普遍年龄真的非常小。我在实地考察环节与一位今年17岁(2000年出生)的香港妹妹,我已经深深的感受到年龄所造成的沟通障碍。当不同年龄的我们真正要在"一个频道"上沟通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要彼此都花些时间互相理解,互享价值观。而这种形色匆匆的时刻,我好像逐渐失去了那个"交代"自己为什么会长成现在你看到的我的这个模样,给那个17岁的妹妹请原谅我,我并非讨厌你,而是我心中有太多话不知道该从哪一句话开始向你说起。也怕你对我没什么太多兴趣。当我把这个情况分享给另外一位成都朋友,他告诉我:一旦你觉得你是"阿姨"无法与年轻人都沟通,那么你就是自己给自己下了一个边界,这个gap更加剧烈。成都朋友的这句话也给我反思,是否真的是我所传递的信息所造成的困难?还是我的肢体语言本能反应?我是否是尝试都不尝试就拒绝沟通?

(D)每双眼睛所见香港皆不同。

每个人都根据不同的信念而活著。每双眼睛背后蕴藏的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我这几天看到的香港感受到的香港,也许不尽然是MaD会场内的,我眼里的香港是独特的。尽管它很小却不妨碍它所包含的多元性多样性。我搭乘著各种大众交通工具公交车接驳车地铁电车,其余时候皆为步行,我所见的街景、擦身而过的人,面对生活的观察,只能是自己给自己的挑战。面对生活的理解,只能在一次次的去看去感受中点滴累积起来。如果你不去看,你将永远不知道,其他人的活著的模样。

(E)你的容易,也许是他人的困难。

本次实地考察的参与者有一位听障朋友,两位视障朋友。我认为这对我的触动是大的。在香港的烈日下,行走在香港街头,具备各种生存感官能力的我们已经觉得相当不容易不舒服。设身处地假若我是一位视障生听障生的父母,我也许也会很"保护"他们,希望他们安全为重,就降低去探索世界的种种机会。然而,面对世界的变化,我们是不可能保护它们一辈子的。也许他们也很想多多到户外看看,去走去听去冒险去过一般人的生活不要被差别对待。但是,这个社会是否足够蕴含同理心?这个环境周遭的人是否愿意给予一点点的协助,同时又不损害他们的自尊心?这个拿捏我自认我现在也还做不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是一种学习进步的起点。(撰文 刘远岚 LIU YUAN LAN来自台湾 现居广州 自由职业者 文案写手)

你可能感兴趣的:(MaD创不同第八届香港年会 -撰文刘远岚 LIU YUAN LAN)